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2014-04-29 02:15:31辛泊平
文学界·原创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汉娜奥利弗罪恶

辛泊平

《神秘河》:错位的人生与错位的惩罚

我要说,由伊斯特伍德执导、改编自丹尼斯·莱尼的同名畅销小说的电影《神秘河》绝对是一部可以流传的电影,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因为,它的尖锐,它的疼痛,它的深度,以及无限阐释的可能性。

这是一部关于犯罪的电影。故事从犯罪开始,到犯罪结束。而且,让人窒息的是,犯罪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它黑暗阴冷,而且,黑暗到底,阴冷到底。没有我们想象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没有我们期待的那样坏人最终落马的因果报应。它一意孤行,罪恶到底。挑战我们的善恶判断,挑战我们信奉的道德伦理。

三个在街头玩耍的小男孩,几米、西恩和大卫,他们原本是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大卫被绑架并遭受了性侵犯,几米和西恩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好朋友被拉上汽车,他们无能为力。一个偶然事件,三个小伙伴的童年结束,他们的人生被改写。

多年以后,几米的女儿被杀害,作为警察的西恩负责调查此案,而大卫,却成了几米怀疑的对象。故事開始扭曲,大卫的妻子也怀疑大卫的异常举动,并把这一切都告诉了几米。一个偶然,一个巧合,三个昔日的朋友再次被连在了一起。而命运,似乎总是超越我们的想象。大卫被几米私自杀死,并扔进了神秘河。而此时,西恩也查出了真正的凶手。然而,一切都已无法改写,错位的审判和迟到的真相大白,都随着大卫的死亡进入了神秘河。

故事的最后,当游行的队伍出现在大街上,几米在妻子的劝说下风光地走出内心的愧疚,也走出自己的房子,大卫的妻子和孩子却惶惶不安,而站在人群中的西恩则是举起手,对着几米做射击状。我知道,另一个故事已经开始,但最终是否罪恶得到审判、正义得到伸张,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他们的友谊已经荡然无存。

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家庭的电影,有什么样的女人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几米的妻子支持丈夫,即使是黑社会的行为,所以,几米得到了世俗的认可和成功;西恩的妻子不喜欢丈夫的工作,所以,西恩痛苦万分;大卫的妻子怀疑丈夫,最终,大卫死在了神秘河。世俗的对应,牵强,但自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这种自圆其说也印证了电影的多义性。

但我还是看重其中的友谊线索。是的,友谊。在宗法制格局日益衰落的背景下,人们讲合作,人们谈友谊。谁都知道友谊的重要性,但友谊太脆弱,它甚至抵不过一次偶然的怀疑,和一次偶然的事件。怀疑是友谊最大的敌人。所以,我们赞颂忠诚。在影片中,三个朋友从来没有敞开过心扉,这是日后悲剧的根源。尤其是大卫受侵犯后的自闭,更加重了这种隔阂。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它是我们共有的秘密,每个人都有责任。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它让人对友谊的不堪一击而伤感,它让我们对正义与惩诫的错位而难过。我们相信法律,但在有人践踏正义的时候,法律往往不在场。相对于那种惩恶扬善的侠客行为,法律的制裁常常是苍白无力。我们会想,如果伤害大卫的那些家伙被绳之以法,如果大卫的朋友们知道大卫遭遇了什么,恐怕一切都会不同。然而,现实就是在错位之中构建了人生的荣辱与灵魂的是非。

一个人死了,无声无息,一个罪人逍遥法外,同样是波澜不惊。而这并非只是故事和杜撰,它就隐藏在时光的皱褶里,随时随地冒出来,让你猝不及防,让你黯然神伤。看《神秘河》,看西恩·潘演绎的“恶人”,看蒂姆·罗宾斯诠释的“受难者”,想人世里被遮蔽的往事,想灵魂中四处奔突的善恶,也算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朗读者》:我们该如何对待先辈的罪恶?

