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弱化缘由缕析及其完善路径探究

2014-04-29 21:07周艳云
理论观察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诉求职业道德

周艳云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着,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成才的需要。现在由于市场经济、高职院校及教师等因素,职业教育亟待完善。因此,我们要通过改变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完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工学结合等路径来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

[关键词]职业道德;诉求;问题与原因;进路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61 — 02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使命,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是职业道德,关键是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教育关系着高职院校能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人才及能否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意义重大。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社会职业, 履行职责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包括职业道德认识、职业情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价值取向、职业意志、职业理想以及职业行为与习惯等。”〔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这不仅对高职院校技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职业道德的更高要求。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是支撑,职业道德教育是灵魂。职业道德教育有着现实发展诉求。

一、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强势诉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市场经济的既孕育着诚信、平等,同时也是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发展的温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过分对于经济利益的强调,人们开始追逐以市场利益为取向的价值理念,在市场竞争领域逐渐成为一种现实的主导价值理念,功利主义慢慢地弥散到整个社会,功利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同时个人主义意识也在追逐利益中膨胀,最终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式微,即“老的标准被打破了,新标准又不能建立。只要这种失控的社会動力没有达到新的平衡,这段时间各种价值观都无一定,规则标准也无从说起。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界线模糊不清,人们很难区分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不公正的,什么是合情合理的,什么是非分之想。”〔2〕新的良好的道德又没有建立,现实是“中国正在进行一场缺乏伦理规范的市场游戏,经济伦理观念也正陷入一种严重混乱脱序的状态。”〔3〕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不打上市场经济的烙印,包括它的积极因素及消极影响,它对于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教授大学生专业知识、培训大学生的技术技能,更重要培育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只有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他们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感受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潜心学习,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社会、奉献祖国。

(三)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道德修养,二者比较而言,道德修养更为重要。司马光曾言及“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5〕这充分说明道德在一个人的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职业道德修养是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代,“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6〕职业道德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处世观,形成良好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素养,坚定信仰、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现行职业道德教育弱化缘由缕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当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重组、新的社会秩序重新建立,没有一个权威的道德价值观念,这前所未有地冲击着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新的伦理制约,整个社会树立新的社会理想价值的信念伦理,培养个人的责任伦理,特别是职业伦理精神,即职业道德的培养。现实中确实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思想。

(二)高职院校重视不足

现在一些高职院校片面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轻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下降。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教育的“被边缘化”。 职业道德教育的“被边缘化”体现在职业道德课程比例较小且内容单一。教学内容涉及职业道德偏少,虽然一些院校设置部分职业课程,但大多是政治课与人文课。尤其一些学校领导为了所谓的“实绩”,往往重智育、轻德育,更使职业道德教育雪上加霜。第二,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职业道德教育基于部门来说,它需要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通力合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学校的教育而言,它则学需要学校职业道德课程、专业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以及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等的有机统一,这不仅是广度的互补,更是深度的统一,但现实是职业道德课较少且容易被压缩、就业指导课程中职业道德的篇幅偏少且内容偏浅、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时有时无,这很是令人遗憾的。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无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成为道德的楷模,使学生感受到职业道德的魅力、价值所效仿;职业道德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认同、感悟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灵活,深受学生喜爱,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现实情况是:首先一些学校缺乏专门职业道德教师或者虽然专业职业道德教师,但这些教师不具备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 教学中以灌输职业道德规范为主,更有甚者一些教师虽然具备具备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热情淡薄,他们的诸多不健康的职业道德在言传身教中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其次,职业道德内容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它们一是没能体现社会主义信念、团队精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时代精神,二是不能以时代人物、事迹展现职业道德内容,三是缺乏实践环节,学生不能参与实践,感受不到职业道德的魅力、价值。再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单一,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教师常用方法之一就是单一讲述性的教学方式,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这种教育方法较为死板,缺少创新,很难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目的。

三、高职院校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改变校园文化建设、陶铸良好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养成是职业道德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职业道德的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包括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规范的制度文化、各种社团、班级的组织文化、积极的舆论环境等。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可以引导学生的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精神体验职业道德情感;规范的职业道德体系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确立职业道德认知;各种社团、班级的组织文化活动中学生能感受职业道德品质,建立职业道德意志;积极的舆论环境使学生获得职业道德情感,通过以上各种校园文化建设让具备职业道德品质,养成职业道德行为。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道德理论学习。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学习科学理论与道德知识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科学理论和道德知识的学习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所以首先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既要适应道德教育的要求,还要考虑到职业性的特点;既要考虑到道德知识,还要考虑到其他人文知识;既要突出专业重点,又要融合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人文教育水乳交融在,才能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感悟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呈现多元化倾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開放,传统的抽象叙述说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道德培养收效不大,一味灌输已难以达到奇效。教师必须采用适合青年学生的个性明显、价值多元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沟通,而不能采取强制、压迫的方法。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以理服人,认同职业道德;社会调查、模拟上岗体悟职业道德;成功人士、模范人物激励学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基地实践、情境创设养成职业道德。

(四)完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促进职业道德发展

职业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的教育,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一种行为的教育,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应打破传统以试卷考试为主单一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引入不同于一般知识学科教学评价方式。因为一个立体与时代向适应的科学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在现实才能促进职业道德发展,反之则会阻碍职业道德的发展。在评价中,从教学的目标与教学效果而言,既要考察职业道德教学目标,更要注重教学效果;从评价的主体来说,我们要把社会评价、企业评价、学校评价几者结合起来考核评价机制;基于评价的过程而言,要把静态共时表现与动态的历时变化结合起来评价。

(五)工学结合、加强实践,锤炼职业道德

工学结合为青年大学生建立了一个职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个性的实践者、主动的反思者,他在复杂的现实矛盾中形成价值观念与价值选择,获得道德体验;通过企业工作、企业顶岗、参与企业创新课题、项目攻关等活动,学生提升职业道德能力。工学结合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理解,在职业实践中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增强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形成职业道德行为。

〔参 考 文 献〕

〔1〕应金萍.工学结合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5):22.

〔2〕爱米尔·杜尔凯姆(埃米尔·涂尔干) . 自杀论〔M〕.钟旭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12.

〔3〕何清莲.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68-169.

〔4〕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00.

〔5〕 冯国超.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威烈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10.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发〔2001〕15号〔Z〕.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诉求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昆明市城区失独老人的诉求分析
失独家庭基本诉求及政府帮扶服务研究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