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少《雪豹》可以重来?

2014-04-29 00:44王正伦
综艺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李云龙雪豹卫国

王正伦

《雪豹》成为继《亮剑》之后,又一部被迅速翻拍的抗战剧。从《亮剑》(2005)到《亮剑:铁血军魂》(2011),时隔六年;而《雪豹》(2010)到《雪豹:坚强岁月》(2014),则缩短为4年,再次刷新了国产剧翻拍的速度。

与《亮剑》中李云龙草莽式的抗战英雄形象迥然不同,《雪豹》中的周卫国是一个十足的“高富帅”,出身中央军校以及德国军校,堪称精英式抗战。不同于《亮剑》中的建制式、规模化的抗战,《雪豹》“师夷长技”,将《亮剑》中日军的“特战队”元素进一步放大,从而开创了抗战剧的一个重要的亚类型。

其实,作为典型的强情节剧,抗戰剧成败的关键还在于个性人物的挖掘与塑造。《亮剑》、《雪豹》是重播率最高的两部抗战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和《雪豹》中的周卫国无意是当代荧屏抗战英雄谱系中的两大明星。这一切都为二者的翻拍创造了观众和市场基础。

或许,比不上《亮剑》原著的丰富性,但是,无论是周卫国从桀骜、冲动到成熟、隐忍的成长主题,周卫国、陈怡、张楚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周卫国、刘远、刘志辉三兄弟的道路选择,还是周卫国与竹下俊“既生瑜何生亮”的双雄对决,其间战争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错位和撕裂,都毋庸置疑地提供了诸多的叙事可能性和故事张力,兼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相对于原版《亮剑》的经典,《新亮剑》没能在改编及剧作上有明显突破,但投资、制作却远超于原作。但《雪豹:坚强岁月》在以所谓“特战队”取代兵团化抗战,从而将抗战简单化的同时,更是在投资、制作上投机取巧,愈发“偷工减料”。

《雪豹:坚强岁月》几乎将前作原样复制了一遍,而原版在剧作上的诸多缺憾,如周卫国成长各阶段之间的起承转合以及支线人物、线索的完整性缺失(比如江湖人物“刘三”的“召之即来呼之即去”,都像是编导技穷之后的应急)等等,不仅未做丝毫的修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新版中,由著名演员胡军饰演的“荣哥”(原版中这一角色与于震客串的“陈正伦”为同一人)的两次出场,更像是为了照顾卖片市场而做出的随意改动,甚至不顾牺牲故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尽管有原版的珠玉在前,以及众所周知的播出环境,此次《雪豹:坚强岁月》仍得以顺利挤进浙江、安徽等一线卫视。但在《勇敢的心》《我的特一营》的双重夹击之下,《雪豹:坚强岁月》却始终无法突出重围。除了制作粗糙、演员弱势(张若昀浮华表演缺少层次)之外,是否也暗示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抢钱模式已是强弩之末?

急于翻拍,似乎也喻示这一类型的剧集难以为继。

猜你喜欢
李云龙雪豹卫国
学界翘楚余卫国
雪豹
许卫国书法作品选
废旧手机“变”宝贝
有只雪豹叫迷糊
“雪豹”飞驰撼大地
雪豹这只猫
使用“李云龙” 上级要“亮剑”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矮个子的高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