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思考

2014-04-29 21:19周晓斌
大观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精神经济

周晓斌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以来,文化成为了新世纪各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产业作为信息时代的经济文化一体化现象,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带来了重大影响。例如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特别是东亚经济的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由此证明,只有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各种经济现象,才能掌握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促进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格局。所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只有经济文化一体化,才能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本文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入手,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对策作了简述,为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现状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尚属新兴的、发展中的产业,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就要抓住新世纪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为文化事业发展建立新的造血机能——文化产业。

中国的文化资源具备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过去我们是以办事业的方式在保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丰富优秀的文化资源,却忽视了将其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社会经济资源。结果是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发展速度过慢。造成了我国既是文化资源大国,又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小国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足,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其次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专门人才缺乏,致使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脱离市场,缺乏活力。第三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差,加之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等愿意造成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竞争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一)以文化为导向,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有高层次的文化导向来指导经济。特别应该看到,精神文化和精神文化消费在经济文化一体化中的作用是很大的。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经济活动的高水平和高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以高水平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发展为前提的。所谓物质造精神、精神也可变物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得生产工具、工艺流程、生产方法发生了革命的变化,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广度和深不断扩展;另一方面也使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迅速提高。因此,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文化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化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而改造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迅速持续地发展。所谓科教兴国,理在于此。(3)文化作品是激发劳动者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文化作品通过其艺术的感染力和主题的生命力,教育、启迪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激励人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劲的开拓精神去奋斗、去创造。

(二)要提高全民文化意识

这里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从文北的表层深人到深层的建设中去,从根本上解决价值导向的问题。这就是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主张个人享有物质利益,但反对经济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我们主张享受,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不能享受至上,不能纵欲,更不能掠夺他人财富或挥霍公款享乐;我们主张赚钱、盈利,但反对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以金钱开路,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价值观的深层次上端正方向,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只有全民文化意识提高了,采取能遏制那些腐朽东西的措施.才能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

(三)要切实加强精神文化设施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强调:“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人经济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需的资金”,‘.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人,对政府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事业单位,应给予经费保证”。在城市建设中,要配套搞好公共文化设施。大中城市应重点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有条件的建设科技馆。县、乡应主要建设综合的文化馆、文化站。”我国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设施一直落后,有些智力型的精神文化设施很不发达。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规定,图书馆与人口的比例为1 : 3000,而我国平均44.35万人才有一个图书馆。其他精神文化设施也很落后,37.04万人才拥有一个文化馆,116.7万人才拥有一个艺术馆。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加强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和层次。

(四)要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现代社会发展战略,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的发展。人的素质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极重要因素,没有高素质的人,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江泽民同志早就提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正体现了高层次的社会文化的巨大作用,其作用的落脚点在人,在于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应该真正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战略地位,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提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搞好这个“基础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文化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通过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的精神消费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促进社会文明、社会进步,促进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已是不争的、客观必然的趋势。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努力实践江总书记做先进文化代表的要求,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精神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