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北上”嬗变

2014-04-29 00:44马巍
综艺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麦兜港片香港电影

马巍

内地与香港的关系无疑是近期的热门话题之一。就电影而言,自2003年的CEPA协议签署之后,两地电影业的合作、合拍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北上”一时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主题。不过,最近两年的情况似乎有所改变。一方面是内地创作新人和各类中小制作在市场上的崛起。另一方面,随着武侠、警匪等港片“长项”陷入市场低谷,香港电影在类型、明星、技术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也被极大削弱。

然而,就此断言香港电影“北上”已到头却远非事实。实际的情况或许恰恰相反:相比前几年,两地电影界的合作方式似乎又有了新变化。这一点从最直接的产品形态中能够看到端倪——几年前的两地合拍片怎么看都更像港片,但如今很多双方深度合作的影片,其外在形态却几乎是标准的内地电影,“港味”很大程度上内在化了。

去年大获成功的《中国合伙人》是个典型例子:完全是内地题材,主演、幕后班底均以内地为主,但香港电影的成熟经验在作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却依然不可或缺。陈可辛无疑是当前融入内地最为成功的香港导演。今年国庆档,他又有一部《亲爱的》即将上映,依然是从题材到班底的全面内地化,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这样的影片现在越来越多,以即将开锣的十·一档为例,除了《亲爱的》,类似的电影还有《黄金时代》。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元老,许鞍华的这部新片虽有合拍之名,但台前幕后的内地化同样运转得炉火纯青,该片也是近来少数有可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的文艺型电影。

新形态的产品,意味着两地电影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然,也有选择合而不同者。例如香港动画的代表《麦兜》,虽然几年前曾凭借内地化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但其最近的两部电影版却选择了回归“港味”。不过时至今日,市场的水乳交融已是既成事实。今年10月1日,《麦兜》系列的最新电影《麦兜我和妈妈》将在内地和香港同步上映。當前看似保守的选择,谁又敢说不是面向长远的以退为进?

应该说,随着内地中小制作挑起大梁,香港电影对于华语电影市场的直接影响力确实是减弱了。相比以往,其在整个华语电影产业中的位置也似乎从主力变成了先锋。在电影圈高呼“娱乐至死”的当下,无论是《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的现实关注,还是《一代宗师》《黄金时代》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情回顾都显得是那么的难能可贵。在将卖座的重任交给内地新人之后,来自香港的大导演们倒是肩挑起了文化与现实的担子,以及为产业探索未知疆域的使命。

所以说,香港电影的“北上”仍在进行中。对于华语电影,香港依然不可或缺。

猜你喜欢
麦兜港片香港电影
老面孔成为港片最后防线?
麦兜这泰迪
麦兜我和我妈妈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港媒:贺岁港片怎么了?
重映影片能否再掀怀旧热潮?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简析韩国电影对港产电影的借鉴
单纯快乐的麦兜妈妈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