《朗读者》是我一直想写点什么、可又不知从何处入手的电影。这部根据本哈德·施林克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有大尺度的激情镜头,有深度的人性思考,更有纵深的历史反思,获奖是情理之中的事。电影改编自本哈德·施林克的最为轰动的代表作《朗读者》。这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并被翻译成三十九种语言文字在全球广泛流传,中文版也已经由译林出版社于二○○六年出版。看电影之前,我已经阅读了原著,同样是长久地发呆和沉默。我只是一遍遍给朋友们推荐———读一读《朗读者》吧。

电影和小说的主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出入,少年麦克·伯格和少妇汉娜·施密芝的爱情是一切故事的切入点,然后是若干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演绎了生命与灵魂、个体与群体的秘密审判和历史反思。汉娜喜欢朗读,和麦克热恋的日子,除了疯狂地做爱,就是让麦克为她朗读文学作品。直到有一天,她因为公司要给她升职而悄然离去。然后,就是法庭上的再次相遇,此时,麦克已经是学习法律的大学生,而汉娜,却是站在被告席上的纳粹分子。故事进入了高潮,不是情节,更不是欲望,而是抽打所有人良知的历史审判与人性反思。

汉娜的罪行是因为她曾经在集中营做过看守,并在一起火灾中,眼睁睁看着几百个犹太人葬身教堂,却没有打开教堂的大门。而她的理由仅仅是没有命令,害怕那些所谓的囚犯出来闹事。在常人眼里,这是令人发指的罪行。因为,她对生命的冷漠挑战了我们的底线。在这一点上,我们和麦克感同身受,我们无法想象,表面上美丽、善良、热情、为书中人物流泪的汉娜,竟然是那样的残酷无情。在情感上,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然而,换一个立场,当我们也站在汉娜的立场上回顾那段历史,我们或许也会陷入一种尴尬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是责任,一方面是生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确实考验一个人的道德与本性。

可能有人会说,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没有意义,生命无价。所以,汉娜注定是一个恶人。是的,在一切都尘埃落定的今天,我们当然可以这样说,当然可以站在道德法庭上对历史作出宣判。然而,我们是否真的就那样无辜和干净,是否真的可以那样义正词严地让他人忏悔,这是一个问题。《圣经》上有这样的故事,一群人把一个通奸的女人拉到耶稣身边,让耶稣裁决她的命运,耶稣只是说,如果你们当中有谁没有犯过罪,就可以用石头把女人砸死,结果,所有的人都默默地离开了。这是一个传说,也是一个关于罪恶与审判的隐喻。罪恶的存在,绝不是某一个人的罪恶,它是许多人参与的结果。对于历史上的罪恶,每个人都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无辜。所以,才有了更为深沉的追问,谁是最终的审判者?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可能没有直接参与杀人,但我们的冷漠和懦弱却间接地鼓励了暴行,这就是犹太学者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者之恶”。文革结束之后,我们出现了伤痕文学,出现了反思文学,我们集体控诉那个漠视良知、践踏伦理的时代,但是,就是缺少忏悔,像巴金老人那样真诚的忏悔。在电影中,面对汉娜,许多年轻人都觉得她该杀,可以理解的情感,但同时也是肤浅的判决。面对历史上的灾难,如果仅仅从这个层面处理,那么,历史的罪恶永远不会被彻底根除,它还在某个时间卷土重来。

到这里,就涉及了故事另一个维度。它是留给后人的,它让我们从历史中认识我们的父辈,也让我们在一点点接近历史的同时认识自己。我们可以给我们的父辈定罪,从我们的立场,但我们也必须把自己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在他们的立场上审视曾经的过往。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更为完整的历史体验和当下的判断。我们无法要求先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但可以分析他所作所为的动机与执行的土壤。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历史的态度。只有如此,我们才会从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认识罪恶产生的根源以及它运行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从根源上提防罪恶的萌芽和泛滥。人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我们的先辈,完成了属于他们的历史,无论是荣耀还是耻辱,我们都必须“继承”,并在继承的同时重新审视,重新思考,重新判断,并藉此修正我们自己,这是道,是规律。

