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兆刚 曾云辉等
摘 要: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对师范生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从存在的问题本身入手,就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采取的途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就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见解。
关键词: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培养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使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高校教师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师范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师范生比较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而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一直都不重视,本人长期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我国对教育的信息化实行得较晚,时间较短,同时高等师范院校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无论是教学的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备都严重的不足,条件不够成熟。(2)多数的高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特别的熟练,同时学校在这方面的培训也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难以开展,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些观摩。(3)学生自身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本人已经毕业并且到一线教学岗位工作了的学生反馈可知,他们认为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的时候才去学习,而在读书期间由于没有实践的机会或是在实习期间也没有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之间的整合,从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师范生在校期间只是知道一些简单的操作,而不能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优化组合。
二、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新课改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师范院校在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除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外,在培养模式上也需要改进,个人认为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
首先加強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技能教学。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技能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围绕这一任务如何掌握信息的搜集、处理、运用,掌握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和教育技术的技能、技巧,能利用教育技术媒体进行研究和交流。学生不仅应掌握工具软件和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更要能掌握教育技术技能在教学上的创新性运用。媒体技术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环节。学习媒体硬件操作和教学软件制作是师范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师范生在将来教学中用得最多的信息技术。当然对于一些软件的操作可能涉及其他课程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的先后时间上要搭配合理。而这种操作技能的学习,如果缺少实践环节,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获取、处理和评价信息能力是学生进行高效自主学习和课件开发的基础。因此,技能实验教学的第一个活动是学习网上信息搜集和处理方法,
了解网上资源的分布情况。
2.结合相关课程加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目前多数师范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CAI课件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该与这些课程相互联系沟通、取长补短,从而加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3.开设英特尔未来教育课程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项全球性的教师培训项目,是为支持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而设计的。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培训使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学习、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课程强调以学为主、以用为主,以互动的方式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把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有机地结合到授课、学习活动中去。
总之,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师范生若想胜任教学工作,那么在大学期间就必须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中所发现、运用的一些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以上一些自己的观点,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但松健.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促进师范生素质的提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YKT
201332);衡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YKT20140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