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丽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75-01
头孢曲松钠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低、消除半衰期长、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及头孢菌素酶)有很高的稳定性等特点,可每日单次给药,故为临床广泛应用。头孢曲松钠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皮肤反应、血液学改变及胃肠反应,如皮疹、痛痒、发热、静脉炎、支气管痉挛、头痛、头晕等以及结肠炎、黄疸等消化道症状。但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关于头孢曲松钠诱发胆道结石的文献报道。本文主要通过1例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患者引起胆囊假性结石病,以探讨头孢曲松钠与胆囊假性结石病的相关性。
1 典型病例
1.1 患者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天来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于2010年8月6日给予头孢曲松2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用药8天后,患者出现右上腹痛、恶心、胃部不适。于8月14日行肝胆B超检查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内探及大小分别为0.9cm*1.0cm,0.9cm*0.5c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提示为胆囊结石。该患者既往曾于7月25日做过健康体检,肝胆B超未见异常。
1.2 治疗经过
因头孢曲松曾有引起假性结石症的报道,并且在进口药物的说明书中也有明确提示,因此高度怀疑该患者的胆囊结石可能为头孢曲松钠所致。遵医嘱停药,未予特殊处理,一周后自觉症状减轻。一月后复查肝胆B超示,胆囊结石消失。
2 讨论
2.1 药物特点
头孢曲松为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进入人体后,其代谢物50%~60%经肾脏排泄,40%~50%经胆道系统排泄,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肝胆系统感染患者。
2.2 文献报道
1988年首次报道[1]“注射头孢曲松钠诱发可逆性胆结石,并将其称之为假性结石症。国外文献报道,17%~54.5%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可能出现假性结石症,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庄婉莉等报道47例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9个月至11岁的患儿,形成胆囊结石22例(46.8%),22例假性结石症者均发生于用药后1~7天,停药后1~2周内消失,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2]。此外,也有报道显示,胆囊炎患者使用头孢曲松发生胆囊结石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胆囊炎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
2.3 形成机制
结石一般直径较小或程泥沙样,检测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头孢曲松钙盐、少量的胆固醇结晶、少量胆红素”临床上也有引起胆绞痛、急性胆囊炎、急性肝肿大的报道。其形成的主要机制可能为头孢曲松钠溶解在胆汁中,胆汁在胆囊内浓缩,因而头孢曲松钠在胆汁中的浓度增高;超过饱和浓度后,头孢曲松钠盐沉积在胆囊内,形成团块胶冻样物质,B超下表现为胆囊结石样影像[3]。
2.4 转归特点
已经形成的头孢曲松钠盐会刺激已发炎的胆囊壁和胆总管,使患者的症状加重。停药后,胆汁中头孢曲松钠的浓度逐渐下降,头孢曲松钠盐再溶解在胆汁中,逐步岁胆汁从胆囊内经胆总管排入肠道,所谓的B超下“结石”也就逐渐消失了。因此胆囊结石是可逆的,一般在停药后可自动消失,所以也叫“可逆性结石”。
另有资料显示有关头孢曲松钠诱发胆道结石是否发生决定于药物本身的特性,且与药物剂量、疗程相关;大剂量、高浓度、长疗程使用头孢曲松钠有增加胆囊假性结石发生的危险。同时机体状况和环境条件也可能为诱发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的产地没有关系。该症多在给药后1周左右发生,停药后结石渐消失。该患者使用头孢曲松2g,qd,使用8天后,出现胆囊结石,不排除與患者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有关。
2.5 总结
头孢曲松钠能诱发胆囊假性结石,对胆囊炎患者尽量不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尽可能避免高浓度、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尤其重要的是,在大剂量、长时间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期间,出现腹痛、呕吐症状者,应考虑头孢曲松钠所致胆囊假性结石的可能,及时进行超声影像检查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Schaad UB,Wedgwood J,Tschaeppeler H. Rcvcrsile ceftriaxone-associated biliary pscudolithiasis in children [J], Lancet,1988,17:1411-1413.
[2] 王继美.头孢曲松钠引起胆囊结石2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9,6(4):250.
[3] 张力,姚勇.头孢三嗪相关性儿童假结石病[J].中华儿科杂志,2008,11:87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