电影的另一个看点,是汉娜一直刻意掩饰她不会阅读的事实。这一条线索更为隐秘。在审判面前,汉娜宁可被判终身监禁也不愿承认她不识字的事实,它和诚实无关,而是为了爱情,为了尊严,为了灵魂深处的不可知。仅仅从这个角度入手,也可以触发更多的灵魂记忆,可以引发无限的想象。我且把它放进我的心灵文档,以期日后的再次相逢。

《林肯》:责难与荣耀同在的自由之路

自由,平等,公正,应该是人类普世价值中的基本元素,它们是支撑人类共同体健康存在的基础。在哲人心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唐帕内拉的“太阳城”是我们灵魂的归宿,我们藉此获得永恒。然而,自由之论注定坎坷,正义之旅注定艰难。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有摩西为了自由出埃及的传说,有甘地为了平等非暴力的抗争,还有更多为了一种这种信念的前仆后继和流血牺牲。“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是人类的大同。可以这样说,人类的历史,弥漫着罪恶的血腥,也洋溢着伟大的冒险。

按照我们的理解,自由与正义,必定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所以,我们才会喜欢那种银幕上的排山倒海式的阵势,才会习惯那种血肉横飞的场面。推翻所谓的旧世界,砸碎所谓的旧铁链,才能迎来新社会,才能拥有新人生。这种逻辑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推翻之前,我们是否有一个新的蓝图,砸碎之后,我们是否有一个可行的措施。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主义,而是关键。

看《林肯》,我看到了先行者的如履薄冰和筚路蓝缕。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林肯,他没有开国元勋华盛顿气吞山河的豪气,缺少后代总统身上的咄咄逼人的霸气和明星范。但他身上蕴含的力量,跟哪一个比都毫不逊色。这源于他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类文明的执著追求。在电影中,斯皮尔伯格并没有聚焦炮火连天的前方战场,而是把目光投注到了后方的沖突。以林肯为代表的集团与既得利益者之间的矛盾,是一场文明与罪恶的交锋,它不流血,但比流血更残酷;它不诉诸武力,但比武力更具危险性。它关乎人类的进步,关于生命的尊严。作为人类文明的捍卫者,影片里的林肯并不是我们观念中上帝和完人,他有弱点,也有缺点,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作为丈夫,他缺乏耐心和包容,作为父亲,他显得自私和懦弱。然而,这一切,都掩盖不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和人性光辉。无论是荣耀还是责难,那些都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忍受我们将应忍受的,担当我们应该担当的”(林肯)。是的,为了实现人与人生而俱来的自由和平等,他可以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向那些政客,也向那些反对者。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林肯做出了让步,但他的妥协不夹杂个人的利益,而是政治上的手段和智慧,彰显的是他不放弃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力量。

由此,我想到了许多。理想之所以美好,在于它的距离。正如电影中林肯所言“我们能够决定我们的出生吗?我们能够决定它能生逢其时吗?”是的,这两点我们都无法保证,但可以保证理想的存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这似乎都是常识。普通者的理想,多是涉及自身,所以,如果普通人为了理想而不择手段的话,那就是道德问题。而那些关乎人类和时代走向和命运的大人物,道德似乎就失去了普遍的意义。面对更大的不公正,面对更大的黑暗,我们理解那种操作上的不公正,原谅那种实施中的小手段。说到底,并不是我们无视原则,而是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我们只在在通往自由和平等的道路一路前行,一路逼近。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林肯那高大、瘦削,又略显佝偻、滞重的背影。有时,他是那样无助,有时,他又是那样有力。像救世主一样,他似乎背负着整个人类的命运与救赎。它是一个隐喻,也是一个明证。如果说,自由与公正之路上,需要殉道者,那么,林肯是;如果说,人类文明需要盗火者,那么,林肯也是。他身上背负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需要承担的所有的责难与尊严,诋毁与荣耀,“他成了时代的一部分”。

