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成为那束散乱的花(下)

2014-04-29 00:44:03
世界文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波伏瓦顾城萨特

但历史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在新与旧之间似乎并无明显的界定。总之,这样的做法大概只有波伏瓦和萨特想得出来,或者更准确地说,只有萨特想得出来,因为他标榜自己绝不能囿于一个女人的情感世界中。在情感问题上他要求自由。于是当他决定要和波伏瓦共同生活时便首先约法三章,约定只恋爱,不结婚,不生儿育女,甚至也不同居,各人保有自己的住处。更为前置的是,他们还十分认真地约定互相的性开放,不争风吃醋,亦不嫉妒。他们要求对方的是坦诚和信任,而不是感情的忠诚,尤其不是肉体的忠贞。不知道他们何以如此约定,是因为害怕婚姻,还是对自己能否在感情上忠诚而疑虑重重。

总之,他们的伙伴关系就这样开始了。此后任何事情都未能打破这种契约。他们两人都不曾结婚。彼此给予对方完全的自由。他们各自都有过外遇,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对方身边。他们之间的关系经受住了考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战斗,一起获得文坛上的盛名。他们每个人都享受着在自己钦佩的人身边生活的幸福。他们将这样的生活延续了漫漫五十年。

这便是那个现实中的前提了。于是《女宾》的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几乎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的翻版。无论是其中的人物还是人物关系,甚至言谈话语、琐屑的细节。事实上《女宾》就是现实,而“女宾”的原型也就是波伏瓦的学生奥尔加。

《女宾》的故事继续发展。男人开始用爱的眼光看待年轻的“女宾”。于是女人开始嫉妒。尽管她要求自己尽量表现出宽宏无私。但是她拼命去想去做的,却是怎样想方设法把男人从女宾的身边夺回来,为此她甚至甘于屈就,以至于在女宾熟睡的房间里,最终打开了煤气的阀门……

但现实中的女宾奥尔加,她还是穿越了情感的苦难和残酷的战争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再度介入到萨特与波伏瓦的生活中。比安卡与波伏瓦的交往甚至延续到了波伏瓦的晚年,直到萨特和波伏瓦合葬于蒙巴那斯公墓,她才跳出来以《萨特、波伏瓦和我》来撼动他们身后浩瀚的声名。她的反抗肯定比《女宾》中的那个姑娘更强烈。后来果然有了人们对萨特和波伏瓦不道德的生活行为的质疑。那些人如发现了新大陆般庆幸欢呼,他们终于拥有了能抓住大师把柄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做出同情那个犹太姑娘的姿态,进而穷追不舍地窥视到了波伏瓦的双性恋癖好,甚至对她的女权主义表示怀疑;再进而,便是批判大师萨特的道德和哲学,乃至他的道貌岸然、人面兽心,而“女宾”们,则是萨特和波伏瓦所谓新型生活所付出的别人的代价。

然而“女宾”们的责难就能够抹掉萨特和波伏瓦历史性的光辉吗?

他们身体力行的“伙伴契约”难道不是爱的千古绝唱吗?否则为什么多少年过去,关于他们生命的传说总是历久不衰呢?

在如此不平等的关系中,波伏瓦无疑是牺牲者。奥尔加也是牺牲者。还有很多和萨特上过床甚至保持过长久关系的女人也都是牺牲者。牺牲者还有波伏瓦的那些情人们。雅克·博斯特,还有那个众所周知的美国作家尼尔森·阿尔格伦。他们爱她,甚至想和她结婚,但是都被她和萨特之间的那种坚不可摧的伙伴关系阻隔了。是的,无论怎样的外遇,怎样的镂骨铭心,最终长相厮守并埋葬在一起的还是萨特和波伏瓦。唯有他们。他们俩。哪怕在天堂也不能相遇。

然后再回到《女宾》。回到那个意味深长的“三人家庭”。波伏瓦在这种三角关系中终于认清了什么?她说,她发现,她最终还是产生了嫉妒,而且嫉妒占了上风并主宰操纵了一切。其实这就是波伏瓦自己的真实感受,事实上她是不能忍受萨特同别的女人上床的,只是“契约”禁锢了她。她当然不会忘记他们的约定,性开放,以及,不嫉妒。他们所要的只是精神的息息相通,是心灵的而不是肉体的相互忠诚。但波伏瓦还是嫉妒了。或者她不说,但心里的苦楚是存在的,并时时刻刻啃咬着她的心。那种疼痛的感觉她显然清楚。每当她得知她爱的男人被另一个女人所吸引,所诱惑,并放浪形骸,她这个前卫的女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痛苦(这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当然第二个反应便是她尽力超越自我,努力摆脱掉常人那种世俗的气息,使自己成为萨特所希望的那种有着更宏大追求和包容胸怀的自由女性,积极地面对这样一个三人生活的新世界。萨特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既不愿舍弃新欢,更不愿由此而失去波伏瓦。他或者知道唯有波伏瓦是终身的。而波伏瓦的退而求其次也只是为了能继续拥有永恒的萨特。

