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用心做事

2014-04-29 05:37胡勤
环球飞行 2014年5期
关键词:驾驶舱机长用心

胡勤

北京难得一见的蓝天、海航787飞机首都机场定检、机长在北京基地出差,使这个三个元素组合在一起的力量,或许就是海南航空飞行部经理邢涛机长所说的缘分。

“我一直在干飞行的本行,接受正式采访这算是第一次。”正如邢涛所说,为人低调的他,飞了30年,就算是在如此发达的互联网上也难以找到跟他相关的只言片语。

办完进场手续,穿过首都机场T1航站楼的员工安检通道,《环球飞行》记者和摄影师与邢涛一起坐在海航的员工班车上向机库驶去。在车上,关于人生经历,邢涛并没有聊太多,招飞入伍、军航教员、加入海航,这似乎跟每个军转民的飞行员都十分相似。不久后,我们来到了一架正在进行检修的波音787飞机上,走进驾驶舱,话匣子打开了……

“这是我的地盘了,这里的一切我都太熟悉了。”在还算宽敞的787驾驶舱里,邢涛像回到家里一样招待我们,初次相见的拘谨氛围也荡然无存。指着飞行员座椅前面的几个大屏幕和头顶的众多按钮,邢涛开始逐一介绍它们的功能和创新之处,从眼神中不难看出他对这片地方所饱含的深情。“通电之后的驾驶舱真的非常迷人。”

邢涛相信缘分,相信凡事有因就有果,他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俗语与飞行安全管理大道相通。与很多资深机长一样,所谓的险情更多时候在萌芽阶段就已经被解决了。

在海航787飞行大队,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占了大多数,面对新机型带来的挑战,邢涛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充满正能量,能形成迎难而上的氛围,“他们要低调、要沉稳,要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用心做事不是一句空话,“梦想”机队的成功是靠踏踏实实的努力。“即便自己是一颗棋子,那么在棋子的能力范围内,我还是会用心去做事。”

65年生人的他,已经过了“不惑”的年龄,“感恩”是这次采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刚来海航的时候,他因为这个工作而感恩;多年在外的飞行生活,他为了家人的付出而感恩;现在他相信懂得感恩可以使人心态坦然。

面对787飞机带来的种种压力,邢涛并没有多少担忧,实际上,更大的挑战反倒可以激发他更大的动力。“我没有想太多,就是安安全全地把787飞好,把它的性能飞出来。与其说我选择了787,不如说787选择了我。”

《环球飞行》杂志=WF 邢涛=X

圆梦飞行

——“等我长大了开飞机,一定从飞机上扔东西给您吃”

WF:您在80年代初进入空军航校,当时很多学生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招飞,您在成为飞行学员之前对飞行有概念吗?

X: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有时候人这一辈子,偶然中夹杂着种种必然,凡事有因,就有果。我好像天生对飞行就有一些兴趣,小时候看见天上有飞机飞过,都叫它“小燕飞机”,因为没法想象这飞机到底是什么样的,它太小了,只是感觉它飞得很高。

有一天我站在阳台上看见一架飞机飞过,就对我外祖母说:“等我长大了开飞机,从咱家上面路过的时候,一定从飞机上扔东西给您吃。”这句话让我母亲记了一辈子,每次见我都会说我如何圆了自己的飞机梦。

现在想想自己小时候对飞机真的挺痴迷,当时看见飞机在家附近飞,飞得很低,好像在进行一些作业活动,不管它有多远,我都会直着奔过去,有时候甚至要翻山越岭,也不是为了干什么,就是一种驱动心,冥冥中就喜欢飞机。

WF:像您是军航出身,在部队航校里肯定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情,有哪些事情对您影响最大?

X:回想最初进入航校前的8个月预校生活,简直是度日如年,完全是魔鬼式的体能训练,现在想想也很恐怖。有时候训练完的晚上去看电影,每个人拿一个小马扎,放马扎时需要等队长发口令,而放马扎的时候需要弯曲膝盖,就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因为腿一点支撑力量都没有了,很多人顺势就跪下去了。就算在后来的飞行期间,还在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有一次我们做蛙跳训练,练到了极限,吃完饭简单休息后,很多人刚一下楼梯,瞬间就跪倒站不起来了。

现在我回过头来想,对当初的体能训练抱着感激之情,它磨炼了我的毅力。但在那个时候,真是难熬,每天掐着指头算,“哪天转校啊,赶紧离开这个人间地狱”。

WF:当时其实你是奔着空军去的,是不是也没想到刚一进校门就开始这么艰苦的训练?

