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秘专业项目课程新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04-29 16:14:57周立娜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项目课程实训体系

周立娜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文秘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旧评价体系的不合理现象,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對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应把握的原则和基本框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项目课程; 实训; 评价; 体系

中图分类图:C93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150-001

一、文秘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在文秘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是以完成秘书工作岗位各项工作为目的的任务。在教学中,主要采取模拟秘书工作情景的方式,由教师布置工作任务,以小组教学为主要形式来组织实施。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起引导、指导与辅导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

文秘项目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自主性;延展性;综合性;开放性。

二、目前文秘项目课程评价体系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校已经对文秘项目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大力推进文秘专业课程改革,使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得到优化,但在我校文秘专业进行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有违项目课程改革本意的不合理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项目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速度与项目课程无法配套和谐,因此建立起科学的项目课程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具体问题如下:

1.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文秘项目课程实训的考核形式单一,对学生的考核,多以实训的最终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仅以教师打分作为评价整个过程的唯一途径,沿用重结果、轻过程的质量分值评价手段。实训过程中的表现由于没有详细记录,仅依靠指导教师的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一般所占比重不大。

2.重技能,轻能力

文秘专业是文科类专业,目前普遍采用质量分值评价方式,其只对项目教学的最终任务成果进行评价。这意味着教师要将该成果看成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将评价内容固定在成果的质量上,忽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能力获得和创造力的培养。

3.重分数,轻评语

在对学生的最终评价上,通常情况我们是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标准,设计不同程度的分值,对每一个学生所完成的项目成果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忽视了评语这一传统评价方式的作用,导致学生只知道自己的项目考核分数,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得这个分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新项目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良好的评价考核体系具有诊断、导向、激励、促进教学功能,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构建新的项目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把握的几点原则

1.1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坚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1.2坚持动态评价原则。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包含了信息或资料的收集、计划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项目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等多个流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是非确定的行为过程,不是固定套路的演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任务的区别和重难点,合理设计该项目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

1.3坚持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作用,如学生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知识、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作用下构成的复杂过程。因此教师应确立过程性评价的意识,做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项目课程的实训才能做到全面的评价。

2.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文秘专业项目课程的特点构建新评价体系

2.1构建文秘专业项目课程新评价体系的框架。应该按文秘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分成三大模块,即项目准备的阶段性评价,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性评价,项目成果验收或展示的阶段性评价。单一训练任务实行学生自评和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小组合作任务实行学生自评,指导教师评价和小组内互评。

2.2每一模块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主要由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知识、技能表现、创新能力以及实训的成果组成,又根据不同实训的项目,在设置分值比例上略有调整。

2.3项目课程新评价体系要有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在这方面,目前可以采取实训的项目抽测,即每一学期对实训的项目要进行抽测。通过抽测的结果,能了解学生对秘书工作技能及专业能力的掌握状况,并且实训的项目抽测成绩要一并纳入该学科成绩最终评定当中。

2.4项目课程新评价体系必须得到广大专业教师的认同和支持。实训的教学对于教师而言,课前的备课,课堂辅导的量都较普通课程大一倍甚至两倍,所以在评价这一环节上,很多教师往往采用旧的评价方法。而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学校的重视与扶持要落在实处,对承担专业课项目课程的教师的待遇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才能避免实践教学中评价这一环节的“偷工减料”、走过场,严把项目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关。

总之,项目课程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是我们刚开始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的探索,其经验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使课程改革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只有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绘如,刘李娥.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o.32

[2]刘树艺.项目教学法中项目评估的实施,科教文汇,2010

[3]王斌兴.论课程实施中学生表现性评价,教育探索,2005,(7)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5]袁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构建高职特色技能考核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7,(6)

[6]王有太.土木工程专业项目法教学应用,山东纺织经济,2007

[7]朱小平,刘根平.关于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交通职业教育,2008

[8]赵焰平.校企合作下机械专业实训项目教学方法,职业技术,2009

[9]王胜利.项目教学法在《微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猜你喜欢
项目课程实训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下宠物美容课程的设计
翻转课堂模式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考试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 19:10:20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