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从2009年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到2010年北银、中银、锦程和捷信等四家试点公司的相继开业,一年多的时间我国消费金融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试点公司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消费服务相比就呈现出一些发展问题与不足。因为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刚刚成立不久,属于新生事物,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
关键词: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政策建议
消费金融业务在西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提供消费贷款的主要渠道,在完善信贷市场,推动金融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国家经济进行战略转型,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变,尝试创立消费金融公司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举措之一。并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居民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借贷消费观念逐步被接收,“美国式太太”的消费方式逐渐取代“中国式太太”的消费观念。
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现状
2013年中国银监会第18次主席会议通过《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定义为: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本办法所称消费贷款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向借款人发放的以消费(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为目的的贷款。
2010年1月6日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并于3月1日正式开始营业,北银是北京银行独立注资3亿元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开业的金融消费公司。后来又相继成立了三家消费金融公司,分别是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共同出资在上海建立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和成都银行合资成立的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派福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市建立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这是我国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探索,反映了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加快金融改革的决心。
目前,我国四家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及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等。通俗地讲,就是可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各类消费事项。例如:北银的轻松付、轻松贷、应急贷、Mini循环消费贷、助业贷和教育培训贷款;中银的新易贷信用贷款、新易贷信用卡和商户专享贷;锦程的针对耐用消费品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和一般用途消费贷款;捷信提供的店内商品分期付款和现金贷款。
二、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力不强
从量上来讲,当前我们国家只有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利于向消费者普及消费金融理念,如果随着更多市场主体的进入和试点城市的增多,会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于消费金融的认知。另外,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物理网点也及其有限,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目前有68家信托公司、91家公募基金公司、67家基金子公司、111家证券公司、115家财务公司、40家金融租赁公司和265家理财公司。
从质上来讲,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规模和能力受限主要是源于缺乏资金,因为试点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不可以吸收公众存款,但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向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增加资金来源。而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还不完善,同业拆借期限也较短,外来资金的来源不足不能满足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试点办法也明确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不得提供住房和购车的贷款,而在社会消费贷款中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和购车贷款占很大比例,这就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只能在消费信贷这块蛋糕分得很小一部分。
(二)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风险大
首先,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以“快捷、无抵押担保”为特点,主要客户群体为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处于大学毕业初期,出入职场需要用钱的社会新人和处于结婚生子阶段又有资金需求的新人们,他们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资金需求量大,甚至需要的资金大于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极易出现贷款人不能偿付的违约行为。
其次,由于我国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不高,有些消费金融公司为了拓宽客户资源盲目的向劣质客户发放贷款,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往往打出“超低门槛、快速申请、无需抵押、还款轻松”的旗号来吸引客户。
最后,我国的社会征信体系还不健全,社会公众对于违约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充分,而具有审批速度快、服务方式灵活、无需抵押和担保独特优势的消费金融需要依赖于先进的客户评分系统和自动审批系统,而这些又都需要十分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恰好相反的是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极不健全,这也造就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高风险。
(三)居民消费习惯制约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截至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率超过50%,但居民消费率跌至35%,多年来我国形成了高储蓄的国家,人们更加偏向储蓄,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我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储蓄观念,尤其是我们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极其强烈,这主要源于我们国家尚未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没有信心进行消费。尤其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很是落后,農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而家庭的养老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农民为筹措未来养老金和孩子的教育基金不得不省吃俭用增加储蓄。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商品弹性来解释,金融消费公司的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如电子类、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弹性都较大,这一类商品价格变化时,引起的需求量较大。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个人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很快,价格下跌也较快,人们会普遍持观望心理,导致短时期内很难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三、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来提出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分别是从社会层面、消费金融公司层面和社会公众层面。
(一)社会层面
首先,加强消费信贷立法,明确消费信贷经营主体、借款人以及信用评估机构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各个参与主体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立法完善消费信贷的社会环境。
其次,加快社会征信制度建设。信用是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尤其是个人征信制度实行全国联网制度,建立统一的征信标准和征信体系。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通过政策引导培育专业化、权威化的征信评级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制度和个人破产制度,对恶意失信的人员进行惩戒,降低消费金融公司发放贷款的风险,保护消费金融公司的合法权益。
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社会保障范围狭窄,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应逐步建立起我国多层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提高消费能力。
(二)消费金融公司层面
从我国目前四家消费金融股东身份来看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作“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仍然带有很强的银行色彩,因此许多业务与银行的信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有重叠,从而无法真正意义上覆盖多层次收入人群。所以,消费金融公司应该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注重高收入人群还应重视有稳定收入的年轻家庭、年轻人群。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使业务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加强客户忠实度。同时,消费金融公司还应鼓励创新,不断引进高端知识人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后,还要加强风险控制,切勿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向劣质客户发放高额贷款。
(三)社会公众层面
社会公众要适当的改变消费观念,还要鼓励利用各种金融服务来提高消费水平,寻求都渠道的消费资金来源。这就要求社会公众首先要对消费金融公司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稳定的收入来源合理安排现期消费等。
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一类全新的金融机构,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合理引导、审慎監管、稳健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就能对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丰富金融产品类型,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问题浅析[J].当代经济2010(3):68-69
[2]许文彬,王希平.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6):47-54
[3]杨胜刚,候振兴,陈琼.消费金融发展:国际经验、模式选择与监管政策[J].经济师. 2012(4):19-21
[4]汪涛,郭宁.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运行模式选择与风险控制研究[J].华北金融. 2010(4):26-28
作者简介:
朱欢,女, 河南焦作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