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教5号小麦新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4-04-29 00:44:03窦立中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2014年12期
关键词:周麦播量白粉病

窦立中

一、品种简介

品种名称:

豫教5号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11002

选育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郑91138/豫麦49号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矮秆、重穗型、中熟,成熟期与对照品种“周麦18号”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冬季抗寒性较好,起身拔节期生长稳健,穗层整齐,闭颖授粉,对倒春寒不敏感,亩成穗数适中;旗叶上举,穗、叶色灰绿,穗下节较短,株型松紧适当,株高适中(75厘米上下);穗较大、均匀,小穗排列较密,子粒白色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外观商品性好;中抗白粉病,对赤霉病避病兼抗扩展,高抗条锈、叶锈和纹枯病,田间自然发病较轻;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37.2万,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7.5克。产量三要素协调,适应性强,稳产性好,高产潜力大。

抗性鉴定:

2009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成株期综合鉴定:中感白粉病、条锈病和叶枯病,中抗叶锈和纹枯病。

品质分析:

2008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容重802克/升,蛋白质(干基)14.77%,湿面筋31.3%,降落数值408秒,吸水量51.6毫升/100克,形成时间2.8分钟,稳定时间3.0分钟,沉淀值46.8毫升,硬度47HI,出粉率71.3%。

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度参加省冬水Ⅱ组区试,10点汇总,9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28.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2.44%,差异不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8~2009年度续试,13点汇总,11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22.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2.98%,差异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09~2010年度省冬水2组生产试验,11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83.8千克,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6.4%,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

从两年区试结果看,“豫教5号”在豫北、豫中和豫东地区,中早茬、中高产水肥地种植,产量三要素协调,特别是穗粒数、千粒重优势明显,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性好。

适宜地区:

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夯实麦播基础

(1)科学施肥,培肥地力。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5方、尿素17.5~20千克、过磷酸钙50~70千克、氯化钾5~10千克、硫酸锌1千克,或者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施用含量45%的复合肥40~50千克。

(2)深耕深翻,旋耕耙实。提倡大型机械深耕,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机耙两遍,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机作业的地块要旋耕两遍,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并要耙实。

(3)适期足墒匀播,确保一播全苗。适播期10月5~20日;播量每667平方米8~10千克,早播和足墒播种时宜降低播量,晚播和底墒不足时宜提高播量。播种深度3~5厘米,深浅一致,达到种均苗匀。

(4)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主要防治全蚀病、纹枯病、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土壤处理可选用50%辛硫磷(或55%甲拌磷)200毫升拌细干土(或麦麸)10~15千克,耕地前撒施。种子处理选用2%力克秀10克加40%甲基异柳磷10毫升或55%甲拌磷乳油20毫升,兑水0.5~0.75千克,拌种10千克,堆闷3小时,晾干播种。

2.冬前麦田管理措施

(1)促弱控旺:对晚播弱苗麦田,以促为主,采取增施有机肥和浅中耕等措施提高低温,实现促弱转壮。对群体偏大,有拔节趋势以及植株偏高的旺长麦田,应于冬前(12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30~4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进行化控。

(2)除草防病。11月中旬~12月中旬,气温8℃以上,杂草2~3叶时,防除猪殃殃、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每667平方米用10%苯磺隆15克加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防除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每667平方米用6.9%骠马浓乳剂50~60毫升。每667平方米用12.5%烯唑醇40克,加水40千克,小麦茎基部喷雾,预防纹枯病。

(3)浇好越冬水。小麦越冬前,在日平均气温降到3℃左右时,及时浇好越冬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保墒防旱,弥实土缝,预防冻害。

3.春季麦田管理措

(1)科学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0千克,做到前氮后移。

(2)预防病虫害。于3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用15%三唑酮75克或12.5%烯唑醇40克对水40千克,茎基喷雾,防治纹枯病、白粉病。

(3)预防冻害。在3月上旬~4月中旬,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低温到来之前及时浇水提高低温或寒流到来1小时前进行熏烟或喷叶面肥,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40千克叶面喷雾。

4.后期麦田管理措施

(1)扬花期防病治虫。扬花期间如遇阴雨天气,及时亩用70%中迅托(甲基托布津)80克或50%多菌灵100克加10%吡虫啉40克对水40千克,叶面和穗部喷雾,防治赤霉病、吸浆虫和穗蚜。

(2)灌浆期“一喷三防”。小麦灌浆期每667平方米用25%戊唑醇30克或12.5%烯唑醇40克加2.5%氯氟氰菊酯50毫升或1.8%阿维菌素20毫升加优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千克叶面喷雾,防治白粉病、叶锈病、穗蚜,预防干热风。

5.适期收获

小麦收获的最佳适期是蜡熟末期,应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周麦播量白粉病
小麦新品种周麦32号的遗传构成解析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种子(2020年9期)2020-10-22 13:22:48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5个周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中国种业(2019年6期)2019-06-25 02:28:44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西藏科技(2016年8期)2016-09-26 09:00:21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