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安宇
【摘 要】路面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以及路面所受冲击力的大小和使用寿命,不平整的路表面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的振动作用。在当今的道路建设中,由于施工的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焦点越来越着眼于路面平整度,把它作为衡量施工能力和水平以及公路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本文阐述了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及其对路面的影响。合理选择摊铺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
【关键词】路面平整度;施工质量控制;摊铺机
1 路面平整度的概念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表面诱使行驶车辆出现振动的高程变化(其纵向起伏的波长范围约为0.5m-50m),它可以用仪器进行量测。而乘客对振动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带有主观性,往往采用小组评分的方法进行主观评定。
路面使用初期的平整度与施工技术水平(工艺和设备)、施生质量控制、面层构造(如接缝)和材料(如集料粒径)等因素有关。而在使用期间,随着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周围环境周期变化的影响以及路面龄期的增加,路面的平整度会随着各种路面病害的出现而逐渐下降。当平整度下降到一定的期限时,路面便不能满足基本功能的要求,而需采取适当的改建措施以恢复其功能。
2 路面不平整的原因
2.1 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1 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当基底处于软土路段时,需对其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有多种,如:粉体搅拌桩,超载预压土等,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存在软硬基底接合处,此处的土基如果不作为过渡段予以处理将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2.1.2 半填半挖路基的接合处处理不当在半填半挖地段施工时,土基未按规范要求挖成台阶,使土基与填料在接合部会产生裂缝以致沉降。
2.1.3 开山段与填方段交接处的不均匀沉降开山段路基无论是土基还是岩层与填方段的路基填料都有所不同,压实效果不同,所产生的沉降也不同,将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2.2 桥头涵洞两端的跳车桥涵台背处路基由于沉降而导致跳车,其主要原因
2.2.1 由于台背填料与台身刚度差较大,造成沉降不均匀。
2.2.2 在桥(涵)与路基接合处,常会产生细小的缩裂缝,随着雨水渗入将会使该处路基发生沉降。
2.2.3 由于压实机械的作业面狭小碾压不到位,局部压实度满足不了要求,通车后将出现路基的压缩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2.3 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如基层不平,既使面层摊铺平整,压实后也会因虚铺厚度不同,而产生不平整。当面层施工时,即使沥青混合料表面摊平了,但基层平整度高低不平,碾压后仍将出现低洼不平,这样势必要进行人工找补,不但会降低标高合格率,也影响了表面平整度。
2.4 摊铺机械施工把关不严将会出现路面“搓板”
2.4.1 如果摊铺机基准线控制不好,如张拉力不足或支承间距太大而产生挠度,使摊铺层出现波浪。挂线高程测量不准或桩位移动,都会通过架设在钢丝线上的仪表反映在相应的摊铺路段上,造成路段高低起伏,既影响平整度又保证不了厚度。
2.4.2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快慢不一,将会导致表面层粗糙不均,影响摊铺后的预压密实度,使碾压成型后的面层厚度起伏不定,从而影响面层的平整度。
2.4.3 接缝处理不当对平整度的影响接缝有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接缝处理不好易出现下凹和凸起现象,尤其是两个作业队交界处,由于摊铺机松铺系数不同,所以同一断面施工放样挂线高程也就不相同,如果采取同一个放样线必定出现接缝处下凹和凸起现象,影响平整度。
3 控制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3.1 路基的施工控制
3.1.1 路堤填筑前原地面处理
路基的施工质量,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关键,也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经受住时间、车辆运行荷载、雨季冬季的考验。要做好路基工程,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路基的填筑,尤其对原地面的处理和坡面基地的处理。
3.1.2 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一般应采用砂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不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质的土。对于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一般不宜作为路基填土。
3.1.3 填土路基压实
公路运输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应分别严格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或《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还要有一定素质的施工队伍来重视。
3.1.4 完善排水设施
为了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必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予以拦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同时,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并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注意防渗以及水土保持问题。
3.2 严格控制基层标高,确保基层平整度
基层平整度差,主要体现在基层标高合格率低,由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大部分采用二灰碎石或水稳沙砾,其含水量的控制是关键。控制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含水量必须从砂砾入手,当砂砾含水量较低时,在拌和过程中应控制好加水量,满足最佳含水量要求,如果砂砾含水量过高,不加水已超过最佳含水量很多时,应将从河中捞出的砂砾控干、晾晒以满足施工要求,否则拌和后含水量过大摊到路段上时,难以及时进行碾压。虽然夏季温度高、表面易干爽,但混合料里面的水分又难以蒸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碾压将出现“软弹”现象,使路面高低不平;如果不及时碾压,而超过水泥的凝结时间,混合料将无法压实,压实厚度也无法保证,即标高误差超差多,满足不了规范要求,使合格率降低,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所以要保证路面平整度。
3.3 合理选择摊铺机,确保路面平整度
3.3.1 摊铺机熨平板宽度的选定应满足:组合后的熨平板要与机械本身左右对称;熨平板的组合宽度内应尽可能减少纵向接缝:多层次路面的上下层纵向接缝不应重合。沥青路面正式摊铺前,应检验组合熨平板的底面不平整度和基本熨平板与附和熨平板底面的高度差,以确保平整度。
3.3.2 摊铺机振动梁振幅调整的主要依据是摊铺层厚度和摊铺层压实度,振动压实时,大振幅比小振幅有较高压实能力,但沥青混凝土摊铺层属于薄层,一般采用小振幅,以避免面层松散和整体强度下降,在摊铺前,应检查振捣器、夯锤皮带使用性能,尤其是皮带是否过于松弛,避免振捣频率和夯实次数不一致。
3.3.3 摊铺机基准线的控制:当以控制高程为主时,以走钢丝为宜;当控制厚度为主时,则采取浮动基准梁法,一般情况下是底面层走钢丝控制标高,中、上面层控制厚度采用浮动基准梁法,面层平整度好坏也取决底面层标高和平整度,所以走钢丝法尤为重要。当采用走钢丝法时就应注意:支持钢丝绳的支柱钢筋的间距不能过大,一般为5-10m,每两根钢支柱间钢丝绳的挠度不大于2mm,张紧钢丝绳的拉力一般在800N左右;基准线应尽量靠近熨平板,以减少厚度增量值。为保证连续作业,应准备足够的钢绞线,以避免走完本段钢丝后,下段还没有架设完成。
3.4 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
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最后一道工序,是保证沥青砼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碾压工艺与正确的碾压方式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手段。
沥青路面的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初压时选用钢轮压路机静压两遍,以整平和稳定摊铺层,避免纵横向推挤;复压选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四遍,以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终压宜选用宽钢轮压路机碾压两遍以上,以消除轮迹为准,形成最后的压实表面。
【参考文献】
[1]林增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筑,2008,03.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