网络谣言的政府管控研究

2014-04-29 01:36:17王晴
商业2.0 2014年12期
关键词:网络谣言政府监管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谣言的传播已经不局限于通过口口相传,而是被更多的通过网络这一便捷的途径进行传播。由于互联网的特点,谣言传播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令人震惊。近些年来,网络谣言逐渐呈上升状态,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网络谣言传播的政府监管机制,论文从网络谣言的理论和特点出发,总结出目前我国网络政府管控的不足,并针对性的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络谣言;政府监管;治理措施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我们都不难发现网络谣言的身影。无论是温州动车事件、杭州飙车案、地震的发生、禽流感病毒事件等,都会存在网络谣言。一些网民因为对事件真实性无法辨析,很多人会通过网上渠道了解事件的过程,一些不明真相者往往会轻信网络谣言,甚至会加以评论、转发,使谣言进一步扩大,引起更大的恐慌,进而影响公共安全,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当前,如何解决网络谣言问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择了网络政府监管为研究对策,探讨政府在网络谣言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希望对我国网络谣言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网络谣言及其危害

(一)网络谣言的内涵

所谓网络谣言,是谣言通过网络途径传播。而谣言,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谣言是缺乏真实性,并且认为捏造,一旦传播,会误导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当谣言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传播的途径更加便捷,使得网络谣言的危害大大增加,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块毒瘤。

(二)网络谣言的危害

首先,网络谣言对于个人而言,可以让一个名誉扫地,在公众面前抬不起头,甚至会使受害者产生逃避、轻生的念头。比如艾滋女事件中,网络谣言使得女主角的名誉受损,网络上甚至可以搜索到女主角的家庭住址和手机号,对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网络谣言的危害甚至可以让企业一夜间倒闭,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三鹿事件后,网上很多关于牛奶中致癌物超标的谣言,使得我国奶制品行业持续低迷,一直未走出谣言的阴影。

最后,对于社会而言,网络谣言可以引起不明真相者的恐慌,扰乱社会安宁。如前些年关于地震的网络谣言不断,导致很多普遍百姓囤积生活用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 政府网络谣言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网络谣言管控现状

介于网络谣言的特点,我国各级政府逐渐意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并将管控和治理网络谣言放到了工作日程上,并且初步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信息管理,为网络谣言的管控提供法律依据。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都对网络中存在的危害信息以及危害信息的管理进行了规范。

政府在控制网络谣言工作中,逐渐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政府官网和较大的网站、新闻发布会、论坛上发布重大和突发事件的最新消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让网络谣言无功自破,从源头上减少网络谣言的传播。

此外,政府方面也十分注重对网民的教育,重视和规范网民的网络传播行为,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政府在2006年公布了《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首先要求互联网从业者以身作则,广大网民积极参与,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要求网民始终把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文明上网,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提倡诚实守信,保障網络安全。

(二)政府网络谣言管控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政府在管控网络谣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网络谣言防范意识不足

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防范意识较薄弱,这是政府在管控网络谣言中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思想决定行动的方向,政府只有充分意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并且树立网络谣言管控的决心,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防范意识,才能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做好准备,随时应对严峻的考验,不能等到事情出现后,才去亡羊补牢。从近几年发生的重大和突发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缺乏对网络谣言的警惕性和敏感性,不能在网络谣言萌芽期将其遏制住。比如广州公交车爆炸事件、杭州车祸替身事件等,如果政府的防范意识较强,在事件发生时,及时的通过相关途径将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公之于众,就不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及时的披露信息,让公众更多的了解到事件的真相,从而避免网络谣言的扩散,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网络谣言的预警机制不健全

网络谣言的预警能力较差是当前政府防治网络谣言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由当前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国尚未建成行之有效的网络谣言预警机制,政府收集网络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同时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预警和预测能力较差。一方面政府收集网络信息的渠道单一,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发现网络谣言的苗头,将隐患消灭,另一方面政府在收集、整理和分析网络信息方面效率还有待提高,未能将有可能衍生网络谣言的网络言论及时进行筛选和剔除。

