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自杀怎么处理
新浪网友小泥鳅:涉案贪官自杀就能一了百了吗?他犯过的罪,贪腐的钱怎么办?
如果是党员,即便当事人死亡,党组织仍然可以调查,无须撤案,仍然可以对其作出纪律处分,当事人死亡并不必然导致其免于追究党纪责任。实践中,也存在当事人死亡后被追究党纪责任的。2007年6月3日,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自杀身亡,后中央纪委决定并报经中央批准,开除宋平顺党籍。根据我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7条的规定,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开除其党籍;对于应当给予留党察看以下(含留党察看)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因已死亡不再移交司法。确认违纪所得的涉案款物、经济利益,应该予以收缴或者退赔。暂扣款物需按程序拍卖或其他方式处理后上缴国库。款物包括现金、有价证券、房产、金银珠宝、文物古玩、字画、家具、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如果判决前死亡则不能認定为有罪,需要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其财产属于贪污贿赂等违法所得,侦查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并且可以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将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案件的重要证据没有了,被调查人陈述无法获取,会使得案件查办难度加大。但是,对于官员在被调查期间自杀的,已经陈述了部分罪行的,或者其他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的,仍然可以认定。
劝人喝酒会担责吗
上海王先生:平时出去经常会有喝酒的应酬,劝酒是件平常事。但我在报纸看到被劝酒的人发生意外,劝酒的人最后被判赔。劝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难道要对所有被劝酒的人负责?
被劝酒的人出事,劝酒者被判赔偿并不是绝对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劝酒者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比如强迫性劝酒,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其次,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再次,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最后,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这几类是常见的被判赔的情况。但小编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规避被判赔,而是规避喝酒发生意外,比如量力而为、少劝人喝酒、喝酒不开车。
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深圳小何:我来到一家上市公司十个月,初期没有签订试用期合同,一直在试用,经过三次基础考核,最后转正考核没让过,一直拖着,我的个人季度业绩还是分公司第一,我就接受不了,所以提出辞职申请正在办理,我就想咨询下,这合法吗?我该不该告公司,能得到什么赔偿吗?
公司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你甚至可以要求9个月的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且第19条规定了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所以你可以先拿这些理由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的,申请劳动仲裁,还是不满意,可以起诉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