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2014-04-29 19:02杨良栋申军国张翼飞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X线

杨良栋 申军国 张翼飞

【摘 要】目的:探讨肩关节MRI在制定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证实3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平片、MRI扫描,按照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对照手术结果比较X线平片、MRI扫描对肩锁关节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在本样本诊断中,X线平片诊断符合32例,误诊2例,漏诊4例;MRI扫描诊断符合36例,误诊1例,漏诊1例。结论:MRI能够显示肩锁关节脱位韧带损伤情况,为分型及指导治疗提供更为有利的证据。

【关键词】脱位;肩锁关节;Rockwood;X线;MRI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44-01

肩锁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肩部损伤,发生率约为肩部损伤的12%,占全身骨折脱位的4.4%-5.89%。目前一直存在手术疗法和保守治疗,临床资料发现保守治疗缺陷较多,固定时间长,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且有较高的退行性变几率[1]。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对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准确分级,但是根据临床评估进行正确分级很困难。MRI能够评估肩锁关节和喙锁韧带的损伤及其损伤程度,这在常规临床和平片检查中是比较困难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8岁;其中左侧26例,右侧12例。受伤原因:车祸18例,跌落伤20例。所有病患均接受X线平片、MRI扫描,并行手术治疗。

1.2影像学检查方法

X检查应该为前后位,向头侧打10°~15°的角度,同时或者采用完全相同的条件对双侧肩锁关节进行成像。肩锁关节间隙和喙锁距离增宽提示肩锁关节脱位。

MRI扫描病人仰卧,采用于平行于喙突和小结节连线的平面进行冠状图像的采集,这与肩锁关节和喙锁韧带的走行平面最接近。成像參数:视野145×145mm到150×150mm,矩阵353×512或256×512,层厚3.5mm。推荐平面的FSE质子加权像,另外还有矢状和横断质子密度加权像,

2 结果

肩锁关节间隙增宽32例,喙锁关节增宽28例;锁骨远端高于肩峰30例,其中Ⅱ型18例(高出少于锁骨厚度),Ⅲ型12例(高出大于锁骨厚度)。X线平片诊断符合32例,占84%;误诊2例,占5%漏诊4例,占11%。

MRI扫描显示肩锁韧带变细13例,韧带纤维束完全中断23例。喙锁韧带变细14例,韧带纤维束完全中断20例。MRI诊断符合36例,占94%;误诊1例,占3%;漏诊1例,占3%。

3 讨论

肩锁关节属于微动关节,由锁骨肩峰关节面端与肩峰关节面端组成,借助关节囊、肩锁韧带、三角肌、斜方肌附着部和喙锁韧带等连接。肩锁关节的稳定性靠韧带的限制而完成,肩锁关节脱位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当,往往遗留肩痛、肩峰撞击、再脱位等并发症,甚至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2]。因此,正确的分型及了解韧带损伤的情况对于指导治疗至关重要。由于X线平片检查不能够显示软组织、肩袖、韧带等组织损伤,另外拍片的条件、患者的体位、局部肌肉的挛缩程度不同等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3]。因此单纯凭借X线平片针对肩锁关节脱位分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正常肩锁关节间隙通常在1~3mm之间,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宽。男性肩锁关节间隙大于7mm,女性大于6mm是病理性的。喙锁距离正常为11-13mm,增大50%提示肩锁关节脱位,正常应力下可增宽1-3mm,受力后增加4mm者为肩锁关节不完全脱位,间隙增宽大于5mm时提示肩锁关节完全脱位[4]。

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组合方式及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韧带损伤MRI表现为韧带不同程度的增粗,但连续性存在,正常低信号内出现不规则高信号;韧带撕裂表现为韧带明显增粗,弥漫性高信号,行走异常,韧带连续性的中断[5]。因此MRI检查与传统的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肩锁关节脱位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肩锁关节脱位术前分型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3.

[2] MR imaging appearances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J).AJR Roentgenol. 2011 Oct;197(4):968-73.

[3] MRI versus radiography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J).AJR Am J Roentgenol. 2011 Oct;197(4):968-73.

[4] A stress MRI of the shoulder for evaluation of ligamentous stabilizers in acute and chronic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instabilities[J].J Magn Reson Imaging. 2013 Jun;37(6):1486-92.

[5] Antonio GE,Cho JH,Chung CB, et al.MR imaging appear-ance and classifi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injury(J).AJR,2003,180(4):1 103-1 110.

猜你喜欢
X线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X线下输卵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合并不孕症中的应用
X线和核磁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