3. 网络谣言监测力度不够

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功倾向的集合。网络作为公民参与的重要渠道,具有低门槛、低成本等优势,但是网络的高自由性也为谣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谣言从形成、升温、发酵及大规模传播往往需要很短的时间。当前我国对网络谣言的监测明显滞后于网络谣言的形成,网络信息的实时监测没有规范化和系统化,除了与网络谣言自身难以甄别外,还有与政府对网络谣言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有关。

三、政府管控网络谣言的对策

政府执行层面的原因包含政府对于网络谣言的监测和管理。无论是在应对日常网络谣言还是应对危机时期的网络谣言,多方位合理的监测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当前我国政府网络谣言监测和管理机制依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网络谣言的防治。其具体解决对策如下:

(一)不断提高网络谣言的防范意识

要防治网络谣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防范意识,形成快速反应能力。只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才能防范于未然,将网络谣言消灭于无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预防,相关人员要积极学习网络谣言传播、预防与治理的相关理论,做到有备无患。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应对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在谣言产生之后,政府要迅速予以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披露事实,将网络谣言的危害缩小到最小范围,并及时控制网络谣言的发展事态,做到速度第一。

(二)完善政府監测

第一,克服技术阻力,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应用步伐。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计算机病毒、不良信息、垃圾信息随处都是,这就需要辅助必要的监测手段,尤其是应对许多突发性公共事件和其他恐怖活动更需要网络监测。可是当前我国网络监测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监测体系。尤其是针对网络谣言的监测技术。需要国家加大用于网络监测技术研发的经费投入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谣言监测技术比较落后,但是我国已经具备了自行研发谣言监测技术的能力,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保证监测技术研发和信息管理平台的顺利建成。第二,建立独立的监测机构,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各级政府要完善监测谣言的平台建设,配备独立的谣言监测机构,专门管理日常工作;培训专业的监测人员,有效应对相关的监测工作。

(三)及时发布,制止谣言蔓延

网络谣言产生的重要前提就是权威信息发布滞后,尤其是公共危机爆发后,人民群众期待获取关于危机相关的重要信息,如在早危机事件爆发初期政府能够及时准确的发布出来,就能很好的遏制谣言的滋生、蔓延。政府传统思维认为,公布危机相关信息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选择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也相应提高。政府第一时间公布真相,既不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反而会提高公众的承受能力和信息的辨别能力,在谣言出现时,也能更好的应对。

结论:网络谣言是当今社会不可回避且无法轻易回避的话题,怎样更好的减少网络谣言的危害,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极大危害性等特征,同时网络又有很大的自由性,这就给网络谣言的治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相关信息不再局限由政府发布、电视媒体报道等,不论是真假信息都会很快借助网络大范围传播,在危机时期各种具有极大恐慌情绪的虚假信息的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给政府治理公共危机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可见对网络谣言的防治与管控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法) 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美)奥尔波特等著,刘水平等译:《谣言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3]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韩秀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陈子晨,“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特点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7]邢彦辉,丁咪,“群体性事件 网络谣言形成、传播及控制”,《中国记者》,2010年第9期。

[8]谢继华,叶继武,“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政府应对策略——以汶川5·12大地震为例”,《社科学论》,2012第23期。

[9]周诗妮,“微博辟谣: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治理的新模式—以日本3·11”地震事件为例”,《东南传播》,2011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王晴(1987.12-),女,汉族,鞍山,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外政治制度。

猜你喜欢
网络谣言政府监管治理措施
公共服务外包该“放”什么,“管”什么
人民论坛(2016年38期)2016-12-23 09:26:20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关于大气污染形成分析及治理探析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0:16:43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若干思考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8:40:23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学探究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31:32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30:04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