现实中的三人生活总是以失败告终。尽管,萨特和波伏瓦各自的外遇,使他们屡次三番地举起“三人家庭”的大旗。

《女宾》应当是波伏瓦对她自己情感世界的认知与反思。“三人家庭”的失败其实也就意味了人的本质。妒忌尽管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却也是人类的一种真实的情感,尤其对女人。而爱情也永远是排他性的。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你可以爱你的兄弟姊妹、爱你的朋友,但是却很难爱你情人的情人。因为他所掠夺的不是别的,而是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波伏瓦会痛苦、会嫉妒,因为她是人而不单单是一种概念。她的这种女性的痛苦和悲哀,在她196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被遗弃的妇人》中有更为上佳的表演。在那部小说中,她更加深邃哀婉地描述了那个被遗弃的女人,仿佛被遗弃的那个女人就是曾经的她自己。

为什么说,没有主人,她就是一束散乱的花?其实这也是波伏瓦的悲哀。她毕生附丽于萨特。世间没有真正彻底的女权主义者。她们都只是在提醒你们。她们连自己都做不到。她们也毕生都在寻找着主人。寻找主人身上的父亲的或是君王的影子。想做那一束被管理起来的花。

大师们的尝试尚且失败,不知道激流岛上的中国诗人顾城和妻子谢烨,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这一次积极倡导“三人家庭”的还是男人。是顾城要求妻子谢烨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把他喜欢的英儿接到激流岛上。这是英儿撰写的《英儿》那本书为我们提供的或者虚构或者真实的背景。

在《女宾》中,波伏瓦退而求其次才不得不接纳萨特的情人,这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反复呈现。当她得知萨特新的爱情已不可改变后,她的反应不是庸常女人那样的爆发,而是顺其自然地迎上去,接受既定事实,她或者觉得那才是她对萨特更深邃的爱。爱萨特并爱着萨特所爱的一切,包括他的情人。后来这竟成为波伏瓦的人生态度。她的退而求其次只是为了能继续拥有萨特。因为她对萨特的爱是源自于生命的。于是她总是能忍辱负重地和那些成为萨特情人的女人相处得很好。她和她们一起喝酒,一起看戏,一起交友(很难说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自我摧残),是她的聪明、智慧、文化教养以及她的控制能力所使然,或者也因为她从来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总之波伏瓦采取了那种中庸的温文尔雅的逆来顺受的态度,这一点看上去倒很像忍辱负重并且深明大义的东方女人。她能够把那种被遗弃女人的心境描述得如此入木三分,也便证明了她对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有怎样深刻的体验。当然,她的体验只是为了告诉女人们远离这样的生活。不过,那些小说显然并不像一个唤醒女性的女权主义者的宣言,而更像是她对她内心生活的深切诉说。

波伏瓦的退而求其次只是为了能继续拥有萨特。因为她对萨特的爱是源自于生命的,这一点谢烨可能也是一样。她因为太爱顾城了,才会费尽心力把顾城所爱的女人也拉进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有点像中国过去年代那些通晓事理的大太太。谢烨显然是很爱她这位桂冠诗人的丈夫的。尽管他并没有真的被封为桂冠诗人,而只是戴着那顶很高的很标新立异也很虚伪做作的高帽子。她崇拜他,迷恋那个能写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智慧的大脑。但谢烨毕竟是谢烨,她死于非命之前,不过是一个被掩在顾城熠熠光辉之下的无名的女人。她没有波伏瓦的名声。也没有波伏瓦震惊法国文坛的《女宾》以及获得龚古尔奖的《名士风流》,更没有像闪电一样至今照亮在女性天空的那本永恒的《第二性》。谢烨只是谢烨。只是顾城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单纯的女孩儿,后来又成了那个神经质的天才诗人的妻子,成为发自顾城之心灵的那些朦胧诗的忠实读者。谢烨之能够与顾城结合,不单单是因为她喜欢顾城的诗,还因为她同顾城精神的某种契合,因为她内心潜藏着的未来可能会大放光彩的文学的底蕴和才华。但是在激流岛的时光里,谢烨的文学潜质还没有被真正开掘出来。她只是以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思写了《英儿》中“雷米”的那个部分。只是顾城的书的一部分罢了。她并没有能够与顾城一道获得文坛的盛名。尽管她不断和顾城一道出访,却只是以顾城妻子的名义。她没有自己的成就和头衔,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主张。她只能是诗人顾城的那个附属品。她走不出顾城的阴影。

