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走出萨特的阴影

2021-08-26 20:17陈娟
环球人物 2021年11期
关键词:柯克帕特里克兹曼

陈娟

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1986年4月14日,巴黎的天空阴阴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重要推手波伏瓦去世了。一时间,全球各大报在报道她,但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她的伴侣萨特,称她一直在追随萨特。法国《世界报》的讣闻标题里甚至写道:“波伏瓦的作品名过其实。”

果真如此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英国学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开始研究波伏瓦。她读波伏瓦的各种传记、回忆录,搜集相关资料,包括2018年公开的波伏瓦与克洛德·朗兹曼的情書、只有法语版本的波伏瓦学生时代日记等,最终写成人物传记《成为波伏瓦》,将波伏瓦从萨特的阴影下拉了出来。该书近日被引进中国出版。

波伏瓦从小就喜欢思考。她1908年生于巴黎,父亲在律所工作,母亲是银行家长女,自幼生活无忧,并接受良好的教育。中学时,她迷上了哲学,常常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那一时期,她的父亲有了婚外情,母亲痛苦不堪,但忍气吞声。波伏瓦在日记里问:到底该自我奉献地过一生,还是应该只为了自己过一生?

父母的情感问题,影响着波伏瓦的婚恋观。成年后的她情窦初开,恋上了表兄雅克,曾一度对婚姻充满期待,但也深知“通过婚姻获得男性的帮助,并不如靠自己的能力来得可靠”。后来两人渐行渐远,恋情无疾而终。19岁那年,她在日记里发表个人独立宣言:“不要做德·波伏瓦小姐,要做你自己。不要去追逐外界强加给你的目标,不要去盲从既定的社会结构。”

两年后,波伏瓦经由好友马厄邂逅了萨特。不久,热恋中的两人达成约定:从两年的契约开始,除彼此外可以有别的情人,并许诺会告诉对方一切。这段“创造性”的开放关系,一直备受争议,而且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段关系由萨特主导,在波伏瓦的一生中占据极大比重。

事实上,从波伏瓦的日记中可看出,萨特只是波伏瓦生活的一部分。比如,1931年,萨特去部队服兵役,波伏瓦在巴黎教书。当时,波伏瓦经常去找萨特见面。同时,她还和雅克通信,并在日记里写下对马厄的思念。但这些她都没有告诉萨特。

两人之间更多是思想上的交融,就像波伏瓦在日记中所写:萨特之于我,是“我的心灵、我的身体,但最重要的是,我的思想收获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朋友。”萨特的许多理论都得到了波伏瓦的支持。在他最重要的作品《存在与虚无》中,有一个概念叫“自欺”。波伏瓦声称自20世纪30年代起,两人就开始一起探讨这个概念,但靠这个概念闻名于世的却是萨特。

波伏瓦和萨特在一起生活了51年,直到萨特去世。其间,两人一直保持着开放关系。波伏瓦曾和情人朗兹曼同居过7年,朗兹曼是波伏瓦唯一一个用法语中亲密的第二人称“tu”去称呼的情人,萨特都未曾有过这种待遇。

波伏瓦一生都在努力实践着19岁的宣言:成为自己。她最终也成了一代又一代不再满足于“通过男人的梦想来实现梦想”的女性成功者的象征。在“波伏瓦成为波伏瓦”的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都是多样的,这共同构成了波伏瓦。正如传记作者所说,“没有人孤独地成为她自己”。

猜你喜欢
柯克帕特里克兹曼
《星际迷航》确定将拍第四部
粉红色的小企鹅
世界头号毒枭再次成功越狱
谁完成了帕特里克的作业
投 篮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