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 平平淡淡才是真

2014-04-29 00:44:03黄嫀淓
CM华夏理财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万科楼市养老

黄嫀淓

回顾当下,房闹不断,口水战不息,土豪批量抛售引热议,取消限购“一日游”,连芙蓉姐姐都忍不住站出来参与讨论楼市政策。中国楼市的形势越发显得复杂。其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开发商们近期的动作,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楼市的现状,用“两极分化,内冷外热”八个字来形容也算贴切。

在世界杯的哨声响起之前,意大利队核心球员皮尔洛就宣布,他将在本届世界杯结束后从国家队退役,将位置留给年轻球员。这意味着, 意大利队的“皮尔洛”时代即将结束。

同时结束的,还有中國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10年,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各地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来源。随着行业发展的巅峰过去,房地产的重要性可能逐渐被一些新兴产业所替代。

内冷外热

近期,德意志银行发布了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该行所追踪的31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5月份的销售情况令人失望,累计销售量增长基本上呈现出负面表现,整体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落后一个月左右。

“红五月”遭冷遇,也是眼下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缩影。纵使地产商促销不断,但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下,潜在购房者多选择观望,就连龙头企业也无法幸免。

保利地产今年4月签约面积同比减少了16.88%,签约金额同比减少11.77%,环比下降多达19.74%。从4月份销售金额环比增长情况来看,富力地产和龙湖地产分别下滑了58%和14%,绿地集团和金地集团分别下降31%和45%,就连对此轮调整先知先觉的万科,4月份销售金额环比也下滑了11%。

在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开发商投资的冲动也受到压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4.7%,增速比前4月再回落1.7个百分点,创57个月新低。

国内地产市场滞销,一些地产商已悄悄转战海外,做起了生意。龙头企业万科正在谋求中国香港上市,为扩大海外市场架桥铺路。事实上,万科早在5年前就开始耕耘海外市场,在今年较早时候,万科就联手美国两家公司和一家中国投资基金,在曼哈顿破土兴建61层住宅楼,这是定位于国内富裕客户的高端公寓。6月中,万达收购马德里地标西班牙大厦的消息,再度提醒投资者,地产商越来越把心思投向了国外。

如果说,国内楼市还有热点,那无疑是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莫属。

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死多头”,即使在多数人认为地产市场已出现“拐点”的大势下,任志强仍然不失乐观。他连续驳斥多个看空言论,并指在宏观经济下滑的情况下, 房地产行业肯定会一并下行,但紧接着会迎来反弹。对于有能力或有需求的购房者,他的建议是“该买就买”。 在有报道传出,深圳的空置率高达85%时,任志强发飙了,他连续撰写多条长微博对该报道内容进行“批斗”。

反观眼下,虽然各地限购陆续出现松动,但目前取消限购的尝试仍然停留在“一日游”的阶段,显示地方政府虽然“神女有心”,但中央政府仍是“襄王无梦”。此外,央行定向降准,对地产市场刺激有限,再加上前5个月地产商销售不畅,在政策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楼市下半年可能迎来新一轮的降价。

两极分化

所谓墙倒众人推。今年以来,楼市形势急转直下,于是,各种崩盘论、泡沫论、拐点论和冰山论等观点大行其道。潘石屹更是把中国的房地产比喻为泰坦尼克号,指其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

然而,最早提出“拐点论”的万科却没有这么悲观。万科总裁郁亮一再强调,内地楼价增长减速,只是反映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结束,但行业前景仍然健康,中国楼市仍然有“白银时代”——政府的城市化进程,将在未来15年继续拉动需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旗帜鲜明地反对“泡沫论”和“崩盘论”,并坚持认为中国楼市还有“白银十年”。他认为,中国楼市只是出现小拐点,长期仍然谨慎看好。

事实上,该机构6月17日发布了《5月份一线城市楼市报告》指出,5月份,一线城市虽看跌情绪加重,但房价仍然坚挺。当月,一线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3072元/平方米,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10.6%。在地产市场一片下跌的舆论中,有人把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看涨比喻为“假摔”。

《CM华夏理财》调查所知,在上海,投资客撤离的情况并不多见,不少手上持有资金的人,仍然在等待合适的入市机会。“地段好的楼盘不要说下跌20%,就算下跌10%都会有人接盘。”一位地产从业者说,比如上海自贸园区附近的房子,今年以来还在继续上涨,看不到下跌。

