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内部审计是政府部门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由于工商机关内审工作中还存在着自身地位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就此探讨了信息技术引入工商机关内审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重点阐述了其对工商机关内审工作的改变。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商机关;内部审计
一、现阶段工商机关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自身地位不高制约了工商机关的内部审计
长期以来,工商机关的内部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都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一直都是影响和困扰工商机关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的“短腿”和“短版”。 譬如,苏州县区级工商机关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关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而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虽然在2002年颁布的《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但由于人员编制的问题,苏州县区级工商机关大都是“奉命建制”,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接受财务负责人的领导,可想而知,内部审计机关在审查财务收支和财务报表,监督财务工作,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时,其作用是很难发挥的。
2.自身职能缺失制约了工商机关的内部审计
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演变,当代内部审计已经从传统的合规型审计向增值型审计——管理审计发展,然而现阶段工商机关的内部审计工作过分地强调其监督职能,忽视了其他职能,这与《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应注重发现管理上存在共性问题,加强分析研究,努力从制度、机制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发挥更高层次的审计监督和服务作用”的要求相差甚远。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主要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财务收支业务的合规性监督上,基于工商机关特色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
3.技术更新落后制约了工商机关的内部审计
具体内部审计工作中,一直存在着计算机审计运作流程不完善,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现场查证无法实现有效的融合的问题。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工商机关内部审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作用是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家底,对审计业务经营情况做总体分析评价,查找可疑线索,为现场查证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但目前工商机关还未建立计算机辅助审计流程规范,对非现场审计人员和现场审计人员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职责界定、非现场审计立项、数据需求分析、非现场审计报告、成果利用、审计后评估等重要环节未进行严格规定。
二、工商机关内部审计引入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工商机关内部审计引入现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1)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工商机关工作环境变化的必然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工商机关的外部工作环境和内部工作模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一定程度上使得内部审计风险的隐蔽性增强,突发性、危害性和影响范围增大,也必将会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实施,而以往所使用的传统审计方法无论从经济性和可行性方面都难以满足目前审计业务的发展,审计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工商机关的内部审计部门急需探求一种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能够解决在目前内部审计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难题。
(2)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工商机关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需要
我们知道,传统审计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查账,内部审计人员对这些书面会计资料的内在勾稽关系非常熟悉,但随着计算机在工商机关数据处理中运用范围的逐步扩大,业务处理过程包括了手工处理、计算机系统处理、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处理这几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欲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必须首先对工商机关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再采用不同的方法调查和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根据重要性和复杂程度确定审计程序,否则无法实现对财务或非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
(3)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工商内部审计质量的必然需要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工商机关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前,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把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这就说明了加强工商机关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基本手段,工商机关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通过审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实行风险监测和审计线索查找,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实施流程管理,有利于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同时,推动审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更有利于提高审计管理效率和水平。
2.工商機关内部审计引入现在信息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1)设备条件的更新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工商机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内部审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早期由于技术的限制,内部审计所需数据无法从被审单位财务系统迁移(转换)到审计业务系统中来,这些都影响了工商机关内部审计的应用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全省工商系统审计人员统配用友审计作业系统软件,再通过惠尔顿公司提供的e地通应用加速解决方案为系统软件以及已经部署在审计服务器中心的其他应用软件实现加速和安全的网络大互联,形成全省工商系统的计算机审计大格局,为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工商机关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内审队伍的强大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智力支持
随着工商机关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出来。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上,一直是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应该具备较强的内部审计的业务素质。同时,各级工商机关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不仅针对一般审计人员开展基础技能培训,还为审计骨干举行研究型的理论探讨,2012年苏州工商机关还承办了苏州内审协会有关内部审计的理论研讨会,为提高本系统内审人员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业务环境,并最终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信息技术对工商机关内部审计的流程再造
1.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准备阶段的流程再造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一方面丰富了传统审计的技术手段,同时使得内部审计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工商机关的用友审计软件、e地通应用均需要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因此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提前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开发使用情况以判断是否适合开展计算机审计,同时由于计算机审计对被审单位信息化程度、审计组自身应用水平都有较高要求,因此不是每个项目都适合计算机审计。相较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在确定采用计算机审计方式后,需要详细调查系统结构、业务处理流程、数据存储结构及数据处理流程;选择制定数据迁移方案;从被审单位系统下载审计相关的会计核算数据和业务数据;将数据转入审计软件;验证数据的合法、有效与完整。
2.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实施阶段的流程再造
在传统审计方法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进而实施分析性测试和详细的现场审计,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帮助下,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使用用友审计软件核对、分析、计算相关数据,可以对已获得的电子凭证的完整性,科目设置的规范,报表的平衡性及其结构的合理性,账簿余额的一致性以及大金额款项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多角度、全方位地提供有助于确定审计重点、发现疑点并落实证据获得审计底稿。
同时,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传统的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都是由审计人员手工填写。而工商机关引入计算机辅助审计后,用友审计软件中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底稿,并且这些底稿是利用EXCEL表格制作的,可以自己修改编制。这些底稿中提供自动取数、自动计算的功能,可以自动地将被审计单位的账、表中的相关数据填入到工作底稿中,大大节省了编写时间,并且工作底稿更加规范,更加系统性。
3.信息技术对审计报告阶段的流程再造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工商机关的审计报告阶段不仅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很方便快捷地进行统计汇总各人的审计成果,而且最后的复核工作同样可以通过网上报送及调用得以实现,不仅保证了汇总、复核的准确性,还大大节约了底稿在内审人员流转的步骤,缩短了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当然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做好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情况的归档工作,以供日后审计使用。
参考文献:
[1]張文秀,王芳.现代内部审计职能发展研究[J].财会研究,2010(20)
[2] 赵丽芳.现代内部审计功能拓展与内部控制评价[J].会计之友,2011(20)
[3] 黄溶冰.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J].中国内部审计,2010(5)
[4] 孙青霞.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量化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1(2)
[5] 盘艳.基于内部审计的定位分析与职能拓展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5)
作者简介:
胡跃峰(1985—),男,江苏高邮人,会计学硕士,现工作于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姑苏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