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2014-04-29 17:28刘飞韦玮刘存张成芳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病患病症

刘飞 韦玮 刘存 张成芳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9-01

肺炎支原体(MP)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因,也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病症。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区居民引发性肺炎的关键因素,再加上该病症感染后的临床病症不明显,一般要在两星期左右后才容易被发现,以致于在早期的临床检查中较难被诊断出来,漏诊的病例不在少数。因此,对于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依据多靠实验室检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研究也较为频繁,并获得不错的成效。本文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方法。

1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小儿和青少年疾病呼吸道感染的核心病原体之一,其感染遍布全世界,尤其是温带地区更为常见。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染,患病年龄集中于5-15岁的少儿人群中,且秋冬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但差异不大;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抗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也会随之提升。肺炎支原体对病患呼吸道系统的侵害性较大,发作初期的病状较微小,一般在2日后病情才较为显著。肺炎支原体的病理体现为间质性或局灶性肺炎,多位于右肺下叶,且会传染到其他部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发率为2%左右,其中小区人群受感染的可能性较大,约占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患总数的18%。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6岁以下儿童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逐渐提升,为了预防病患乱用抗生素,对该疾病早期的诊断非常关键。另据研究报道表明,小区中感染性肺炎的病患中有40%是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其中儿童病患占比约18%。

此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多为肺炎支原体在肺组织局部生长繁衍诱发的感染性病症。但随着研究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研究人员则一致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相关,少儿在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其细胞免疫力功能会逐渐削弱,但体液免疫功能则无显著变化。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都有自限性,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因此临床中常用这些抗生素治疗。但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大环内酯类药品的耐药性不断提升,临床中单纯使用抗感染药品治疗的效果不佳,建议结合使用大环内酯类药品和头孢类药品进行治疗。

2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当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研究尚不成熟,缺乏一致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因此就出现不同检查有不同诊断标准的现状,主要分为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和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三种。

2.1 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

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方法是同咽拭子、痰、胸腔积液、肺泡冲洗液进行体外的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但因为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成功至少需半个月,历时较长,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较难满足病患的实际需求,该诊断方法的使用也因此受限制。但值得一提的是,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在国内的诸多研究中,培养敏感性约为63.6%,特异性约为97.2%,且该疾病在引发呼吸道感染病症前可连续性在呼吸道中存留,在少儿病患中此病症更为显著。

2.2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是最早期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方法,诊断前应先等机体出现抗体后才进行。传统的血清学检测一般采用冷凝集试验,在技术不断发展及有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分析后,当前血清学检测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肺炎支原体抗体是病患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最先会被发现的抗体,因此它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非常有帮助。病患发作后一般在一星期左右才会被检查出来;15天左右IgM类抗体的浓度将会回到最高值;而在14周左右时,IgM类抗体的效果将会慢慢削弱甚至消失。在和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诊断法进行对比时发现,若肺炎支原体与IgM類抗体的比例为1:160,则表明和急性肺炎支原体有关。IgM类抗体一般是在病患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初期被检测到,当病患升级为重复感染时,IgM类抗体的浓度就会愈来愈低甚至消失。对比IgG和IgM抗体,前者多表现为延迟,浓度最大值一般为感染该疾病后的5星期左右。

2.3 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

对初期肺炎支原体进行诊断时,可以采用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具体方法为:用已知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痰、咽拭、支气管灌洗液中的肺炎支原体抗原,也可使用基因探针检测标本中的MpDNA,临床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标本是咽拭子。该方法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也强,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并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初期诊断中。有研究对血清学检测和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效果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更为方便、精确,在少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初期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3 总结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及时进行诊断并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时间。临床医学中,将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纳为呼吸道感染性病症的常规诊断方法,它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确诊有极大的帮助。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分为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和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三种。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有诊断意义,但其漏诊率较高,因此后期大多采用血清学检测进行诊断。而在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被发明后,凭借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势,慢慢取代了将血清学检测,该诊断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惠榕,萧剑雄,严延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11):1062-1066

[2] 王会娟.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生物检验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10):119-120

[3] 鞠丽丽,任欢,齐颖,颜廷宇,崔志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6):5190-5193

[4] 袁凯,鄢素琪,汤建桥,熊小丽,江治霞,谢东,李开,杜恒.2052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学检测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93-494

[5] 杨立丽.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149-150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病患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青春期病症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