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医生的三重境界

2014-04-29 06:19郎景和
保健与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成事做人境界

郎景和

做人成事都有境界,不独在于成就,而在于修养、品性。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将一个人做人成事,总结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少年来,这成为读书人追求的一种境界。

做医生也大致如此。医生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职业,不仅责任重、风险大,而且需要终身学习不辍,真正的学无止境,技无穷涯。现代科学渗入医学,使得医学多元化、边缘化。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广,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生也逐渐蜕变为技术匠人或纯科学家,渐渐忽略了其人文性。此时,医生更应掌握三项基本原则:医学本源的人文性、医学归隐的哲学性及临床实践的个体经验和思想修炼。

如此说来,一个医生“修成正果”,大致也可分为三种境界:得意、得气、得道。

得意,是指初步领会医学的含意,理解从医的乐、知、趣,也可以指对自己的诊断处理、行医风格基本满意,有一种渐入角色之感。达到这个境界,需要5~10年,有的外科医生需要技术操作训练,时间要更长一些。

得气,是指在临床苦行10年左右,渐入佳境,处理事情更为得心应手,疑难问题、复杂手术均可应付自如。似乎有一种“气息”使然,乃为理念、经验形成的技术能量;似乎有一种“气场”在发挥作用,乃为名声、威望,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得到公众与患者的信赖。

得道,道者可意会难以言传也。我们看过张孝骞、林巧稚诊治患者的过程,那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体现的爱与智,似有神使天工!道是理性升华,道是心智结晶,道是技巧游刃……此时的看病,才是一种艺术、一缕神韵、一片道场。得道长矣,得道难矣!我们可以得意、得气,但穷一生未必得道。我曾说“十年磨一剑,百岁难成仙”即是此意。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圣人称对于学问有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知之只是第一步,于是才可好之,而能乐在其中,“在灯火阑珊处”,则为最高处的意境。所以,一个好医生,即使如此辛劳,也乐此不疲,几十年如一日,也是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

超脱欲望和物质追求的理念,也是做事、做医生的道行。从医是技术,更是人学,包括对患者的仁爱,对自己的做人。做个好医生,根本在于做个好人,人成则医生成。

猜你喜欢
成事做人境界
做人,不要做藤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治事须先破“心贼”——心贼不破,难以成事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成事容易成功难
慎独的境界
做人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