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焰等
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存在知名度不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高、竞争激烈等困难。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以促进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114-03
Eco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Sanjiankou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ANG Yan, WANG Lei et al(Zhaotong College, Zhaotong, Yunnan 657000)
Abstract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Sanjiangkou Nature Reserve was analyzed by using SWO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njiankou Nature Reserv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th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But the popularity isn't high, tourism management and service facilities are not perfect, community take part in it with no positive, competition vehemence, etc. On the basis of SWOT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o as to promote Sanjiangkou Nature Reserve ecologic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Sanjiangkou Nature Reserve;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態旅游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墨西哥学者H.C.Lasettrain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这一概念的特点是特别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素称无烟工业,自然保护区是广大群众休憩、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在生态旅游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SWOT分析源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是对企业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包括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有学者[1-3]运用SWOT 分析法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该研究采用SWOT 分析法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存在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保护区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区概况
2.1优势
2.1.1便利的交通把众多周边旅游景点连接成片。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重庆、成都、贵阳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的交汇点,是滇、川、黔三省的交汇地,境内有水麻高速公路、国道213线和内昆铁路,形成了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便利交通网络,极大地方便了观光旅游。在昭通境内景点众多,主要有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彝良小草坝、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僰人悬棺、孟孝琚碑、罗炳辉故居、扎西会议旧址、霍承嗣壁画墓、西部大峡谷、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连成一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网络,具有明显的旅游区位优势。
2.1.2保护区内道路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交通方便。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距离昭通市府所在地昭阳区约160 km,距离大关县木杆镇政府所在地14 km,约10 km老213国道线从保护区内穿过,把保护区一分为二,林区公路及便道路约50 km,保护区内道路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2.1.3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森林植被具有川、滇交界原生阔叶林植被的过渡性特点[5]。主要为保护原始阔叶混交林和原始植物种峨嵋栲而设立,保护区中峨嵋栲是滇东北唯一的原生植物类型,峨嵋石栎和峨嵋栲占林木组成的87%,被称为“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植物以壳斗科为主,还有木兰科、茶科、蔷薇科、灰木科、冬青科、五加科、樟科、杜鹃科等常绿阔叶树种,种类较多;林下有成片的竹林,属于林地的灌木层,主要以筇竹为主,在海拔稍高或山脊处多为箭竹;常有南方铁杉和云南红豆杉等针叶树种伴生。
2.1.4珍稀植物观赏、科考、旅游、摄影的理想去处。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内以原始天然次生林为主,林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大量分布栱桐、筇竹等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大面积的峨嵋栲纯林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向丘陵、盆地过渡的过渡地带性特征,对于开展植被群落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植被群落的生长发育、分布和自然演化规律等科研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森林植被,山林、溪水、瀑布、险滩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生态景观。每年的4月下旬至10月上旬,杜鹃、珙桐、山茶渐次开放,色彩斑斓。一年二季的野山茶,迎风招展的鸽子花,秋天一片红霞的枫木,发源于林区内的漂坝河、元亨河最后注入金沙江,是长江中上游金沙江流域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形成盘旋于林间的清清溪水和瀑布,具有令人陶醉的观赏价值。
珙桐是1 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洁白的苞片酷似鸽子的两翅、紫红的花序如同鸽头、黄绿色的柱头像鸟喙,故又称“鸽子花”。4月底5月初正是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花开季节,微风轻拂,山岩下、溪畔边仿佛有千万只白鸽在山林间翩翩起舞,成为5月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美丽的风景。
2.1.5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三江口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三江口自然保护区与小草坝、铜罗坝合并升格为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保持着功能良好的生态系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在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和旅游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开发潜力,保护区内的许多资源尚未开发,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与潜力。
2.2劣势
2.2.1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主要是目的地的知名度。多年来,由于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宣传力度不够,景区游客主要来自云南和四川的周边县区,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游客较少,直到2014年3月才与小草坝、铜罗坝合并晋升为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知名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2.2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是一块生态旅游的处女地,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接待能力较弱,缺少大型宾馆和旅游购物超市,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产业尚未形成,旅游产品单一,制约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水平;同时保护区内部高标准道路网络还没有建成,不能满足生态旅游的需求。
2.2.3保护区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目前,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旅游人力资源明显不足,保护区虽然有专门人员负责旅游管理,但工作人员大多不是生态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在旅游规划、环境安全保护、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管理等方面难以适应旅游市场开发需要,导致整个旅游服务体系的服务意识不强,明显存在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现象,极大地阻碍了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2.3机遇
2.3.1发展生态旅游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户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强。201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与小草坝、铜罗坝合并晋升为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增加周边社区居民收入、解决天然林保护、提高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必须紧跟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潮流,结合本地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2.3.2旅游观念的转变带动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随着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旅游业的观念发生了改变,生态旅游正在逐步成为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越来越受到各国旅游界的重视以及欢迎。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在人们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已经成为旅游者的首选,促使生态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三江口自然保护区面积广阔,景观丰富,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2.3.3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蓬勃发展,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获得了强大的客源市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位于云南昭通的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白鹤滩电站3个巨大的水电站即将建成投产,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将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它成为云、贵、川三省及周边城市居民短期度假旅游的目的地之一。近年来,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2.4挑战
2.4.1社区参与性不高。生态旅游在我国处于发展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其法制化、规范化等相对滞后,产业体系还有待完善。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经验积累少,保护区周边的居民对生态旅游缺乏认知,环境意识不强,周边社区少数群众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过度利用,导致保护区内珙桐、红豆杉等珍稀植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生态功能遭受损害,不利于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活动,随意采摘珍稀植物、猎捕小型动物和遗弃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也给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2.4.2区域竞争激烈。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着空前竞争,就昭通周边其他地区及相邻省市,都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也都相对较好,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都是强有力的挑战。如何突显景区特色、提升景区层次是该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
通过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3.1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和开发并没有存在着必然的矛盾。从长远看,消极的保护不仅会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很难维持保护效果。应突出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明确服务区、观光区、过渡区、核心区等各功能区,科学规划,努力减少人为破坏和干扰,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随着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知名度日渐提高,加上交通条件和食宿条件的改善,进入三江口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数将会快速上升。大量游客的进入,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将会增多,导致环境的退化。因此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在开发之初就要注意到环境容量问题,经过科学测算,精心规划,加强管理,将游客人数控制在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上,努力避免对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干扰与破坏。
3.3加强环境影响监测保护区管理部门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对生态旅游活动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和评估,及时掌握、分析相关数据,合理确定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的负荷,及时分析生态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干扰等,并及时反馈、调整和加强管理,使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能够协调发展。
3.4提高知名度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目前主要吸引云、贵、川、渝四省市周边地区的游客。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国内客源市场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国内客源市场影响力较小,国际客源市场还没有形成,还有待于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3.5加大社区参与度社区参与可以使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意愿得以体现,处理好开发与共享之间的关系,避免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避免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旅游规划功能分区中充分考虑社区群众的利益,为社区群众提供商业和就业机会,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产业的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保护区周围居民的经济收入,实现保护区生态效益和社区群众经济利益的共享,让周边社区群众成为生态旅游开发最直接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殷亚杰,聂春雨,袁改霞,等.大庆市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296-300.
[2] 陈钰.基于SWOT分析的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张掖市国家保护区公园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483-487.
[3] 李文实.闽江口保护区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22-123.
[4] 国家林业部、农业部令(第4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Z].1999.
[5] 王磊,代勋,汤家鑫,等.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的种群特征和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38-1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