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识字

2014-04-29 12:08:06谷立旋
学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字谜儿歌生字

谷立旋

一个人的识字能力是其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能力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贯彻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这个说法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让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进而有利于他们尽早进行独立阅读。我在将近十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天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且思想集中持续时间短。同时,传统的生字教学这一块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在这种被动的情景下识字,学生的识字效果很不理想。鉴于这种低效的识字状况,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低年级识字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研读的相关识字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以下是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的教学尝试。

一、趣味横生的游戏识字法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能增强识字的趣味,而且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亲身感受到游戏对学生学习产生的神奇魔力。游戏是学生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所以,我认为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怀着愉快的心情认读汉字,是学生学好生字的关键。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依靠学生天真活泼、爱动爱玩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采取多种玩乐的识字形式。

在识字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游戏情境。我在识字教学中营造了“小火车开起来”“汉字森林寻宝”“勇闯汉字宝库” 等游戏情境,让学生将每一个生字看成了“生字宝贝”,把认读、识记生字的过程当成乘坐“小火车” 到“汉字森林里” 去“寻宝”的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比如教学冀教版一年级的《哪儿去了》一课时,在欣赏完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年四季里藏着好多‘生字宝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成为谁的好朋友!” 这样一说,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找朋友”的游戏,都兴趣盎然地在课文中寻找起来。

在生字复习课上,我设计了带有一些竞争性的游戏。如“认汉字,我最棒”的游戏,学生依次读生字卡片,而听读的学生当“裁判”。谁读对了,大家伸出大拇指,并一齐说“你真棒”;读错了,大家就一齐说“继续努力”。读错的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读对后还能得到大家“你真棒”的表扬。这个游戏因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真实准确地反馈出识字情况,方便及时纠正学生识字中的错误。教师还可以把平时学生作业中带有普遍性的错别字写在小黑板上,然后请学生当“小医生”给错别字“治病”。比如把“枚”字写成了“权”字,“小医生”诊断后说:“枚”字的右边是反文,现在写成了“又”字,不仅横没出头,右上边还丢了一撇。教师可发给这个学生“小医师资格证书”。这时,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争当“小医师”。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起来就更带劲了。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游戏还有很多。如“抢帽子”“巧辨双胞胎”“送小宝宝回家”“我是邮差送信忙”等游戏活动,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来说都很适用。

二、发挥想象力的创新识字法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所以识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想象,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驰骋,让学生的识字速度倍增。在低年级识字中,关键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小小生字变成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谜语。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创新识字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识字方法。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共同探索、发现并创造出许多种识字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1.巧编字谜记生字。学生都很喜欢猜谜语,不管是出谜语的学生,还是猜谜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活动中得到快乐。所以,我鼓励学生在家预习时对要识记的生字尝试自己或和家长一起编字谜。这样编字谜时就是在识记生字。如学习“果”字时,学生编出了谜语:“一棵树长得高,一直插进太阳里。”等到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预习时编的字谜。做好准备的学生展示自己编的字谜让大家猜,猜出来的学生可以得到出谜的学生或教师的奖品(一颗红星)。学生兴高采烈、摩拳擦掌地参与猜字谜活动的同时也把生字记在了自己的心里。

2.运用加减法,巧识新生字。观察汉字,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字加一笔或几笔变成某个新字,加某个部首或减去这个部首变成一个新字,还有就是两个独体字加起来为某字。在识记汉字时,我引导学生用这种给某字进行加减法的办法识记新生字。如识记“种”字可以用加法即“禾”字加上“中”字就是“种”;学习 “日”字时,有的用“口”里加一横的办法记,有的用“旧”字减去一竖的办法记。对原来学的汉字进行加减法变成新字的这种方法,使学生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到了新知识,还锻炼了学生想象、分析能力。

3.抓住差异,巧辨生字。即对所学过的字形或字音相近的字进行归,然后再对照着每组形近或音近的字彼此之间的差异加以记忆。例如,“桥”“娇”“骄”“轿”这四个字的字形、字音相近,容易混淆,可编成顺口溜对它们加以区分。如:“桥、桥、桥,有木就是桥,过桥的桥;娇、娇、娇,有女就是娇,娇气的娇;骄、骄、骄,有马就是骄,骄傲的骄;轿、轿、轿,有车就是轿,轿车的轿。”

4.自编儿歌记忆生字。教师可指导学生依靠形象思维来认知和识记。如可把生字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来识字记字,同时儿歌中尽量带上字意,在记字的同时也理解了字意。如学习“问”字时,学生编出儿歌:“口进门,问问问”;学习“碧”字时,学生编出儿歌:“王大姐,白大妈,坐在石头上学文化。”

三、开放识字,畅享自主之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开放学习空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书本上的识字量,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广泛识字,真正做到扩大识字量,让学生感受识字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日常生活为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校园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校园文化识字。校园中有各种宣传橱窗,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温馨提示等。为了让学生主动认读这些文字,我开展了“把学校带回家”的活动,鼓励学生到校园里走走、看看、读读、认认,回到家里向父母介绍学校的校园文化情况,并由父母给予评价。这样,很多学生下课后都主动跑到橱窗、板报、走廊标语等校园文化设施旁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向教师或者高年级的同学请教。同时,家庭生活也是生活识字的广阔天地。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中遇到的各种包装、广告、杂志、标牌等物体上也有很多汉字。为了使学生关注这些文字,我在班上开展了“我和妈妈去逛街” 的活动,鼓励学生到街上、超市、商场、公园等场所去走走、看看,读读、认认。从各种各样的物体上认识字,不仅使学生关注了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汉字,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把学生的识字目光引向广阔的生活。

总之,低年级识字教学不能千篇一律。作为教育实践者,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运用所学的理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让识字不再是乏味地机械记忆,从而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意识,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字谜儿歌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3. 字谜
生字辨识大闯关
睡觉儿歌
生字变身
儿歌绝唱
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9
纵横字谜
海外英语(2013年11期)2014-02-11 03:21:02
纵横字谜
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七月的儿歌
中国火炬(2012年7期)2012-07-25 1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