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关注,尤其是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其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德育教育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未来生活。本文针对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制度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相关的结论经验,期望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有所帮助。
【關键词】高校教育 思想品德 心得体会
引言: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在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阶段,在实际的教育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做到培养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教育方法才能实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1.完善德育工作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1.1 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
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中,道德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其直接决定了其他素质的价值取向,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特殊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以及培养特殊学生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为他们以后的自食其力打下基础,为此学校应该一直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的首位,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教育理论,转变思想,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轻德育的弊端,不断探索改善特教学校德育工作方式,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地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2 通过多种方式结合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不同而需要不同方式进行教育,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得学生理解道德观念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最大限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磨练其意志,使其具有坚韧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康发展,在实际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可通过讲文字,图片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实时指导学生理解教材说明的道理,引导他们在情感上发生升华,而为将学生通过讨论、表演、实践活动、调查等形式逐步引导至日常生活学习中去,促使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形成。
1.3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除了需要学校教育的严格要求和具体措施,还需要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求,只有的这样才能的将各个方面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合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
2.创造良好校园气氛
为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保持温和的形象,鼓励学生,增强其信心,每当其完成某事时,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信任的点头、爱抚的微笑都会使得学生感到快乐和鼓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增强了老师与学生的之间的感情,更能够促使学生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内在的动力。反之,如果我们的老师对学生都存在着偏见,则是直接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师生之间就会存在严重的情感障碍,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 转贴、
3.针对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方式
3.1 低年级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方式
学生因其生理条件的限制,获取外界的信息量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在加上学生年龄小,缺少同龄的伙伴,往往容易导致出去自闭现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一种“不合群”的心态,这样状况直接的阻碍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所以对于低年龄的学生,除了需要培养起道德素质之外,还需要人际交往能力,合群心理的培养,这样不能能够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打下基础素质,还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识,愉快地接受教育,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2 中年级自我意识的培养方式
中年级的学生不同于低年级学生,其有着一定的交际能力以及良好的合群心里,但是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信心薄弱,这也是中年级的学生的主要问题所在,自信心是人前进的动力,由于自身生理条件限制,导致大多的学生的对外界的信息量获取能力低,进而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地认识,长期感受到压抑和不满,如此恶性循环,势必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中年级的学生应该促使其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教师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克服自卑感,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其心理负担。
3.3 高年级意志品格的培养方式
有些学生不同正常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条件限制,导致其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处于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广时,社会、家庭对造成的压力的越来越大,他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一旦遭遇困难挫折,他使得他们原本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灰心丧气,而教师在这时就应该要站出来,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认识困难,克服困难,帮助他们形成坚韧的意志,使其能够应对挫折,坚强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4.对于高校学生思维政治教育学科建造的标新立异
思维政治教育在中国的教学教育体系中系统中是属于比较落后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科系统,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教学的课本教材相对较少并且这些课本较为陈旧,完全不能够思维政治教育正常教育的打开的正常需求,必须应该开始对于这方面打的课本进行研讨编写适合作业实习需求的教训员专业化的常识系统和课程系统。专业常识系统是一套专门用来对于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常识系统,这其中就有一些较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基本的方面。基础性有些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心思素质教育、作业生涯规划、作业教训、学生业务处理等常识,应用性有些包含思维政治教育、心思健康教育、作业生涯规划、作业教训与效力、学生业务处理等技能。高校可以建立学生作业学科专业,这样就能够培育从德智体美悉数打开、并且能掌握德育的作业教育理论的人才。把高校的思维政治教育教学、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和学生的教育教学作业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主要的培育方针,仔细抓好学生作业学科的建造,把思维政治教育、政治学、心思学、教育学、处理学等学科交融立异,将理论研讨和教训员的实习作业相结合,不断纠正学科发展的方位,立求创新学科的内涵。对于教训员来说,专业化的常识范畴还需求以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某一个方面(思维教育、学习教训、心思征询、作业规划、校园文化建造等)作为自个的专业范畴和专业方向,经过不断地学习、进修、教育、教育和研讨逐步变成这一范畴的专家,也藉此变成思维政治教育的专家。
5.立异于思维政治教育课和平常思维政治教育的联系
现今,大学生的思维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和大学生平常思维政治教育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高校思维政治教育课多是由学校的社科部专职老师承当,然而教育教学的教材大多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统一编写的,这些年以来缺少课本的再次更改,并且思想政治老师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和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是十分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够到达国家当初开设思维政治教育课的目的。教导员担任学生的平常思维政治教育工作,去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然而在理论修养方面是不如专职老师。对于这种情况,应将思维政治教育课和平常思维政治教育彼此联系,专职理论课老师要多介入大学生平常思维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经过承当思维政治教育课来加强本身的理论修养,这样以来不只能够到达国家开设思维政治教育课的目的,同时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我国的探索学生心理健康之路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来自社会、家庭的大力支持,任重而道远,但是我坚信,只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邱丽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2] 张扬.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J].求是.2002年12期
[3] 刘绍庭.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