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的几种常见形式

2014-04-29 20:49赫荣鑫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月光曲人民大会堂曲子

赫荣鑫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善导的老师,总会重视导入的设计,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课堂结构,为进一步教学做铺垫。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一种渴望知识的强大动力,从而能够全神贯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例如在教学《动物过冬》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能把我们学过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背给大家听吗?”学生齐声回答:“能,”于是大家一起背诵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老师说:“青蛙为什么没有来画画?”这时同学们又说:“它在洞里睡着了。”老师:“小动物们都到雪地里画画,而小青蛙为什么要睡觉呢?”一句话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直观导入

直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时,为了避免说明文的枯燥、乏味,我先让学生观看人民大会堂的录像,霎时间,同学们被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吸引,对课文学习产生了极大兴趣。因此我认为说明文比较适于用直观导入。

三、情境导入

这是我最常用也是最喜欢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探究知识的氛围中。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你与父亲的故事好吗?”同学们畅所欲言。师:“看来大家都有一个疼爱你的父亲。如果这个疼爱你的父亲为了一个伟大的任务,永远地离开了你,你会怎样呢?”我认为这个情境创设的很好,既把学生引入了新的学习,还为课文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四、悬念导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结合教材,抓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学生会依据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求新知。精心设计的疑点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体的悬念不亚于兴奋剂。例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播放《月光曲》的录音,进而引导:同学们这首曲子好听吗?你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吗?他在谱写这首曲子时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光曲》这篇課文。

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远不止这几种,教师在教学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月光曲人民大会堂曲子
两会进行时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有风吹过
月光曲
吹曲子
月光曲
俞敏洪在人民大会堂讲话
“传说”与“传记”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