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洪
随着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相继发布,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新品种研发到新品种市场推广和制种生产,由上游到下游的强强联合,已经成为众多种子企业的取胜之道,也是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首选捷径。
科企合作是中国种业界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之间“两张皮”的问题,两者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和互动。国务院2011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已经明确地指出了这个问题。
产生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成功的科企合作,而科研体制改革所推进的科企合作,正在扭转这种局面。对于科研单位的研究员或大学的教授而言,评价他们工作业绩的指标是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这些论文的影响因子,至于这些成果是否能够转化并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这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无可厚非,即便在欧美等国也是如此。但对于种子公司的育种人员来说,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指标是能否选育出优良品种、这些品种能否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以及这些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至于大学教授的研究进展、全球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育种家们并不关心。这对于育种家而言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如此,在科技创新与应用实践方面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科技转化。没有有效的科技转化机制,就会形成目前存在的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没有有效的科技转化机制,也就很难形成真正高效的科企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所谓的科企合作,也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缺乏可持续性的。
首先,科技转化是一个中间环节,它的价值和表现难以量化和评价。上游的科技创新可以用科技论文或者专利数量及质量来衡量,下游的产品开发可以用产品数量以及市场占有率来评价。科技转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技术服务、深化、验证和应用,是科研和生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在我国,纯粹的科技服务难以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这也许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其次,科技转化往往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有时甚至显得“費力不讨好”。要把来自于实验室的成果转化成能够帮助产品研发的具体技术,需要大规模的验证、能够降低成本的工艺流程、能够规模化高通量运行的平台及技术方案,这些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工业化的流程,而这也是众多研究单位难以进行科技转化的技术原因和资金原因。最后,我们国家的种子企业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比较薄弱,仅靠单个企业来进行科技转化成本太高、投入产出比太低,因此企业缺乏动力。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如何来解决科研与育种的“两张皮”问题呢?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在这些发达国家的大种业公司里,科技成果转化是由公司的研发中心来进行的。研发中心的科学家时刻关注着全球科技界的发展动态,并与一流的实验室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旦有新的科技进展,他们会马上把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到公司的研发中心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验证,有效的技术随时升级并应用到产品的研发之中,从而保持有利的竞争领先地位。事实上在很多国际大公司里,他们只做一小部分科技创新工作,而拿出很多的预算在全球进行技术合作和搜索,接下来就是技术转化和产品的开发。在这些公司里,技术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是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极大地鼓励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很多用于技术转化的工艺流程或者技术平台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的,从而使得公司的投资变得十分有价值。
在当前形势下,建立一个公共的研发平台来进行技术的转化和聚合,来为众多的种业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