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2014-04-29 04:47:45宁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三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摘要介绍了三亚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分析了三亚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三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2-03614-02

基金项目琼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建设科研基金项目(QZXY201208)。

作者简介宁波(1966-),女,黑龙江宁安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学与研究。

1三亚乡村旅游资源状况

1.1生态环境资源三亚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空气质量全国排名第一,成为现代都市人推崇的“氧吧”。三亚面临南海,境内海岸线长258.65 km。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大东湾等大小港湾19个,有蜈支洲岛、西瑁洲岛等大小岛屿40个。三亚北有抱坡岭,南有南边岭,东有虎豹岭,绵延起伏的山岭形成了眺望大海和城市景观的天然观景台。三亚的红树林婀娜多姿,水鸟凌空飞翔,海中鱼游虾戏,生机盎然。三亚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7 ℃,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 563 h,座落在山、海之间的三亚市四季阳光明媚,素有“天然温室”之称。作为海南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三亚优美的环境、独特的资源、浓郁的乡村风情优势最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三亚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2非物质文化资源三亚历史悠久,古称崖城。早在西汉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因其远离帝都、孤悬海外,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天涯海角”。三亚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以黎、回、苗族为主,其中黎族人口有20余万人,苗族3 400余人,回族7 800余人,其他少数民族400余人。各少数民族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农耕文化、渔文化、狩猎文化、饮食文化、婚丧嫁娶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节庆活动等浓郁的民族习俗,反映出了人类早期和谐的人文环境。另外,悠久的历史传说、名人轶事、精湛的手工技艺和古代军事遗址成为满足广大游客好奇及求知心理的重要游览资源。以上资源的唯一性、不可转移性丰富了以亲近自然、修身养性、度假休闲、体验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旅游过程。

2 三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旅游项目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三亚的旅游项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旅游项目功能单一,项目开发多停留在海上运动层面,缺乏能满足游客好奇、探新、求知心理的旅游项目。景区基础设施外观建设大同小异,景区建设还处在低水平开发阶段。大多数旅游景点的建设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在项目开发上缺乏与三亚其他旅游景点的交流互动,有限的旅游项目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雷同现象严重。

2.2旅游地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部分旅游从业人员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形成了不文明的生活习惯,间接影响了旅游接待服务的质量。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缺少专业培训,仍以农村生产活动方式服务游客,服务态度较差,整体服务水平有待全面提高。

2.3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政策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各地政府在道路建设、水电供应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上实行优惠的扶持政策。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对部分旅游景点为追求商业利益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建议可按相关法律政策严格执行,坚决制止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旅游项目开发,以利于三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4旅游企业缺乏竞争力旅游企业多处于自由、不受约束的低水平自然发展状态,还未树立知名旅游企业品牌,企业宣传和促销手段滞后,整体宣传缺少针对性,导致旅游企业竞争乏力。旅游企业热衷于建设大项目,合作不足,有待加强。

3 三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科学规划生态旅游产业总体布局生态旅游产业是指以生态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满足和帮助实现其生态旅游活动的完整过程,提供基本或非基本物质和服务组合的企业的集合体。生态旅游不仅关注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强烈关注游客的满意度和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加强与交通运输、信息、保险、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等产业的互动,加强生态旅游业与农林业的结合,以构建和完善生态旅游产业结构为宗旨,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形成完善的生态旅游产业链和产业体系[1]。

3.2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乡村旅游商品还要有很强的乡村气息,这就要求旅游商品开发商要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方面来自于历史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来自于创新设计。一些地方的历史传统特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有所削弱,这就需要创新设计予以强化。开发出独特性强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商品,通过商品功能、造型、工艺、款式等方面的创新,通过规模、品牌、优质等市场战略的实施,获得市场的认同[2]。

3.3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只有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才能促进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否则休闲农业将长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以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相关培训部门或者依托当地的农业类高校,通过建立培训班、科技学术会议、农业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各种形式,专门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意识。同时,要请进一些既懂农业生产,又懂旅游产品开发、推广、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应用人才不仅要熟悉农业生产活动,了解农业科技知识,还要善于农业经营管理和旅游开发管理,并具备园林美学、环境保护、区位经济发展意识,能够从景观美学、生态设计学、历史学等多角度设计规划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开发出集观光性、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放松身心[3]。

3.4处理好生态资源环境禀赋与旅游地承载能力的關系生态环境客观上影响着旅游地接待游客的总量,在我国的各大旅游景点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总体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和游客遗留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要实现三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衡量旅游地生态资源环境的禀赋,还要考虑到旅游地的实际承载能力,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实行旅游地的交通绿色出行以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从另一角度看,由于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承载量差异甚大,不同的旅游活动形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不同,而且同一生态旅游区内也存在环境容量不同的区域。因此,对于内生型或原生型的地域生态系统,应限制旅游活动的规模和开发强度,采取特殊的专项旅游开发方式;在人造文化型地域生态系统上,则应在旅游承载量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游客需要,开展规模适当的旅游活动;对于人工自然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则可考虑开展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活动,并人为提高其旅游承载量[1]。

3.5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三亚的大型旅游企业缺乏互动,特别是在宣传方面比较单一,甚至有部分企业轻视营销宣传。失去了营销宣传,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旅游者要体验的是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而不是如出一辙的旅游项目复制品。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起步较晚。旅游企业管理者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不断扩大市场空间,这就要求旅游企业管理者要重视营销策略,让更多人了解旅游企业,激发旅游欲望,这样人们才愿意来旅游。否则无论旅游企业拥有多么好的资源,没有游客光顾就注定不会成功。生态旅游项目的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是三亚生态旅游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创造一批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品牌旅游企业,通过合作来保障三亚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 结语

海南三亚乡土文化历史悠久,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在三亚旅游舒缓压力的同时还等于在天然的氧吧里“吐故纳新”,三亚人民的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有利于现代都市人重新审视人性,珍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三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益,让农民脱贫致富;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乡村整体文明的提高。显而易见,促进三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了三亚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叶文,蒙睿.生态旅游本土化:云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27-129,37.

[2] 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20.

[3] 田颖.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34-35.

猜你喜欢
三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之利弊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8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6
生态旅游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0
海南三亚之旅
『贵州小三亚』——罗甸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4:20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2:24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4:4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亚的海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4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