《阳光小美女》:一辆巴士承载的希望与幸福

我一直认为,那个关于“你幸福吗?”的追问,是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伪命题。正如莫言所说,幸福不幸福是极其个人化的事情,按照世俗的观点,我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是幸福的事,可我的内心不自由,怎么能说是幸福?莫言的回答是聪明的,他没有正面解释回答提问者,而是从侧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实现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幸福的指标绝非这么简单。你年收入几百万,你拥有宝马香车,拥有别墅美女,这难道是幸福?而美国人梭罗没有这些,只有一间自己在瓦尔登湖畔搭建的小木屋,难道他就不幸福?如果这样反驳下去,恐怕没有结束。借用柏拉图谈论美时的言说方式,我也想说,幸福是难的。

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瞬间的感受和体验,是生命与灵魂的最大限度的重叠与绽放。美国电影《阳光小美女》表现的就是这种理解。影星施瓦辛格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类人,成功者和失败者,而他瞧不起失败者。这是一种极为偏执的看法。按照这种逻辑,只有成功者才能享受生命的幸福,而失败者则失去了感受幸福的权利。然而,生命是复杂的,体验则更为隐秘和自由。在电影里,一家人似乎没有一个成功者,爷爷有病;爸爸给人家讲成功学,而他自己的书却无法出版,更无法改变他局促的生存状况;母亲失落,抽烟;舅舅研究普鲁斯特,但却不被认可,于是精神抑郁,险些自杀;哥哥想报考飞行员,但最后却发现自己是色盲,梦想永远破灭;作为主角的小女孩奥利弗想参加阳光小美女的评选,却又长出了小女孩少有的大肚子……

一家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他们离成功的距离有多么遥远,可想而知。然而,小奥利弗却心怀憧憬,永不放弃。在她的感召下,一家人开着一辆离合器失灵的黄色巴士出发了。一路上,波折不断,惊险不断,甚至爷爷在中途死亡。然而,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要完成一件事情,那是是奥利弗的梦想实现,也是全家人热情的重新点燃。他们从医院偷出了爷爷的尸体,朝着心中的方向前进。最终,小奥利弗站在了舞台中央,但却因舞蹈的“格调”问题被取消了资格。然而,就在这时,那些失败者们有了让人感动的尊重的坚持。为了奥利弗的尊严和梦想,一家人冲上舞台,和奥利弗一起完成了她生命中第一次为了梦想的表演。最后,他们在寥寥的掌声和更多的嘘声中离开了那个高度表演化的现场,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失落而绝望,而是带着满足和喜悦重新踏上了那辆黄色巴士。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自身的价值不需要那些外在的鲜花和掌声,而是生命的执著与内心的澄明。

是的,奥利弗失败了。但那是程式化评判标准的结果,它有统一的标准,却缺乏生命的温度。对于生命而言,进入程式化并不是成功的惟一途径,生命自有它深沉的内涵和辽阔的外延。可以这样说,这一次有目标的旅程,让这一家人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生活,也开始重新思考他们的人生。演出不是结束,而是崭新的开始。放弃世俗的成功法则,他们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在那片天空下,是爷爷对奥利弗的鼓励,是奥利弗的坚持,是全家人为了捍卫家庭尊严的努力,是全家人心境趋于纯净的过程,是所有人寻找自我的开始。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里面传递出来的脉脉温情,以及超越世俗法则的生命关怀。你可以不美,但我们可以完善自己,你可以不成功,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它。世界的核心地带不是物化的空间,而应该是充满关怀与感动的灵魂花园。在那里,生命不需要人为的附加值,生命本身便是美好的存在,便是最高意义上的价值。

