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中的利润转移研究

2014-04-29 15:59李晓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6期
关键词:价值链

李晓乐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利润沿着价值链发生了转移。本文对过剩经济条件下利润在价值链上发生的4种转移规律做出经济学解释,并为企业如何应对这种转移提出建议。

[关键词] 过剩; 价值链; 利润转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6. 006

[中圖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6- 0008- 01

1 过剩经济时期利润在价值链上的转移

近期,我国商品供大于求的比例上升,大量企业陷入亏损。企业如何在价值链上找到价值增加点,进行企业定位,成为企业家和学者们关心的问题。以下拟对过剩经济条件下价值链上利润转移背后的经济动因做出分析。

1.1 利润从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向上、下游环节转移

价值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附加值可以用“微笑曲线”来形象表示:抛物线的左侧,随着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的附加价值逐渐上升;抛物线右侧,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流通环节重要性提升,附加价值逐渐上升;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产能过剩问题逐渐突出,过多的产品需要实现价值,市场竞争激烈,很容易被低成本的同行所替代,成为了价值链中附加值最低的部分。这条曲线表明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附加值曲线的最低端,企业若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向两端延伸来创造更多的价值。美国苹果公司充分理解了微笑曲线的经济学含义,把握高价值增值的环节,以出众的品牌效应和独特的营销渠道在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大获全胜。对于价值增值较少的生产环节,则采用外包加工的战略,生产密集型制造商之间竞争激烈,获利空间很低,这大大降低了苹果公司的生产成本。

1.2 利润从制造环节向销售环节转移

现在处于过剩经济时期,价值的实现变得重要,利润已经从产品的制造环节转向了销售环节,价值创造的主体和价值获取的主体发生了分离。

利润从商品的制造环节向销售环节转移背后的经济动因是什么呢?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处于短缺经济时期,此时价值创造处于重要位置而价值实现位居其次,制造环节占据决定性位置,而销售环节处于被决定位置。社会总的生产能力有限,消费者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利润集中于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所获得的利润十分有限。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现在,我国逐步走向了经济相对过剩的时期,需求成了稀缺资源,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了多少变得至关重要,价值创造在这时居于了次要位置。这一时期,由于短缺经济时期注重生产,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此时已经完成,此时厂商就可以无限扩大其产量,单位产品的成本随之不断降低。这时价值链上的利润已经不再集中于制造环节,企业为寻求更多的价值增值,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寻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上去。

1.3 利润从销售环节转向消费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销售环节在某些价值链中也变成了无利润区,价值的创造主体和获取主体发生了进一步的分离:制造和销售产品的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十分有限,利润由产品的销售环节转向了消费环节。这种利润转移主要集中在大件商品和需要售后服务的商品中。

经济学将消费分成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站在企业的角度,生产性消费是由价值链中其他企业完成的,生活性消费则是由顾客最终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短缺经济时代,生产产品就是价值创造,9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入过剩经济时期,消费者在对手机、汽车这些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新需求,这种新需求产生的过程也就是生活性消费价值的创造过程。过剩经济时期生产环节利润低下,制造企业的低利润会压低销售环节的利润。制造商和经销商都无法对消费环节的厂商施加直接影响,他们彼此分属不同的行业,只能通过消费者的间接作用使消费环节的各厂商形成间接竞争。生产创造价值是从供给的角度研究价值的创造,主要适用于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短缺经济状态;消费创造价值是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价值的创造,主要适用于目前生产力获得发展以后的过剩经济状态。

1.4 利润从产品的内在环节向外围环节转移

在过剩经济时代,环境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开始为获得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而支付高额的费用,利润开始从产品的内在环节向外围环节转移。波特把企业价值创造分为一些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的组合,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原材料与设备采购、产品生产等环节在内的一个完整的链状网络结构,这些组成了价值链的内部环节。外部环节则是指外部环境。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商品的出售实际提供的是一种以物为载体的服务流,实际是一种“捆绑”销售的行为,这种服务流的价格是合成价格,它的产生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在过剩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利润不再来源于“ 物质层面的产品”,更多是来源于依附在物质层面的“ 精神层面”,由此便有了从价值链内部环节转向外部环节的趋势。

2 针对利润转移问题的企业对策

在过剩经济环境下,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需要不断调整的,这样才能获得利润和长期、全方位的发展。

对于大部分制造类企业来说,他们的核心能力处于利润区之外,这种企业在价值链上、下游利润区的业务与企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这时企业应该保持和强化核心业务,同时要对价值链进行整合,并且是以“链主”企业的身份对价值链进行整合,争取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做到最强,获得更高的利润份额。在现今技术不断革新,用户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企业也需要对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调整,实现核心业务再定位。

那些核心竞争力处于利润区之内的企业,应该集中自身资源发展并强化核心业务能力,争取做到自己领域的第一。不断地进行再投资是维持和强化其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对核心能力的战略性投资,否则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必然会慢慢萎缩甚至丧失。

猜你喜欢
价值链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全球价值链重塑战略机遇期
“中国制造”:助力“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提升
《价值链重构》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亚太价值链构建中的原产地规则分析
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