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品读:几何综合法与向量坐标法,孰优孰劣

2014-04-29 00:44洪昌强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综合法本题定理

洪昌强

新课标要求我们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其意图表明向量是一种数学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研究立体几何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新课标又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能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法与综合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而实际上,我们在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时,几何综合法和向量坐标法的使用情况怎么样呢?

分析 对于题1,由于本题△ABO所在的平面就是空间直角坐标系xOy,所寻找的点M是在△ABO内,其坐标设为(x,y,0),未知数仅有两个,列方程和解方程都比较方便. 因此,题1使用坐标法得分率比较高. 对于题2,从本题所提供的几何图形来看,建坐标系比较方便,多数同学开始就选择了坐标法,把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法向量所成角问题. 绝大多数的同学按平常的解题思路,直接设H(x,y,z). 从统计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根据条件OH∥平面PAB得到OH与平面PAB的法向量垂直,即(3,-3,4)·(x,y,z)=3x-3y+4z=0,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会建立第二个等式. 为什么只能列出一个式子,而不会列出第二个等式?其原因是,在高中阶段,当点在已知直线上时,多数同学知道利用向量共线来处理. 对于点在平面上(除特殊条件约束外),在空间直角坐标下,中学没有提及平面方程,绝大多数同学缺少处理点在平面上的经验. 这也是导致本题用坐标法处理得分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以上解法知,本题即使将直线PH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表示为x的函数,求这个函数的值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求变量x的取值范围也并非易事.

向量坐标法的一般的操作步骤是: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步,计算相关点坐标及各线段对应向量;第三步,通过解方程求相应平面的法向量;第四步,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列式并计算. 其解题实质就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数量问题进行量化处理. 坐标法虽然运算要求较高,但技巧性不高,容易操作,解题过程程式化,可以通过做一定量的试题来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处理立体几何解答题习惯使用坐标法,但对一些点或直线不在特殊位置上,即一些关键点不易用坐标表达时,解题思路容易被坐标法捆住. 题2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2.2 综合法

对于题1,此题要求我们能从“平面PAC⊥平面ABC”和“△PAC与△ABC是等腰三角形”联想到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然后在△PAC中过P作PQ⊥OE,交OE于Q,交OA于H,并通过这些定理证明PH⊥平面BOE,再过F作FM∥PH,交BH于M,点M即为所求.

分析 此题为什么只有5%的同学选用综合法呢?对于题1,欲直接在△ABO内找一点M,使FM⊥平面BOE,会遇到两个较难处理的问题:一个是M点在哪里;另一个是平面BOE内能比较容易证明与FM垂直的两条直线在哪里. 对此,好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因为要寻找所满足条件的FM离已知条件有些“远”. 俗话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能否在靠近已知条件比较“近”的平面上寻找解题突破口?由已知条件,不难发现平面PAC与平面BOE具有垂直关系.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将条件“平面PAC⊥平面ABC”转化为“平面BOE⊥平面PAC”,其“OB⊥AC”是连接两者的媒介. 从答题情况来看,我们除了心理上信奉坐标法外,还缺乏对条件“平面PAC⊥平面ABC”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致使提取信息时思维通道被堵. 从统计中我们还发现,在平面POA内作出PH⊥OE,交OA于H后,有60%的同学在计算OH长时出现错误或思维发生障碍.

猜你喜欢
综合法本题定理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J. Liouville定理
综合法求二面角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既有钢纤维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的试验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摆放套娃
今天是几月几日
基于综合法的火炮方向机齿轮传动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