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支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

2014-04-29 18:14:21王宪锋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摘要]在阐述顶岗支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在教学设计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创新原则、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设计;坚持以课题研究促进顶岗支教学生教研能力发展、以主题讲座树立顶岗支教学生师德标杆、思想导师助力顶岗支教学生思想发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教学内容设计。同时,领导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有效的激励制度是顶岗支教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顶岗支教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王宪锋(1964- ),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与置换培训教学改革专项研究一般项目“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顶岗支教实践教学模式探析”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55-02

大学生思想活跃,能够主动接受新事物,有极强的创造力的特点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方法、手段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时代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日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关注点,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将如何搞好实践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感染力、增强教学实效性作为研究重点。近年来,师范院校普遍将顶岗支教作为师范生从教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其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不容忽视。

一、顶岗支教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提高支教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1.从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和人才发展战略要求看,实践教学是顶岗支教的思政课教改的主阵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一直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指出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原则。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等文件也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落实实践教学、增强教学实效性。

2.从思政课教学现状看,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增强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体系是严密的、科学的,由“基础”“原理”“概论”“纲要”“时政”等内容构成,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课程教学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然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理论分析、轻视实践体验的现象;教师是宣讲者,学生是被动倾听者。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拥有多方位获得信息的方式,思政课的宣讲式教学面临着崭新挑战。在增强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进新颖的教学方法、手段,通过教学研究增强理论渗透力,不断充实实践教学环节。

3.从学生主体看,实践教学是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形式。大学生理性认识逐渐加强,但兴趣爱好、感觉依然占据重要作用。因而,只有通过学生喜爱的方式,才能逐渐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主观认识,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研究学生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二、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

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校领导统筹下,以顶岗支教教学实践为教学平台,以思政课专职教师为主导,以顶岗支教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学生师德教育为主线,以思想导师制为形式,对顶岗支教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民教师过程。

1.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的原则。第一,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重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使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目标的思政课教学也必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脱离实践教学的思政课就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学生只有在实践中领会思政课的理论内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能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联系基础教育实际,用思政课的基本理论解决顶岗支教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像导演对剧本的内容、形式和进程进行把控;实践教学主体的学生像演员,是整个剧本的主角。学生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参与者和评价者,其投入程度和主体感觉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效果。要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一是坚持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二是坚持以学生实际思想为基础设计实践教学形式;三是将学生融入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第三,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创新原则。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工作卓有成效的保证,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都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顶岗支教学生亦生亦师的双重身份,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传统的说教、灌输等方式,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新颖形式,设计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崭新的体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渗透教育。

2.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第一,以课题研究促进顶岗支教学生教研能力发展。认识的形成是一个认知内化的过程,新知识必须与原有的知识同化才能融入原有认知体系中,新认知需要通过不同媒介才能被接受。寻找新媒介是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让顶岗支教学生参与社科课题的研究,使其科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其研究课题有深入认识,影响其思想认识,达到思政课教学目的。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设计“中小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引領”课题,让顶岗支教学生对所教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他们会以研究者的身份去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研究中,增强其理论认识、影响其思想水平。

对顶岗支教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选题。要求思政课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结合顶岗支教学生的思想特点,从社会热点、难点出发,让顶岗支教学生同样参与课题设计、申报、调研、结题等社科研究的全过程。只要教师认真引导、课题选择得当、评价体系完善,顶岗支教学生就会在调研中做到教研相长、提高思想认识。

第二,以主题讲座树立顶岗支教学生师德标杆。道德是做人基本,培养知荣辱、明是非、讲道德的大学生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顶岗支教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教学技能,更要加强大学生的师德教育。大学生通过顶岗支教的形式进行教育实习,是中学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实战演练,要言传身教。顶岗支教大学生除了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重要的是优秀的道德品质,这对所教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加之顶岗支教大学生与所教中小学生年龄相仿,沟通顺畅,其道德示范效应更大,急需对其融入规范的师德教育。

顶岗支教既是学生师德素养的场所,又是师德教育的阵地。结合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如对待教师职业、自身、学生、学生集体、家长、同事、领导、社会等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具体可通过师德讲座,为顶岗支教学生进行顶岗前师德培训,树立师德标杆。而后,指导学生在顶岗支教中践行师德修养,并在顶岗支教结束时,利用道德测评技术对学生师德进行评估并记录师德成绩,将师德教育贯穿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的过程。

第三,思想导师助力顶岗支教学生思想发展。思想导师制是河北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学部针对在校本科生启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的肯定。有辅导员认为,辅导员终日忙于学生日常管理和组织、指导各式各样学生活动,还要及时处理应急事件,是学校管理学生的桥梁;辅导员也有心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教育,但限于时间和精力,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且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职能无形中也使一部分同学不敢也不乐意向辅导员求助。学生遇到的一些思想困惑,又达不到需要心理咨询的程度,思想导师就在这时弥补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空缺。思想导师有点类似军队的政委,主要做战士(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思想导师针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顶岗支教的学生是准教师,他们以实习教师的身份步入社会,必将遇到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思想导师制同样也适合他们。当然,思想导师不可能和顶岗支教学生朝夕相处,但至少可以结合学生顶岗支教的思想发展阶段进行思想交流和座谈。根据多次巡回指导的经验,伴随顶岗支教的进程,至少在顶岗支教早期、中期、晚期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答疑解惑。思想导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同学在线答疑,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思想导师工作途径。但无论是面谈还是网络聊天,都要求思想导师对顶岗支教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生顶岗支教学校的特点,总结顶岗支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顶岗支教学生的思想路线,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是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热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在“钓鱼岛”事件中,进行理性爱国教育;在自然灾难发生时,进行爱心奉献教育等。实践教学形式更应丰富多彩,可以举办演讲赛、诗歌朗诵、实地考察、学生办刊办报等形式。

总之,只要学生喜欢的、关注的,都可以成为顶岗支教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思政课教师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寻找最佳契机。

三、构建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1.领导重视是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思政课教师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顶岗支教中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务处、学生处等各单位的协作。在职能分割明确的管理体制下,如果缺少学校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统筹安排,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必将流于形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根本基础。思政课教学教师是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力军,教师态度决定着实践教学是否能够落实。教师水平决定着顶岗支教的思政课顶岗支教实践教学的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保证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3.有效的激励制度是顶岗支教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顶岗支教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从课程的设计到实施,都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参与。参与顶岗支教学生巡回指导的教师被证明深受学生欢迎;然而,个别教师仅仅听评课或与学生座谈,不明确作为思政课教学实践的主要任务,欠缺积极性。激励不仅仅包括物质的激励,对于顶岗支教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构建目标激励、工作激励、精神激励等激励制度,让教师们有目标、有动力、有信心地参与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叶符明.学生思想辅导在顶岗实习环节中的探索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2]韩小敬.浅谈师范生顶岗支教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3]王志连,辛文斌.实习支教:在实践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35:46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17:3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49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3:44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4:1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