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滨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对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沉下身子接地气,贴紧百姓抓精品,以与时俱进的宣传方式,集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使主流媒体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凝心聚力的功能真正落到了实处,激励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心共筑中国梦。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中宣部倡导以来,实践杂志社把这项活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采编队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走转改”精神内涵融入到党刊宣传的每项工作中,改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手法,使这项工作常态化、长久化、长效化。今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全面铺开了“四进三问”基层蹲点大调研,实践杂志社自觉纳入活动之中,总编辑和执行副总编辑们都主动设置选题,确定调研方向,下基层,走一线,将“走转改”活动扎扎实实推向深入,进一步提高党刊影响力传播力。
一、深化“走转改”,加强舆论引导,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作为党刊,《实践》杂志始终坚持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权威性,坚持自觉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积极传递正确声音和社会正能量。面对当前存在的意识形态领域活动复杂、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时有冲突的状况,《实践》杂志自觉分析研判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面宣传引导。各版加强策划,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设置议题,积极稳妥做好敏感问题的引导,做好释疑解惑工作,以有序理性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开设具有引导性的专栏,通过有关部门领导或专家访谈、评论员文章、典型宣传、经验推广等形式,充分反映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实际问题的务实举措和实际成效,回应社会关切;以规模报道、主题策划的方式,抓好严肃工作纪律工作作风、贫困旗县扶贫脱困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宣传报道。两年来,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反映群众愿望和基层呼声的文章,在《实践》思想理论版、蒙文版和党的教育版不断出现。例如蒙文版编辑部在科左后旗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发展舍饲养牛过程中缺乏资金等问题,记者及时反馈到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今年以来,实践杂志社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和主旋律,努力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频共振,以规模报道、主题策划的方式,加大对我区各地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方面的宣传报道。尤其是围绕如何做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宣传报道,实践杂志社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部室优势,加大调研采访力度,推出几项重大主题宣传和特别策划。如,围绕自治区发展定位等,重点策划专题报道;围绕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推出一批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的主题报道;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新型产业和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内蒙古等主题推出系列深度报道等,全面深入地宣传“八个建成、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七项重点工作”新战略。同时与时俱进地新开一些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的专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新篇章”“聚焦非公经济”等,使宣传形式更丰富,更加贴近自治区发展的实际。党的教育版已连续几期组织力量推出一批规模报道,《续写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对口支援撬动跨越发展》《撒一片种子 插一片红旗》《为了法律的尊严》等等,从不同层面反映我区创建服务群众新模式、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做法以及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紧密配合了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
目前,实践杂志社思想理论版、党的教育版、蒙文版每期都要派出记者深入农村、牧区、社区、军营,将“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的有“责任担当,创新圆梦”的党员干部典范、“爱岗敬业,实干圆梦”的职工模范、“敦品励学,成才圆梦”的优秀学子纳入笔端,充分展示广大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与创新,汇聚我区各级干部群众知责思为、实干拼搏的强大正能量,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二、深化“走转改”,彰显民生情怀,找准宣传工作的落脚点
“走转改”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也是一项精神内涵和理论内涵非常丰富的活动。采编人员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服务基层;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实反映民情民意民声,才能转变作风;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生活,在生动实践中形成认识,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体现群众意愿,才能改变文风。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有助于我们服务群众、情系群众、感恩群众。
彰显民生情怀,是“走转改”活动的灵魂,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落脚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就是党刊宣传工作的聚焦点,消除群众困惑,释放群众情绪,就是党刊宣传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近些年就业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社会公平、道德风气等等,都是比较敏感的问题,也都是党刊关注的重点,《让医疗服务进毡房》《保障房建设让居者有其屋》《异地高考政策破冰之后》,这些文章在充分反映读者呼声的同时,也及时宣传了自治区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落实情况,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助于提升党刊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走转改”活动使采编人员进一步走进了群众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了解群众生存状态,感受群众喜怒哀乐,体察群众酸甜苦辣,增强了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意识和自觉。在稿件的编辑和写作中,力求用群众熟悉的语言阐释党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要义。注意从问题入手,以实例为证,不要空对空;注意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不要从理论到理论或就事件说事件。要让群众感到党的宣传工作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避免枯燥乏味。比如,多使用短句,多使用百姓语言,力戒冗长的看上去深刻的句子,要把专家的文章通俗化,要把专业术语通过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讲清楚。
三、深化“走转改”,创新宣传方式 ,提升党刊影响力传播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党刊具有特殊意义,既是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国情教育和新时期宣传工作者价值观的教育,也促使党刊在活动中探索新的宣传方式。我们在探索和创新中,逐步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我灌输、你接受”的宣传手法和形式,尽量用读者易于、乐于接受的形式去做宣传,增强报道深度,拓展刊物内涵,在深入宣传报道上下功夫。在具体宣传中,我们充分发挥作为主流媒体所具有深度和权威的优势,在深加工上做文章,抛开以反映事实动态为主的宣传报道方式,在阐释性、分析性、解读性上做文章,如在做好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的重大主题报道过程中,思想理论版、党教版、蒙文版除了在卷首深入宣传王君书记在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外,还要集中力量组织系列评论员文章,围绕内蒙古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和工作举措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各版同期刊发。同时,思想理论版发挥理论优势,在理论建设版块刊发由专家学者、盟市厅局领导撰写的理论文章和实践体会,细化和深化对自治区发展战略的解读;针对重点文章配发“编者按”或“编后语”,以言论的形式进行深度诠释和延伸阐发,在系统深入的理论宣传上做文章。
不断增强党刊宣传方式的多样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有深度、有影响的宣传报道。党刊的宣传报道可能做不到速度最快,但因为我们注重强化思想内涵、加强深度引导,对作品进行了深加工,以深度宣传报道上的优势,引导舆论、传播理论、阐发思想、启迪智慧,增加党刊吸引力,提升关注度。专题策划是期刊增加宣传力度和内容深度的重要宣传方式。专题策划不断线,“走转改”就不断线。今年以来,我们以特别策划的形式每期搞一个专题。通过这些专题策划,组织动员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调研采访,每次都由社领导带队,调查采访、研究问题、撰写文章,使得“走转改”常态化的保证。
两年的“走转改”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使这项工作常态化、长久化、长效化,一要领导起带头示范作用,营造走基层的良好氛围,激发采编人员走基层的自觉性。多年来,实践杂志社始终坚持凡有重大报道,都由杂志社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研采访的做法。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调研的力度大,采写的稿件质量高,收到的宣传效果好。二是建立联系点制度,鼓励采编人员和基层干部群众交朋友。有了基层的朋友,就更有利于把党的声音传送到群众的心里,把群众的声音反映上来。今年初,我们与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建立了联系点制度。有了这个联系点,使实践杂志社的采编人员有了和基层的亲近感,有了和基层联系的直通车。三是栏目设置要体现“走转改”的要求,涵盖面要小,离基层要近,让读者看了就有亲切感,坚决杜绝那些大而空又不知所云的专栏。三个版本在开设“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专栏的同时,其他多数专栏也尽可能地接近基层,接近群众。比如,“小康路上”“基层党建”“县域经济”“生态文明”“新农村新牧区”“企业天地”“政策咨询”等等都自觉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作者单位:实践杂志社)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