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窗户”在彼得·施塔姆作品《阿格尼丝》中的象征含义

2014-04-29 17:40张丽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7期

摘 要:彼得·施塔姆在《阿格尼丝》一作中用冷静悲凉的笔触,为读者架构起一幅现实与虚幻交错,糅杂沉默、冰冷、死亡、窗户种种意象的画卷,让读者即便在人物关系最贴近时,也能感到一种内在世界的陌生疏离感。

关键词:自我存在感;自我封闭;心门之窗

作者简介:张丽(1982-),女,威海人,助教,同济大学德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文学,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德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1

如同影子和镜面等象征词,“窗户”也是一个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频度较高的象征物。尤其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涌现的大量优秀作品中,“窗户”更是一个让学者无法摒弃和忽视的研究对象, 例如在恩斯特·霍夫曼小說《堂兄的角窗》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约瑟夫·封·艾辛多夫《预感与现实》中,主人公都是最先通过“窗户”构建于外界联系。“窗户”也因此被视为连接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媒介,打开“窗户”意味主人公对内心世界的释放及对外在事物的渴求,如爱情、自由、大自然等。

一、彼得·施塔姆及其作品《阿格尼丝》

彼得·施塔姆1963年生于瑞士,是战后第三代德语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语言朴实简练,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用词越是简单,笔下的世界就愈发真实清晰”(Je mehr die Sprache in den Hintergrund trete, umso realer würden die gezeichneten Bilder.)〔1〕。施塔姆长篇处女作《阿格尼丝》发表于1998年,采用第一人称和倒叙手法,讲述了一位客居美国芝加哥的瑞士专业书籍作家与一位物理学博士——美国女孩阿格尼丝之间悲伤的爱情故事。作品带有明显后现代主义风格,多处借用前人绘画及文学作品,以推动和暗示情节发展,如奥斯卡·科柯施卡绘画作品《杀人者,女人的希望》,这幅张贴于阿格尼丝房间内的戏剧海报,暗示其可能身亡的不幸结局(第25页,第1行)。

二、《阿格尼丝》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阿格尼丝是一位人际关系淡漠、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性。与父母关系冷淡,几乎没有异性或同性朋友。当两位主人公在芝加哥公共图书馆阅览大厅目光偶然相对时,阿格尼丝垂下头,以避免与“我”目光接触(第8页,1-3行)。 “我”初次到她家中做客,见到房间内到处都是盆花,然而这房间还是显得没有生命力,仿佛多年来没有人进来过(第24页, 15-16行)。她从不碰任何陌生的人,避免与他们接触(第40页,第8行)。即便是与“我”生活在一起后,也很少谈及自己的童年生活。“我”家楼下便利店售货员会让阿格尼丝恐惧(第7页, 8-9行),她不喜欢坐电梯, 因为人们脚下失去了地板,(第32页,第4行)。这些外在表现皆是源自阿格尼丝自身缺乏安全感。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才会促使其不断找寻和制造自身存在的外部依据,包括在录像带中记录下停车场管理员的影像和让“我”为两人的故事撰写小说。但之后“我”对她怀孕不肯负责的态度,孩子不幸流产,阿格尼丝发现“我”在电脑中偷偷存储的暗指其雪地自杀的结局,让她曾为个体存在所做的努力和挣扎皆以失败告终。

三、解读“窗户”在原作中的象征意义

“窗户”这一意象仅就小说第一章就浮现过四次。“我”住所摩天大楼落地窗,这个无法打开,让阿格尼丝害怕的窗户(第5页,第5行,第14行;第7页, 9-11行), 将“我”禁锢在封闭空间内。与浪漫主义时期截然相反的意象特征,投射出男主人公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的内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拒绝与外界交流的态度,不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在这座城市里“我”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也没有可以更亲近的人(第8页,21-21行),更让其在与阿格尼丝的爱情关系中始终有所保留,即便肉体无比接近,也无法破除“我”灵魂上的孤僻。面对阿格尼丝的不幸,“我”——无人空间内的冷漠旁观者,却不断从她的痛苦和悲伤中攫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即便偶尔良心发现,也会迅速被创作的欲望吞噬。

在两人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的第5章,就在共度一夜后,阿格尼丝在落地窗前,她打开了一旁的下翻窗,一只手塞进了窄窄的缝隙中。我们一道端详着这只手,如同被切断了一样在外面运动(第16页,8-9行),下翻窗的打开,一方面显示阿格尼丝对外在世界及美好事物的内在诉求,另一面也说明她曾试图打破“我”那扇封闭的心门之窗。而下翻窗与落地窗的位置及大小对比,则暗指阿格尼丝在两人关系中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正如第14章中,两人曾借由乔治·修拉油画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对自身生活角色予以定位,阿格尼丝将自己化身为那个被母亲牵着手,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白色寓意纯洁和无辜,被母亲牵着手,说明阿格尼丝将自身命运放到“我”的手中,而这也正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论

在彼得·施塔姆看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绝对无法与他人彻底心灵相溶。他笔下的人物总在徒劳地追寻幸福,哪怕偶尔拥有,也会因自身种种内心危机走向既定的宿命。作者深知,幸福是难以捉摸和短暂易逝的,正如“我”与阿格尼丝之间的爱情。

参考文献:

[1]http://de.wikipedia.org/wiki/Peter_Stamm

[2]Stamm, Peter (1998). 《Agnes》. (15. Auflage).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2009

[3]彼得·施塔姆. 《阿格尼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