X:这么大量的训练还真没想到,空军对体能的要求比民航要高得多,因为空军飞行员要飞战斗机,战斗机是单兵作战,一个人要控制飞机的所有系统,而且还要根据战术完成各种动作,所以空军飞行员的身体必须这个条件。像我现在这个年龄,在空军早就退休了。

WF:您作为海航飞行部经理,飞行安全肯定是一个经常会谈到的话题,您认为航空公司飞行队伍建设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X:意识决定行为,所谓安全就是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态度,这都是从小到细节入手养成的习惯。其实老天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如果早下手,在萌芽中把它扼杀了,就不会有后面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否则会越来越难受。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都可能会不断膨胀,最终打破风平浪静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北京首都机场很繁忙,只要飞北京航线,机组就会意识到将要面临很多问题。航班前后左右、来来往往的飞机很多。“跟着谁?”“距离多少?”这些问题都需要提前判断。有些人会被动听从空管的指挥,是“你爱怎么指挥,我怎么飞”的状态,而有些人则会用心做出自己预判,这需要全局进行评估,然后主动和地面进行一种“互动”。如果我能提前预知到一些空管将要给我发出的指令,我就可以处在非常主动的地位,进行有条不紊地操控。最好的结果是,经过预判我刚做完一个减速动作,地面马上给我一个指令:“海南调速XXXX”。这就是心灵的一种互动配合,也是运行的最高境界。

WF:您刚才说机会对每个人是均等的,安全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您飞行那么多年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惊险的情况?

X:或许是我的运气好,又或是我已经在问题出现的萌芽阶段把它解决了,没有导致后来发生严重的后果。如果非要找一个特殊情况,就是之前在一个特高原机场,我起飞后需要执行一系列增压方面的操作,飞机在上升到一定高度,飞行员需要将飞机的增压装置从APU(辅助动力装置)切换到主发动机。但当时在转换的过程中,压力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瞬间的,超标了以后就是所谓的增压不正常。飞机最怕的就是增压方面不正常,这需要飞行员快速反应,如果反应不及时,动作慢了的话,飞机就会告警,甚至突然掉高度。这肯定会造成旅客的恐慌,因为他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第一时间就做出反应,我知道飞机系统的自动方式肯定工作不正常了,就马上手动把释压阀门给关上。为什么我对手动操作很有信心,是因为我了解这个系统,平时已经把飞机的增压系统和增压流程学透了。

我知道当时飞机的增压状况是可以人工控制住的,但“我现在太忙,飞机还在爬升,没有时间去对付它,我就要先把它控制住,不让它继续恶化,等会儿我腾出精力了,再慢慢收拾它。”

有时候小问题会不断积聚,最终演变成大问题,就拿刚才例子说,如果我没有及时操作,而是按照检查单一步步来,很有可能造成飞机突然掉高度,但这本身并不违反操作规范。所以我当时也算超越检查单了,因为我有信心,而且机长有这个权利。如果当时严重后果显现了,那么我们现在聊的就真的是我遇到的险情了。

WF:业内现在有一些关于飞行员手动操作能力的讨论,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之间的关系,在787飞机上体现地是不是更加集中?

X:这是在新一代787飞机上机组都会面临的问题,应该如何在这种高效自动化的驾驶舱里,应对“人”的能力逐渐丧失的挑战。相对来说,波音737就是比较传统的飞机,很多情况都需要飞行员人工分析和操纵,而相比其他机型,机组更像是787飞机的管理者。

WF:飞机的“管理者”还是一个挺抽象的概念。

X:所谓“管理者”就是要建立飞机的情景意识,虽然现在飞机的系统都非常自动化,但是我们要始终对飞机的状态了如指掌,因为飞机在出现故障之前肯定会产生某种迹象,飞行员就是要保持这种警觉,要随时防范它。

开飞机是操作型的工作,如果你平时不练习手动操作能力,那用起来时肯定会生疏,所以说我们的模拟机训练每年要两次,也就是复训,就是为了保持这种技能。在模拟机上可以模拟各种各样的危险情况或者紧急情况,这就是锻炼机组的应变能力。

WF:最近韩国“岁月”号客轮事故引发了社会上关于船长精神的讨论,所谓“船在人在”,您是怎么理解机长精神的?

X:在精神的角度上,船长和机长没有什么区别;在责任规章的角度上,船长和机长的责任也是全世界统一的。不管是船长还是机长,在危急情况下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这个没什么可多说的,这是大家在行业里立足的根本,说白了,这是一个做人的问题。

先做人,再做事。解决做人的问题,办成事就自然而然了。在飞机上,我作为一机之长,遇到情况我不会先想到所谓标准要求我应该怎么做,而是从自己做人的角度应该怎么做。这不是标准,而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人的心态。

我当初刚来海航的时候想法挺简单,就是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到海航门下好好干,既然陈老板给我提供了就业机会,我就对公司抱有感恩之心。这些年经过公司文化的熏陶和自己的思考,谈到飞行、安全之类的问题,我突然发现如果自己不用心去做事的话,是一种状态,而如果用心去主动做一件事情,又会形成另一种状态。

主动用心去做事就是我们所谓的“过程”,过程中你尽心了,自然就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一千道一万是解决做人的问题,做人就是怎么用心的问题。即便自己是一颗棋子,那么在棋子的能力范围内,我还是会用心去做事,不需要别人监督我,这就是区别。如果一个企业有这种氛围,那么它必然十分强大。

