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暴力的心理成因机制探析

2014-04-29 00:44辛永林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意志情绪

摘 要: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了引发中学校园暴力的认知、情绪和意志三方面的心理成因,以期对科学预防校园暴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校园暴力;情绪;意志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校园暴力是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等)内外的,导致师生身体和心理伤害、造成师生财产和名誉受损、破坏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言语和行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这就意味着这个时期的学生会遇到许多压力、矛盾和危机。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增加了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难度。要有效防范校园暴力,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心理机制。

一、认知偏差:中学校园暴力的认知成因

认知活动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人通过认知活动习得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特定家风家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等,实现人的社会化,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形成理性思维,学会与人交往相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通过文化人培养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每个人对人、对事的积极态度和行为习惯。如“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从不同角度教导人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这一过程使人改善认知结构、培养理性思维、提升品德修养,逐步形成考虑周全、宽容大度、周济贫寒、广行方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优秀品质。期间如果受到错误观念、不合理信念、非理性思维的误导,出现认知偏差,容易诱发暴力行为。

1.错误观念

中学生如果受到“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冤冤相报”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内心难得阳光明朗,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幻想和实验报复的内容,易出现报复性校园暴力。

2.不合理信念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ABC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不是外界事件本身(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B),B是真正导致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不合理信念。中学生如果在交往中形成“以偏概全”“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就容易导致攻击行为。例如,“小W”同学违纪犯错,正常人会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并非十全十美,就能原谅他的违纪犯错,而“以偏概全”者往往拿一件事评价一个人,认为“小W”一无是处、罪不可赦,便用异样的目光敌视“小W”。“绝对化要求”者在学习生活中违背“黄金法则”,认为“大家对你好,你必须对我好,或者你应该要对我好”,否则便采取言语性暴力或者肢体性暴力来攻击他人。案例“遭殴打留遗书嘉峪关高三学生从15楼跳下”表明,“糟糕至极”者如果当众受辱,则认为尊严扫地,寻死觅活,出现自残甚至是自杀。

3.非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表现为用“非白即黑”“不对即错”“不好即坏”等方式来思考和解释生活中的事情,用“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事件进行分类,也表现为容易冲动、任性、鲁莽、武断等随心所欲的情绪化暴力。个别中学生在交往特别是异性交往中,合得来时爱得死去活来、形影不离,合不来时则恨得咬牙切齿、水火不容,甚至采取极端暴力行为了结关系。

二、情绪失控:中学校园暴力的情绪成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周围的人、事、物等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则引起积极的情绪,否则引起消极的情绪。消极情绪状态下,人看问题容易悲观,懒于追求,但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引起中学校园暴力的情绪除消极激情之外,还有相对持久的叛逆心理、嫉妒心理、攀比心理、侥幸心理、报复心理等情绪。

1.消极激情

人的情绪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称之为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引发校园暴力行为的情绪主要是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消极情绪,当一个人的需要特别是不合理需要不能满足时,最初人就会表现出不满。如果他人同样以消极情绪信号予以反馈,则诱发生气、发怒、大怒、暴怒等强度逐步升级的愤怒情绪,表现为虎视眈眈、痛心疾首,甚至演化为肢体性暴力。

2.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中学生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老师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其实质是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表现为与家长、老师斗气、敌对,甚至器械性暴力,导致家长、老师受伤或丧命。

3.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的处事情绪态度。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当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时,认为“可能、也许、估计”不被人发现,心存侥幸,制造麻烦,找熟悉的朋友或社会闲散人员欺凌侮辱他人。

4.报复心理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以攻击的方式对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报复。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具有轻微报复心理者,可能会损坏被报复者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物品。具有严重报复心理者,会准备刀具、强酸、酒精、汽油等,伺機报仇,实施暴力,暗害他人,诱发严重的刑事犯罪。

5.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人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理论,“比”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对于中学生而言,“比”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看比什么,怎么比。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一般来说,中学生攀比的内容更多地指向表面、外在、物质和即时的东西,如从比吃、穿、用到比交友。如果争风吃醋,盲目攀比,结果可想而知。

6.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荣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较浅的嫉妒心理往往深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他人察觉。较深的嫉妒心理已由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讽刺、疏远嫉妒对象,严重的还会攻击、造谣中伤他人,目的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非常强烈的嫉妒心理已经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表现为猖狂进攻、杀人或自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意志薄弱:中学校园暴力的意志成因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叫意志行动。人的一生困难和挫折被喻为“不请自到的常客。”一个成熟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虎头蛇尾和执拗,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分析发现,如果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比较薄弱,在困难、挫折、委屈、冤枉时不能控制言行,倾向于要么对问题和困难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单凭经验和想象主观臆断的“武断从事”;要么遇事不能抓住机会采取果断决定,而是瞎碰、鲁莽、草率的“鲁莽草率”;要么表面上看似乎具有坚持性,其实是不因外在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适应环境,而是一味钻牛角尖,不放过别人的失误和过失的“执拗”;要么不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也不管是否有利于达成目的,而是只凭兴趣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任性”等,这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导致校园暴力的心理成因包括认知偏差、情绪失控和意志薄弱等三个主要方面。如下图所示:

中学校园暴力心理成因机制示意图

要做到科学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教育管理者还需要深入研究诱发中学校园暴力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危险因素。第一,家庭教育要防止问题家庭容易“造就”问题儿童,必须让家庭切实履行在青少年成长中的责任,减少失和、失教、失德、失才家庭的数量。第二,学校教育要发挥在“三教一体”教育体制构建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中小学寄宿制办学的背景下,切实加强对家长的培训与引导,搭建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开展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亲子教育活动,拉近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同时,学校应该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把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养成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心态阳光、品德高尚的新一代。第三,社会教育要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多一些正面教育,少一些暴力渲染,不断净化网络和荧屏中的色情、血腥和暴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多地宣传同龄人中的模范榜样,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會舆论氛围,为真正培育年轻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辛永林.国内校园暴力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问题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113-115.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07:70,252.

[3]王建辉.遭殴打留遗书嘉峪关高三学生从15楼跳下[N].西部商报,2012-03-18.

附: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校园暴力的心理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GSG148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意志情绪
动物的“自由意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情绪认同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