事实上,即便是本轮最早发动降价的万科,也并不看空一线城市房价。郁亮认为,一线城市房价每年涨幅应该在10%左右。

与一线城市房价坚挺相比,不少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些存库高的二线城市形势则较为悲壮。比如温州,从2011年开始房价就进入下跌通道,经过2013年的暴跌,现在还没有止跌的迹象。

事实上,不少开发商早就看到了三四线城市的风险。早在2013年,一系列“回归一线”的行动已经展开。这样做的结果是,“鬼城”与“天价地王”并存着,且都是中国楼市的现实写照。

因此,对于中国楼市,过分悲观和过分乐观似乎都不可取,分化是未来几年的重要关键字,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无法放在同一个纬度上讨论。但无论是易居杨红旭的观点,还是万科的观点,都说明中国地产行业最甜的那段甘蔗,已被啃噬完毕。接下来,甘蔗还是甜的,但不是最甜。轰轰烈烈的投资不能永续,中国楼市回归平淡,也许是长久之计。

买房宜缓不宜急

纵使房价正在经历波动,但大家对房地产投资的热情未减。在各种论坛上、微博上,大家不停地讨论着什么时候能出手买房的问题。

不过,在房价走向仍然不明朗的情况下,任志强的“该买就买”言论,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CM华夏理财》从上海、深圳多个房地产商和中介处了解到,除了超刚需,多数购买者都处于观望状态,尤其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购买者。在6月8日至14日这一周,深圳新房市场5个楼盘扎堆开盘,推盘量创下年内的最高纪录,但平均开盘销售率仅为四成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足足少了三成。

由于前5个月销售不畅,多位市场人士预言下半年地产商为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不得不“以价换量”,也就是说,楼市下半年仍有降价空间。

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由于去年结转的部分销售额,地产商的实际压力可能要高于预期,他预计,下半年地产商将有更多项目主动加入降价行列。言下之意,目前仍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对于何时出手,杨红旭给出这样的建议:投资需求宜暂停,超刚需不必久等,多关注“内火旺、库存少、暂被抑”的城市。他指出,全民炒房时代已经终结,城市分化、地段分化、产品分化,注定只有少数人才能从 “白银十年”中分得一杯羹,这些人包括懂行者、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居民。

除了住宅,实际上,养老地产也是近年房地产最大的热点,各大地产商的参与,保险机构的介入,各路资本虎视眈眈,使得这个年轻的产业变得炙手可热。

早在2010年,国内第一家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便已经成立,旨在发起、运作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不过,时至今日,养老产业基金仍然没有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目前,市场上成型的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由养老地产项目开发方自行成立,如深圳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养老产业投资基金,计划募集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平安集团认缴30%,社保基金认缴规模的40%,普通合伙人认缴10%,其他投资者认缴20%。另外,卓达集团发起成立了中科创·卓达养老地产基金,募集资金2亿元。

一边是庞大的市场,一边是较长的投资回报期,众多资本在养老产业的门外徘徊,静静等待更好的时机。对PE而言,养老产业极具吸引力,但是其操作性仍需探索,主要原因是作为财务投资者,PE更偏爱短周期项目,而投资养老地产,周期较长,一般在8年至10年。PE与养老产业之间,还需不断实践与磨合。

不过,已有一些PE机构明确把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自己今后的投资方向之一。早在2011年,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就表示,公司未来看好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特别是养老地产,会加大这两个产品类型的投资。

近年来,也有PE在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上跃跃欲试。常青藤基金把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旗下6只子基金之一。据悉,该公司对投资养老产业表现出深厚兴趣,近年也有积极寻找适合的养老项目。

猜你喜欢
万科楼市养老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房地产导刊(2022年7期)2022-07-23 11:19:38
4月楼市政策扫描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19:26
3月楼市政策扫描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4:06
重庆万科璞园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8:28
万科:楼市进入深水区,万科这样做! 万科2020年经营策略披露
房地产导刊(2020年5期)2020-06-24 06:13:40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万科未来之光售楼处
现代装饰(2017年10期)2017-05-26 09:32:16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