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04-29 19:15:35于少波
时代金融 2014年21期
关键词:支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稳定。但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导致农业薄弱,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国家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财政政策。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对我国“三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含义

财政支农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手段。而财政支农政策就是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各级财政在农业、畜牧、水產、林业、水利等农业领域的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

1.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数量虽在不断增加,但在财政总支出中,用在三农方面所占的支出比重却相对下降。资金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由于财力方面原因,有些乡镇财力相对薄弱,资金相对紧张,导致财政支农投入严重不足,很难改变维持“吃饭财政”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但在财政支出比重中,财政支农支出基本只是维持在8%左右,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高,增长缓慢。

2.财政支农结构失衡。尽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支农结构总体仍不合理,在各项农业支出中,用于农业生产的支出低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用于行政开支及人员供养的部分比重偏高,增长较快,而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支出则偏低。在财政支出中农林水部门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增速明显,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

(二)财政支农投入渠道分散,支出重点不突出

1.财政支农投入渠道分散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渠道主要是通过财政部门或行业部门的渠道进行,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渠道比较分散,渠道众多,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所有涉农部门和职能机构,都有截流支农资金的情况,部门分割严重。而且由于政出多门,职责不清,不利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导致大多支农项目无法进行整合。

2.现行财政支农方式不多样、不灵活。财政支出方式的制定权在中央和省,涉及的面比较广,同时由于政策本身具有普适性,难以体现具体的灵活性,所以从现象来看,支出方式是一刀切,再加上政策实施的刚性和政策要求的严肃性,必然难以体现支出方式的灵活性。结果是,单一呆板的支出方式,不能兼顾到各地具体的实际需求,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使用对象和支持数量上都缺乏灵活性,影响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影响了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应有的聚集效应。

(三)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不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级管理,涉农部门多,在支农支出职责划分上,中央与地方划分不清,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这种现象,导致支农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造成了支农投资的极大浪费。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虽然在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一些地区和部门支农资金“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没有根本改变,支农资金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落后。

(四)支农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财政支出过程,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综合评判和衡量比较。目前,我国在对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方面,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工程管理、技术和财务等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各部门对评价指标设置比较单一,尚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支农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不利于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正确性及权威性。由于支农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能完全发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偏低。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措施

(一)完善财政支农法律法规,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完善财政支农相关政策法规,确保财政支农有法可依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确保支农投入既稳定又持续。

(二)提高支农资金投入规模,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稳定增长机制为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改革,改变农村的落后局面

(三)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合理分配财政支农资金

1.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公共建设投资,发展生态环境、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电力设施、乡村道路建设等。

2.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激发农业的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的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控制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增长速度,严格控制人员机构经费的增长速度。

4.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农村公共卫生环境,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四)加强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和完善支农资金全流程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支农资金全流程的监管,从支农资金项目立项、资金分配、资金运行及使用结果全过程监控。

(五)丰富财政支农项目体系,完善财政支农补贴方式

加大支农的范围,拓宽支农渠道,完善财政支农惠农补贴方式。

(六)健全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财政支农绩效评价的制度建设,制定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库,加强政府管理体制的相关配套改革。

作者简介:于少波(1984-),男,汉族,陕西渭南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助理会计师。

猜你喜欢
支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新农业(2017年24期)2018-01-30 08:37:20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农家书屋(2017年5期)2017-06-03 10:17:14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3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