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研究浅探

2014-04-29 21:07苗壮吴戈于桂林
理论观察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力评价体系本科生

苗壮 吴戈 于桂林

[摘 要]对于本科生学习力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认识,本文在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出本科生学习力的五大要素,并对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期为各高校因材施教,加强对不同学生发展的培养工作而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67 — 02

1 研究意义

怎样全面评价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采取什么方法评价,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力起到重要的影响。目前一般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完全不能整体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个人整体素质往往被忽视。因此,这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国外也已经有关于大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研究性理论成果。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学者Kenneth A和Theodore M对大学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及评价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阐述,第一次打开了大学阶段学习评价实证性体系研究的先河。自那以来,美国以及西欧各国的研究学者、专家经过了30余年的研究,就该问题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并在学生学习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各种评价手册,对在校大学生学习质量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评估,以此来期望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此后,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日本的学者借鉴美国研究者费尔德曼的高校对学生的影响力和爱斯坦因等的“I-E-O”评价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意识、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多年实证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研究结果。另外,他们还试图借助大学法人化改革为大学教学评价提供制度保障,其目的是使得这种改革在实践学习中更具可操作性。西方的学习评价理论比较有系统性,但是由于西方文化背景与国家体制的差异,相对我国国情的实际而言,仅仅只具有参考的作用。同时,我国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而大多是对高等教育方法或高校管理的评价和评估。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起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力相关能力的相关评价,是开展针对性教育的基础。本科生学习力评价,可以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对于学习力的内涵了解和诉求,如果能获得大数据样本并完成分析,完全可以针对某一个群体和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的制定。本文从学习力的研究意义作为研究起点,结合以往学者对于学习力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应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从而为后续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打下基础

2 学习力相关研究评述

学习,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学习的过程包括对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吸收过程, 以及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甚至提升为能力和智慧的种种行为与表现, 是将“知”和“行”不断统一的渐进过程。“学习力”最早出现在美国,1965年,由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系统动力学理论的的奠基人-福瑞斯特教授在其出版的《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中初次提及。

人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对于高等教育阶段而言,知识的获取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提高每个人的学习力更为重要。学生一旦从高中进高校学习,学习对象和学习方法面临着巨大的转变,迫切需要即使调整学习的角色、动态切换学习方法,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在此前提下,每个人的学习力的界定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就学生的学习力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释, 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陈金国(2002)、吴高飞(2006)、陈莉平等(2006)、吴太胜(2006)、彭希林等(2007)、瞿静(2007)、周平良等(2007)、曾小軍等(2008)、孙英(2008)、刘红英(2008)、应方淦(2008)、姚冬梅(2009)等学者对学习力的界定和评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力的研究成果,笔者从诸多的学习力的表现指标中,遴选出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转化力和学习创新力作为学习力的具体体现,而学习力的评价将由五大要素的分别评价并加总而完成。下面将对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进行分析。

3. 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

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注意系统性原则。在一般情况下,若想全面体现学习力评价系统,应初次选取多个因素和指标特征,并进行科学性筛选。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种指标对本科生学习力评价系统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则可以根据从大到小,对初步问卷调研所得到的特征变量进行特征归集和归类,这就形成一个类似于树状的网络结构。目前,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环节的若干评价体系都体现了该系统性思想。

4. 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本科生学习力评价系统的建立,必须从本科生学习力测算的科学性出发,同时注重与所在环境和氛围相结合,遵循客观、实用的原则,否则构建出的学习力评价系统就会失真,不具备实用性。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本科生学习力评价的方法选择的科学性认定上。在设计本科生学习力评价系统时,首先要采用学术界所公认,同时较为成熟和完备的数学方法,这样建立的评价系统的认可度较强,理论上可靠。

本科生学习力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其表现形式十分复杂,所以如何用后续研究所期待的评价系统对其学习力的实质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是后续研究在筛选学习力内涵特征变量时需要反复思考的科学问题。

除此以外,在初次选择学习力内涵特征变量后,后续研究必须对全部的学习力特征变量进行涵义认定和分析,已防止在初选的特征变量中,出现“一词多义”现象,即避免涵义上的交叉。

(2)系统性原则

本科生学习力,具有广泛和高度概括的系统总结评价能力,并非若干个特征指标的简单归集和计算。在进行评价系统构建的时候,需要考虑评价系统构建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在本后续研究中,还是期待以Spencer兄弟对于胜任能力所界定的多个层次作为候选研究的起点,即先筛选指标,再对初选的指标进行层次分类。只有在借鉴成熟的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将评价系统设计成若干分类和若干层级的综合系统,从而体现本科生学习力评价的系统性。

在选择出本科生学习力特征变量的基础上,后续研究适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即AHP法),该方法为系统性分析方法,先将初选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测算,再计算得出相应权重,最后根据系统性原则完善树状结构的系统体系,同时使评价特征指标以及权重同时满足系统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基于本科生的学习力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而必须兼顾的原则。前文已述,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是为了整体和个体学生的因材施教,同时为高校的学风和教风建设提供服务,其实施效果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进取心,而且会影响到教师和辅导员的教育效果。

学习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尽量简化,方便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使用,做到可操作性强;另外,评价系统的理解和表述要通俗易懂。在实际操作中,在评价系统建立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尽量本着可视化目标,采用一定的程序和软件,将评价过程和结果简化。

(4)目标导向原则

本科生学习力评价,其根本目的是发现学生在学习能力培养上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偏,同时引导和鼓励被评价的本科生整体和个人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这就决定了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充分注意学习力评价的目标导向原则。

本科生学习力应该与高等院校的培养计划、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保持整体一致。这就要求:在本科生学习力评价系统的构建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价值观,对于不同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给予的不同权重,从而引导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导向。

5 研究展望

学习力评价是学习系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反馈调节机制,在大学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微观环节。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力评价,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学习所达到的水平以及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学习评价力的反馈调节功能、学习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因此,为了对实现对本科生学习力进行定量判断和定性分析,本研究所期待建立的学习力内涵评价体系的尽量满足特征指标的定性判断,以及指标权重的定量测算相结合的全面考量。学习力评价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全面转变,是学习力内涵评价系统构建中的难点,也是本文后续期待的研究成果。

〔参 考 文 献〕

〔1〕 吴高飞.论学习力〔J〕. 理论前沿, 2006,(05).

〔2〕 陈莉平,史丹双.基于学习力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J〕.高教论坛,2006,(12).

〔3〕 彭希林,周军铁,李苗.论学习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02).

〔4〕 陈金国.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煤炭企业管理,2002,(09).

〔5〕 吴太胜.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及其校域调控与开发的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6〕 瞿静.论学习力理念从管理学向教育学领域的迁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4).

〔7〕 曾小军,刘娟.大学生学习力现状及培育途径探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8,(08).

〔8〕 孙英.学习力: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根本〔J〕.理工高教研究,2008,(08).

〔9〕 刘红英.学习力:学习型社会的核心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

〔10〕 姚冬梅.提升学习力:大学生可持续成长的支点〔J〕.职业时空,2009,(07).

〔11〕 应方淦.论研究生学习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2).

〔12〕 周平良,贾昌梅,黄新志.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现状与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13〕 〔美〕Kenneth A Feldman,Theodore M Newcomb. The Impact of College on Students 〔M〕. New York: 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Brunswick and London,2001.

〔14〕 〔美〕Robert E Slav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M〕. Peking: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15〕 〔日〕山田礼子. 通过大学教育学生的成长: 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与大学环境〔D〕. 第三届中日高等教育论坛,2007.

〔責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学习力评价体系本科生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