WF:海航现在已经有6架787了,按人机比例算,787机队的飞行员应该超过100人了,管理这样一个新机型、新队伍肯定挑战很大吧。

X:新机型的压力在这儿呢,787飞机对我们来说还只是一个开端,也是一个安全的开端,但对我们的挑战的确很大,现在海航787已经开了几条北美航线。任何一个新机型都有一个人机磨合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培养更多人才。

我始终在努力给我们787飞行团队树立一种氛围,一种迎难而上的氛围,“梦想”机队不是拿梦托起来的,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要主动、要用心。在我现在的位置上,我没有想太多,就是安安全全地把787飞好,把它的性能飞出来。与其说我选择了787,不如说787选择了我。

未来三到五年是新机型安全飞行的关键期,各种问题将逐步暴露也将被逐步解决,这对整个公司来说都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现在遇到一些新问题,我们也要边翻书边学习,我恰恰喜欢这种挑战,不管是在地面研究理论,还是在空中处置问题,我都不会避讳它,我有一个安全底线,也会迎难而上,经历了一些事情,自己容忍度就会发生改变。

WF:对于787机队的年轻副驾驶,您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X:现在787飞机是全世界航空业的焦点,我希望团队里每个人都能珍惜彼此间的缘分。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虽然算不上资深,但经验都还比较丰富,年轻有为、英语功底很好。我希望他们要低调、要沉稳,要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在高度自动化的驾驶舱里,飞行员要做些什么,飞行员要监控些什么,飞机再先进也取代不了人对它的掌控,这跟波音的理念是一致的。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这种警觉意识,随时掌握这个飞机的状态,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就要把它“拿住”,就是这样的大实话。

WF:说到787飞机本身,从飞行员的角度,您认为787飞机跟其他机型最大的不同在哪?

X:我曾经在北京参加过波音的787的产品宣传会,相比波音777,波音还是针对新时代进行了一些概念性地转变,提高了计算机和电力在飞行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如果把之前的飞机比作老式键盘手机,那么787更像我们现在的iPhone智能手机。以前的飞机都是指哪按哪,现在通过驾驶舱的大屏幕,就像控制计算机一样控制飞机,屏幕上有很多下拉菜单,都是通过软件来管理飞机。

WF:改变不一定是创新,改得更好才是创新,飞行员作为飞机最直接的掌控者,您认为这些创新带来了哪些好处?

X:海航引进787飞机还不到1年,对于我们机组来讲,仍然在熟悉摸索研究阶段,我们一方面在感受787飞机的先进理念,同时也在实践中反思一些问题,摸索出一些经验,这是任何一款新飞机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另外,787飞机对飞行员来说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驾驶舱的噪音小多了。因为整个驾驶舱风挡和机头都是浑然一体的,跟传统风挡结构很不一样,这种流线型的造型使得风噪大大降低了。现在我们在驾驶舱聊天用不着额外提高音调,我们就正常聊天一样。别忘了787的巡航速度比其他飞机还快呢。

WF:但从乘客的角度来讲,我感觉787客舱的噪音相比其他机型没有明显优势。

X:787飞机由于用了更先进的复合材料,使得机舱内可以提供更高的气压,让乘客更舒适,短途航线可能体现不出来,但你要坐北京-西雅图航线,你的感觉就不同了。如果你常年在中美之间旅行,787飞机一些革命性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了,它的客舱压力能够维持在海拔1800米的水平,而其他飞机的客舱压力高度大约是海拔2400米。你别小瞧这个只有600米的差别,长期在更高的海拔会让人感觉到缺氧,对经常坐飞机的人感觉更明显。

WF:现在的社会与您当学员时已经完全不同了,对于现在的飞行学员您有什么建议?

X:我的建议很简单,做任何事要善始善终,不要轻易被干扰,要形成一个章法,不要被路边的风景吸引了注意力。另外,年轻人争强斗胜、心浮气躁,很难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定力。任何事情贵在坚持,每天坚持看十分钟书,一年下来就会不一样,这也是多年以后人和人之间差距会很大的原因。任何人都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初始目标,没有定力很容易随大流。

WF:其实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浮躁的氛围中,总觉得社会欠自己些东西。

X:有感恩之心的人在这个世上会非常很坦然的。一位大师说过,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教都能信,只有“计较”不能信。如果一直在攀比,老是感觉自己受到损失,感觉全世界都欠自己的,这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在海航这些年我已经算老辈了,我现在很想在年轻人背后去推动他们自觉地做一些事情,没有任何人要求我,我就是我的心愿,这也是海航文化感染了我。我相信一种“无求自得”的状态,弘扬正气和正能量,人走到哪都是坦然的。物质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第一位。我也希望我们团队中的年轻人能用心投入,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

猜你喜欢
驾驶舱机长用心
用心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鹰击长空,扶摇直上九万里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用心熬一碗汤
跟踪导练(三)
走进客机驾驶舱
跟踪导练(四)3
用心,让家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