于是这样的谢烨只能无条件地服从顾城的意志,将顾城喜欢的英儿接来。 她知道顾城想念英儿,她可能也知道英儿来后他们的生活中会发生些什么。但是她为此劳碌奔波。因为她爱顾城,不想让顾城因英儿的不能到来而沮丧失望。后来,英儿果然到来。谢烨便看见了顾城的满面春风。她也是知道顾城与英儿做爱,就像是波伏瓦知道萨特与他的女学生们做爱。谢烨一定也是很痛苦的,但是她却容忍并接受了这一切。对谢烨来说这已是既定的事实,是不可改变的。而周旋在两个女人之上的,是那个足以统治和摆布一切的男人。童话的王国。伊甸园一般的。男耕女织。每个人都在涂抹的诗歌。创造着,虚幻的乌托邦式的生活。在激流岛上。养鸡。田园牧歌。看似天籁一般的和谐。而潜流却是深刻而痛苦的。还有为了摆脱这痛苦的逐渐的游离。进而彼此恨着。却同吃同住同微笑。虚伪支撑了能够看得见的一切。所有的女人都想显示出她们是无私的。她们不在乎男人到底爬上了谁的床。唯有男人是自私者。他的全部目的就是得到。两种女人的两种爱。还有大同小异的两个女人的身体。他们是这种畸形关系的最大受益者。而女人得到的却是痛苦的锤炼。

萨特和波伏瓦生活闹剧的结果是,奥尔加嫁给了萨特的学生,犹太姑娘比安卡在经历了心灵的伤害之后,同样地嫁给了萨特的学生。两位大师的坦诚让他们在伤害了他人之后,总是能重归于好。他们安然无恙。身心犹存。爱情依旧。他们的心心相印才是永恒的,因为爱情不是物质,而是由精神铸成的。

然而顾城们生活的试验所导致的,却是无比深重的灾难。是死亡。除了悄悄逃离了激流岛的英儿得以幸存,那个原先田园诗般的家园,却被他们自己完全彻底地毁灭了。顾城凶狠地砍杀了谢烨又悬木自尽。留下真正可怜的儿子小木耳,从此无依无靠。怎样的疯狂。怎样的失败和怎样的悲剧。毁了自己。烧了生命的船。黑夜中再不会有寻找光明的眼睛。灯灭了,便不再燃烧。连《英儿》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随风而去。那部关于这场诗人悲剧的电影,也不过是投入茫茫黑夜的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

总之能够决定一切的,最终还是男人。无论波伏瓦是一个怎样独立的新女性,但只要萨特说,西蒙娜,我需要你。波伏瓦就会立刻从美国飞回巴黎,把和美国情人相聚的时间从三个月减到两个月,只因为,萨特原先的计划改变了。再譬如,顾城说,要英儿来。谢烨便会全力以赴。而顾城又说,英儿走了,你不要走。而谢烨反抗,便惨遭杀戮。

总之,男人们说,开始,便开始。他们说结束吧,便结束。

甚至波伏瓦这样的倡导女权主义的女人也在劫难逃。

这意味了什么?

是的,平等的爱情远没有真正建立。要实现波伏瓦的理想还任重而道远。

波伏瓦所描述的女人的痛苦至今犹存,这或者就是波伏瓦之于我们今天的意义。

猜你喜欢
波伏瓦顾城萨特
成为自己
视野(2022年7期)2022-04-26 13:14:18
成为自己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26
波伏瓦,走出萨特的阴影
环球人物(2021年11期)2021-08-26 20:17:57
远和近
北方人(2021年14期)2021-07-15 03:36:16
雨后
远和近
北方人(2020年5期)2020-07-09 06:18:23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当代音乐(2019年5期)2019-06-11 10:14:30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言说他者还是言说自我——从波伏瓦在中国译介中的一场论争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