《艺术家》:媚俗与坚守

默片《艺术家》获得了二○一二年奥斯卡奖,似乎是爆了个大冷门,然而,当我们进入那个黑白的无声世界时,却发现不论是故事还是演员的表演,得这个奖都是实至名归。故事似乎很简单,无非是以爱情的力量和艺术发展向昔日的影人致敬。然而,故事背后的東西,却耐人寻味。除去向好莱坞致敬的价值判断,我最感兴趣的其实还是电影传递出来的对艺术与时代关系的思索。

按照一般逻辑,艺术是时代的艺术,艺术应该为时代服务。然而,当我们站在人的立场上而非时代的角度上看,就会发现其中的谬误。时代是无情的,它只会按照它机械的步伐向前飞奔,它不会关注品味,更不会照顾个性,它需要的是品味的趋同,是个性的服从。

不管你以前有多风光,如果你不按照它的规则出牌,同样会被像扔旧鞋子一样扔出去,你的清高,你的自尊,都不会为你换来一件漂亮的衣服和一杯酒。时间它眼中无人。然而,时代又是人的时代,时代的车轮是人推动的。可是,遗憾的是,决定这架笨重的机车方向的,不是艺术家,而是那些在政治家的演说中迷失自我的大众。他们简单而热情,盲目而疯狂,会为一句空头的许诺而流泪,会为一声虚无的口号而热血沸腾。可以这样说,大众不需要深刻,它需要清晰,不需要艺术,而需要娱乐。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无能为力,他们只能看着自己梦想的艺术连同他昔日的荣光,被大众推动的机车碾得粉碎。正如影片中的主人公所说的“我被淘汰了,没有人愿意听我说的话。”在大众狂欢的时代,那些纯粹的艺术家只能是被废黜的君王,落落寡欢也好,借酒浇愁也罢,只能是掩埋在角落里的影子。

既然时代不属于艺术家,那么艺术家必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而那个世界不是虚拟的天堂,依然是人本身。因为,艺术是人的艺术,艺术的终极目的是表达人的生命、唤醒人的灵魂,而非厌弃与逃离。也只有人才能体悟人的才情,只有人才能尊重人的创造。对于生命和灵魂的理解与关爱,最终还是人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时代或者说广义上的时间,对此没有责任,它只是冷眼旁观者。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事实。然而,也正是这种彻骨的绝望,可以产生一种现实的力量,把人从冰冷的时间里拎出来,去感触人的眼神和肌肤,人的呼吸与温度。

所以说,对于艺术,与时俱进是可怕的咒语。在时代推崇的秩序里,一切都必须合乎它的节拍,否则,就是离经叛道,就会被讥讽和讨伐。所以,梵·高在今天依然会穷困潦倒,卡夫卡在今天依然会默默无名,因为,他们的作品拒绝大众,自然,大众也会对他们漠然视之。这是一个悖论,时间之下,一切都有可能,但这种可能不是必然,而是偶然。盲从于意识形态的大众会毁灭艺术家理想中的艺术。那些紧跟时代潮流的艺术是可疑的,因为,它可能是艺术家违背自己艺术良知的作品,是意识形态对人的诱杀。从这个层面上讲,昆德拉提醒人们不要“媚俗”,哈罗德·布鲁姆提醒人们读书时摒弃那些意识形态的陈词滥调,都是具有前瞻性的洞见。

猜你喜欢
汉娜奥利弗罪恶
奥利弗与其他鸵鸟
大象奥利弗
“雾都孤儿”奇遇记
罪恶
汉娜的惊喜
学生天地(2019年3期)2019-03-05 08:21:32
罪恶赎金
电影(2015年5期)2015-11-29 07:37:59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01:06:28
《罪恶赎金》
电影故事(2015年26期)2015-02-27 09:02:38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读者(2014年22期)2014-12-24 02:49:20
罪恶的官商“二人转”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