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居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所需,教师职责所在。
【关键词】探究;优化;整合;创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学科。如果教师仅仅将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这势必会造成大“材”小用。相反,倘若教师能够调动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将得以更好的发挥。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辨证的关系、有规律的变化、巧妙的方法、广泛的应用等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因素,使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拓展创新空间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由此不难想到,一段精彩的知识导入将成为吸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关键。例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中求“总分、平均分的计算”的内容,教师讲授时通常预先在电子表格中列出一些已知的数据,像出算术题一样,然后用公式法或函数法给学生演示求出总分及平均分。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相对被动的,兴趣就更谈不上了。如果教师能够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出分析,再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得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上面所述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是中学生,活泼、好动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显著特征。要想让学生在这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领受到更为丰富的知识,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尤为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程度。因此,教师采用一种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表演个小节目(时间约5分钟),这样将整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点上,通过精彩的节目调动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再让全班同学分组给节目打分,最后将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打分后面临的统计这一问题导入进来。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主体的参与动机得到激发,更调动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为后面的教学演示作了充分的铺垫工作。因此,能否成功地引入课题,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效果。每节课都要力求采用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他们,合理的教学导入对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应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培养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认识计算机与程序》中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又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个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在讲到《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再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再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2.剪切或复制;3.打开目标文件夹;4.粘贴。将它与Word进行比较: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字块);2剪切或复制;3.将光标移动插入点;4.粘贴。当然也可直接用鼠标拖动法,两者非常类似。教师也可通过打开多种应用程序窗口,对菜单进行比较,发现通常情况下,"文件"和"编辑"菜单中的项目基本相似,所用的键盘命令也基本相同。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了相似性,为以后知识的迁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过程性评价,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既有新的挑战,又有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激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欲望,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三、整合学科,突破传统,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创新
创造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很多创造性人才决不是单打一的,而是跨学科的。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是单纯的线性思维,缺乏“发散式”思维和“跳跃式”思维的培养,这样就很难造就出创造性人才。事实上,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软硬件设备,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溶入一些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完全可行的。例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教学演示,教师可依据演示文稿所具备的“连贯性”特点选取小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由教师逐步演示指导,将故事的每一细节创造性地体现在一页页的幻灯片中。这里所说的创造性,不仅是对故事场景的创造性想象,同时还包括如何更富创造性的运用软件这一“工具”将作品完满的体现出来,最后完成一个整体的演示文稿作品。通过上面的课堂演示,整个教学效果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也就是说,教师不仅可以愉快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地整合历史知识,让他们在学习创作的乐趣中对知识做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样,学生便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其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综合性教学,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适当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有选择性的进行学科综合,还是非常必要的。
四、优化教学方法,放手探索,培养创新意思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学信息技术课重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地动脑动手操作,才能获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同时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谈到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实践,部分教师强调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上,如程序算法、程序语言、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等等。这种教学方法是初浅的,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去探究实践。因此,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实践操作内容,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进行相对充分而周密的编排,为学生营造出一片适于他们探索、想象、创造,发挥其个人潜力的自由空间。这样,学生便可在明确目标的引领下,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完成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当然,要想让学生在这有限的课堂实践中,综合能力得到更充分地发展,还需要每位教育者深入地探究和实践。这也必将成为学生主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全面、快速提高的关键。
综上所述,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采用啟发式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