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艺术教育贵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014-04-29 10:56李立红
美术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考核科学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其中关于创新能力培养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人们在按照创新能力来衡量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创新能力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创新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艺术素质教育包含艺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这种创新性思维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说,创新性艺术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和素养。

一、 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努力形成创新素质教育的公共话语

创新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创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目前,在高校教师当中还没有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一个较为系统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重视。因此,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使其成为中心话语,形成理论气候和一定程度的外在强化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

2000年2月,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北京的一次“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的关系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的密切关联,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具有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同根共源,是互为条件的。科学与艺术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是二者能够联姻的坚实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则是艺术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粘合剂。具有丰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不仅能够启迪新的科学灵感,而且有助于人们通过艺术审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人类漫长历史中的一次次重大发现无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学者伯恩斯坦在完成了一项对150篇科学性传略文章的研究工作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并且达到专业水平,这已是举世皆知;达·芬奇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富有想象力的科学家,他还精通解剖学、数学、力学、光学,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发现;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袁隆平教授,整天像个农民一样一天到晚在农田里研究稻子,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他也会拉小提琴。可见,艺术教育对开发人的智力,特别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起到重大作用。中外的教育史也证明,一所学校如果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那么它培养的学生总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创造力。

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研究表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尽管有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互补的一面。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掌握这两种思维,才是全面发展的人。《零点项目》研究认为,艺术思维也要靠逻辑,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人的大脑的研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大脑左半球主要有言语的、分析的、逻辑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球主要有非言语的、综合的、直观的、音乐的、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的功能。尽管它们分工不同,但由于脑胼胝体的结合功能,左右两半球能够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而且,任何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艺术活动、科学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大脑两半球的不同功能、不同工作方式的互补和协调才能进行。而艺术教育对全脑功能的开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艺术是适合空间加工的灵活、开放的创造性活动,是情感的接纳和表现,它主要由右半球控制;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艺术活动,又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艺术加工的高级过程受右半球控制,但是新近的研究发现,在音乐方面,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感知在右半球,而对音乐性质以及乐曲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方面左半球起了重要作用。

三、在高等院校建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一)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

学分制是和创新素质教育相违背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考核方式需重建,我国高校目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呈现着以闭卷考核为主,在这种结构方式下,考核内容必然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而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由目前的考核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转变,这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意在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的创新能力。

(二)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重塑

传统的依附式的师生关系,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发展,堵塞了大学生创新潜质的迸发。在这种时空背景下,重塑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弘扬平等互助、民主自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观念,师生关系是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是指在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上,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这就首先要求艺术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人格力量等,不断增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控制能力,协调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能力,进而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融洽。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讲授教学内容,点明基本原理;3.设立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讨论;4.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直觉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创新性想象综合运用而呈现的一种思维状态。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任意发展,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应特别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宽容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向学生表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发散思维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愈博则思愈远”。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是向创新发起挑战的前提性要件。

纵观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创新素养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一个改革趋势,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期待和关注,中国高校正致力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改革。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从认识的崭新视角,重新审视艺术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重视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芳.试论现行高等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今日教育,2004,(1).

[2] 朱宗顺.现代学校教育导论[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田建国.周兴迅.大学教育综合[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杨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李立红,江苏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考核科学
内部考核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科学拔牙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