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世界》的副标题“学者的罗曼史”暗示洛奇对圣杯传奇这一神话原型的应用。圣杯骑士们出于宗教动因历尽艰辛寻找圣杯,这种叙述模式恰好可以容纳一大批不同人物的漫长旅程,而且从当代文坛学者们在研讨会上戏剧化地表现文化生活中野心与情欲的张力中,洛奇发现了与圣杯传奇相类似的东西。《小世界》以圣杯传奇为叙事结构影射了当代西方学术界精神上的匮乏。他们匆匆忙忙穿梭于不同大陆的猎艳、寻奇,彻底粉碎了学术界神圣化的传说,指出当代世界的精神荒原。
关键词:《小世界》;圣杯;神话原型
作者简介:胡鹏(1988-),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教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1
《小世界:学者的罗曼司》模仿传奇文学,特别是杰西·韦斯顿的《从仪式到罗曼司》版本的圣杯传奇。她将世界各地到处开会的学者教授比作圆桌骑士,和中世纪的骑士一样踏上寻找圣杯---名利与女人的朝圣之旅。《小世界》的结构和内容均出自圣杯传奇,因此,本论文将对圣杯、 渔王、骑士柏西华尔、荒原一一讨论。
传统罗曼司的主题一般为追寻,包括冒险,探索,征服。杰西·韦斯顿的《从仪式到罗曼司》揭示了圣杯故事的仪式根源,圣杯指当年耶稣最后的晚餐所使用的杯子,耶稣尸体的埋葬者约瑟夫用此杯来收集他洒落在十字架上的血。耶稣复活后曾对约瑟夫说“见杯者得与主同在,享永恒的福,”因而圣杯具有一种永恒的魔力。圣杯传奇中,渔王触怒了上帝,受到上帝的惩罚,丧失了性功能,他的国家也颗粒无收,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找到圣杯问出正确的与其本质相关的问题,直到亚瑟时代,他的最纯洁的骑士波西瓦尔才完成了这一使命。
《小世界》中的“国王”亚瑟·金费瑟尔这个名字本身便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亚瑟暗指中世纪圣杯传奇中的亚瑟王,而金·费瑟尔又可译作渔王。在圣杯主题框架里的众多象征中,渔王可能是最抽象,最难解的谜题。圣杯守护者被长矛刺在大腿根部,可能是丧失了宗教信仰,或是与陌生人交手自卫时受伤。从此以后,城堡四周成了不毛之地,被称为荒原。只有等待圣杯骑士救国家于灾难之中。《小世界》中的亚瑟是国际文论界的无冕之王,是学术史上唯一一个在欧美同时兼任教授职务的人,国际文学理论协会的主席,而且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评委员会主席的评定者,集国王、渔王一体。他身居如此显赫的职位却全无王者风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像是个小丑,他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却统治着国际文学批评界,腐朽缺乏生机,急需一个骑士为其寻找圣杯以拯救荒芜的文论界。
与圣杯传奇中最相似的应该是柏斯·迈加里格尔。柏斯这个名字是圣杯骑士柏西瓦尔的简称,是杀死蛇发女怪美杜莎的英雄拍尔修斯的变体。拍尔修斯将屠害一方百姓的恶龙斩除,解救了被掠去的埃塞俄比亚的公主安德洛墨达6。这个神话与圣杯传奇在某种程度上同源,因为都是英雄解除咒语,杀死恶魔,拯救国家的情节。柏斯出身低微,来自利默瑞克农学院,信奉爱尔兰天主教。他对学术界不甚了解,是一位理想主义诗人。他和柏西瓦尔一样有着强烈的信念,追求自己心中的圣杯。爱情使他拥有无穷的力量,为追求安吉丽卡,足迹遍布各大陆,即使被安吉丽卡欺骗,他也像骑士一样勇往直前,毫不动摇。
围绕圣杯主题,洛奇借用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典故,除了乔叟,丁尼生的作品和一系列的不同版本的圣杯传奇之外,T.S.艾略特的荒原也同样重要。《小世界》从头至尾都有《荒原》的影子。小世界已经荒废,成为了一个情色大荒原。小说开篇首句“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2使充满希望的人们一下子感到失望至极。读者可以看到英雄的诞生,虽然“反英雄”可能是更恰当的一个称呼。在艾略特眼中,四月并不“甜蜜”而是“殘忍”,大地贫疮。这两首诗一首好似天真之歌,另一首犹如经验之歌。这是死者与活人的对话。他们虽然死了,但会说话、没被正式掩埋,不过谁都不愿意复活,只喜欢在冬天让积雪掩埋忘却一切,结束所有烦恼。这是现代诗人与中世纪诗人的对话,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学术界就像艾略特笔下的荒原,学者就像死去不愿复苏的人们。
在小说的末尾,洛奇有意安排珀斯这个以追逐爱情为主的人来打破学术坚冰,扮演圣杯神话中驱除魔咒的角色,用一个所有人茅塞顿开的问题,将已病入膏肓的学术界从荒芜与堕落之中拯救了出来。洛奇此举似乎想把珀斯拉回到圣杯神话的框架,还原他追求光荣与梦想的骑士形象,但让人疑虑的是,且不说一个学术问题能让一个领域天地顿开是否有点夸张。但从珀斯的提问的偶然性就是以使人怀疑洛奇的醉翁之意,洛奇篡改了传奇的安排,把驱魔咒交到了追求爱情的珀斯而不是那些追求学术成就的学者骑士的手中。《小世界》中的追寻是一种与萨特所说的自由选择相悖的情境,人类由于目标视野的限制,丧失了进行自由选择的条件,所以追寻所带来的荒诞随处可见。因此,人们对价值的确定性发生了怀疑。珀斯身上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又与传奇文学完美而浪漫的爱情结局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他的寻觅和失落象征着现实世界和追求目标之间永难相遇的悖论。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戴维·洛奇,罗贻荣译,小世界[M].重庆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