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本对外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人力资本比较

2014-04-29 21:57李丽
中国经贸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

李丽

基金项目:沈阳理工大学博士启动专项基金2012BS0807

【摘 要】本论文利用中国二三产业2004-2010年的Paneldata,在生产函数基础之上增加了人力资本的技术吸收能力影响因素,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根据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不同分成大学、大专、高中、中学四种,比较不同人力资本对外资技术溢出吸收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对同行业的外资技术的学习模仿,提高了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并且这种技术进步,其中受教育程度高大学劳者对对外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最大,其次是大专、高中。为此,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必须重视提高劳动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技术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制造业部门的FDI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科技进步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第三产业外资企业投资快速增长,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外一些学者也认为亚洲国家的技术进步取决于外资投入和开放力程度。因此,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企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果对我国各产业有针对的利用外资,提高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知识及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卢卡斯(1988)认为,只有特殊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卢卡斯把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归结为两个:正规的学习教育和边干边学。通过学校教育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而边干边学所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在外资技术外溢效应的众多的研究成果中, 大多数都是以Feder(1982)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假设生产函数,以国内企业的产出或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FDI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检验外资的溢出效应是否存在。Blomstrom and Kokko(2003),Lall(2000)关于国内企业是否可以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吸收效应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Borensztein and Lee(1998)指出外资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外资和东道国国内的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产生。Glass and Saggi(1998)指出,示范效应是受制于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本对外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差距小示范效应容易产生。包群·赖明勇(2003)也证明了人力资本产生的外资技术吸收效应,提高了中国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

本文选取我国2004年-2010年中国第二,第三产业的数据,检验外资企业对中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其中,为了比较不同人力资本对外资技术吸收效应的大小,把人力资本按受教育程度划分为大学、大专、高中、初中四个层次进行比较。最后对提高我国劳动人员年的职业素质提出相关建议。

二、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L代表人力资本,K代表固定资本,A代表其他影响产出的因素,也称全要素生产率(TEP), Y代表产出。

Y=ALαKβ (1)

借鉴Borensztein and Lee(1998)思想,我们假设外资FDI与中国内企人力资本H结合(即FDIH简写成FH)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是通过边干边学,从而带动内资企业技术水平。

A=A0eλFH (2)

把(2)式代入(1)可写成(3)式:Y=A0eλFHLαKβ (3)

为了比较不同人力资本产生的技术吸收效果,把人力资本细分成L和H,H代表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力资本-大学Hu,大专Hc,高中Hs,初中Hj,L代表除选定教育程度人力资本以外的劳动者,不包括科研工作人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假设外资和国内人力资本存在时滞问题,选取滞后1年产生效应,对(3)式取对数,可以分解成4回归模型。

LnYi,t=LnA0+λFHui,t-1+αLnLξi,t+βLnKi,t+εi,t (4)

LnYi,t=LnA0+λFHci,t-1+αLnLψi,t+βLnKi,t+εi,t (5)

LnYi,t=LnA0+λFHsi,t-1+αLnLρi,t+βLnKi,t+εi,t (6)

LnYi,t=LnA0+λFHji,t-1+αLnLθi,t+βLnKi,t+εi,t (7)

E(εit)=0, Var(εit)=σ2

L=Lξ+Hu=Lψ+Hc=Lρ+Hs=Lθ+Hj (8)

(4)-(7)式分别是大学生、大专、高中、初中人力资本对外资技术的吸收能力检验模型。其中、,it代表随机搅乱项,α、β通过统计检验表明模型取得较好拟合效果,统计通过检验说明该人力资本能够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三、数据和检验结果

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1年》所刊载的2004-2010的数据。

1.附加价值Y。我们考虑到物价水平的影响,选取为2000基准价格指数进行计算获得数据。

2.固定资本K。这里没有考虑折旧因素,选取前一年末的投资额除以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3.人力资本。由于数据收集困难,人力资本 H和劳动者数L,其中Hu,选取各产业年末劳动者数大学生人数,大专Hc,高中Hs,初中Hj分别代表各产业年末劳动者的大专人数,高中学历人数,初中学历人数,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L根据(4)-(7)式的4个模型,通过各产业年末劳动者数减去该产业相应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差额。

4.外企直接投资FDI,中国统计年鉴的投资额用汇率换算得来。

本文对(4)-(7)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4)-(6)式的系数都通过t检验,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技术外溢效应。其中,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外资技术吸收能力为2.56E-06最大,其次是大专毕业人力资本1.73E-06,技术吸收效果最小的是高中毕业的劳动者3.28E-07,而初中毕业生的技术吸收能力没有通过检验。由此可以得出,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对外资技术外溢的吸收效应就强。Lall(2000))也证明了人力资本对外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吸收具有正效应。

四、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实证检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首先,我国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力资本对外资技术的吸收效应存在差异,大学大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劳动者存在的差异较大。这是由于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能力低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造成我国二三产业中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称现象。

其次,部分劳动者如初中毕业劳动者,不能吸收和掌握外资的先进技术,阻碍了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人力资本在边干边学中吸收外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对外资的技术进行吸收和模仿,并形成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一部分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同时第二产业的技术工人产业,国家应采取扶植政策,鼓励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工作,解决毕业生就业瓶颈问题。另外,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叶正欣等.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本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2]包群,赖明勇.FDI技术外溢的动态测算及原因解释.Statistical Research,2003,pp33-38

[3]石卫星.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兼论卢卡斯悖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协调性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