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2014-04-29 19:32吕曼瑶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0期
关键词:拉奥孔美学特征莱辛

吕曼瑶

摘 要:《拉奥孔》以细致的分析和生动的例证对诗与画的区别和联系款款而谈,用极具生命力的流动的美学观念否定着具有压抑逃避色彩的“静穆”理想,在诗画之争的激战姿态中突出诗的优越性,体现出追求真实、追求个性的主体性价值取向。观点态度激烈鲜明而言辞论述温顺谨慎,使得《拉奥孔》一书散发出“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光芒。

关键词:莱辛;《拉奥孔》;诗与画;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1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本是《世说新语·容止》中对嵇康“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健”的称赞,在这里我用以概括莱辛著名美学著作《拉奥孔》的美学特征,正如歌德所说的:“我们必须回到青年时代,才能体会到《拉奥孔》对我们的影响。这部著作把我们从一种幽暗的静观境界中拖出来,拖到爽朗自由的思想境界。”

作为一部美学名著,《拉奥孔》不像一般理论著作那样只是将既定的结论告诉读者,而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将一篇篇小论文有次序性地呈现出来,让读者看到他活生生的正在进行的思想,就如树上的果子在春日里渐渐成熟。随着莱辛这种不甚严密、随性自由的写法,我们便渐渐进入《拉奥孔》爽朗清举的精神世界。

《拉奥孔》的内容主题十分鲜明,它以“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哀号”这个问题为发端,通过对古希腊拉奥孔雕塑群像和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著名史诗《伊尼特》的比较分析,全面地探讨了诗(指一般文学)与画(特别指造型艺术)各自的创作要求和表现规律,并划定诗与画的界限,击破传统的诗画一致说。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方面的分别,画描绘的对象是静态的物体,诗叙述的则是连续的动作,因此画在题材的选择上只能牺牲真实的表情来成全美,诗却可以广阔地选择美的、丑的、可嫌厌的题材;二是画中的颜色和线条是在空间并列铺在一个平面上的,用“自然的符号”,诗的语言却是按时间顺序沿一条直线发展,用“人为的符号”;三是在接受层面,读者通过视觉感官直接接受画所描绘的物体,却更多的通过想象和记忆来把握诗的语言所叙述的动作情节。总的来说,便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分别。

但是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看,《拉奥孔》远不止论证诗与画的区别这么简单,我们可以看到,《拉奥孔》虽是诗画并列,却更多着墨于诗的研究,它的一切论点都在说明诗的优越性。纵向比较,我们会发现莱辛认为的所有诗的优越性都得力于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具有生命力的流动的美学特征。莱辛认为,在美与丑的题材选择方面,美是画的最高法律,所以拉奥孔群雕不能展现出人物真实的表情——那因痛苦而扭曲的丑的线条,但是丑呈现在诗里是流动的,它在诗里可以幻化成可笑性與可怖性相混合的情感来供我们娱乐,丑在前后语境的流动中便被冲淡,反而变成另一种喜剧意义上的美。另外,诗作为时间艺术,叙述表达时在时间的先后承续中呈现出一种完整性和动态性,这种用语言表达的动作情节不仅可以在调动接受者的想象力和“逼真的幻觉”基础上综合调动接受者的其他感官,还可以将典型和个性充分展现 。而莱辛在划定诗画界限的同时,还辩证地提出诗画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这些方法更是与流动性美学息息相关。莱辛认为,画要通过物体暗示动作情节(蕴有诗)时,就要选择最具有包孕性的时刻,即事势已成而事迹未著、事态已经具备而事变正待发生 的一顷刻,这样就给接受者的想象插上了翅膀,飞向故事高潮的前因后果。而诗要通过动作描绘物体(蕴有画)时,只能通过化静为动、从美的效果暗示美和化美为媚三种方式来实现,就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般将美从抽象化为具象和动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拉奥孔》中莱辛认为诗与画交互影响的美,是通过静中流动(画的包孕性时刻)和化静为动(诗的抽象到具象)最终完成的,要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合境界,生命的流动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莱辛在观点态度激烈鲜明的同时,细致地对古希腊雕像艺术和史诗语言进行分析和考察,论述有理有据,温顺而谨慎,在辩证地思考诗画动静关系同时突出了流动美学的重要性,正是《拉奥孔》一书“萧萧肃肃”的特征体现。

总的来说,虽然由于时代和个人艺术实践的局限,莱辛对诗与画的界限划分过分绝对,而且人为地夸大了画的局限,彰显了诗的优越性,但是它在文学史以及美学史上闪烁的熠熠光辉却是永远都无法被掩盖的。“静穆的光辉”看似伟大,但生活是流动的,生命是变化的,固定的画面与僵死的观念无论看起来如何伟大而高贵,在莱辛心目中,都未免胶柱鼓瑟、凿枘圆方。 他以细致的分析和生动的例证对诗与画的区别和联系款款而谈,用流动的美学观念否定着具有压抑逃避色彩的“静穆”理想,在诗画之争的激战姿态中突出诗的优越性,体现出追求真实、追求个性的主体性价值取向,使得《拉奥孔》一书散发出“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光芒。

注释:

[1]歌德:《诗与真》,冯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3页。

[2]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3]钱钟书:《读拉奥孔》,《文学评论》,1962年05期。

[4]张辉:《莱辛《拉奥孔》中的荷马史诗》,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01期。

猜你喜欢
拉奥孔美学特征莱辛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以拉奥孔雕塑的分析
诗与画的异同——《拉奥孔》评析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探讨藏族民间舞的美学特征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凉山彝族雕刻艺术的结构骨架之美
论群雕《拉奥孔》的审美意涵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