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就高中数学而言,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还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评价方式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兴趣是影响学生参与度最主要的因素,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必须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而传统高中数学以讲授方式为主,忽视情境对学生兴趣激发的作用,对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构建也不太注重,从而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形成知识的主动构建.为此,要提高课堂参与度,就需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师生关系构建而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注重情境创设和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感情上让学生接受老师,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积极进入学习状态.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问题可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获得知识构建.但在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中,而不能将课堂丢给学生,尤其要注重在学生探究中给学生指导,学生探究后及时进行总结,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
三、积极评价,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因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所影响,学生更加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尤其是过程方面的评价.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传统的“只看成绩而轻过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采用小组方式加强过程评价,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施小组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完整而系统的评价标准.如评价标准从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作业三个部分进行设计,那么,在课中参与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可获得加分,如果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又获得加分,通过一段时间的累计后,将各个小组的积分进行对比,评出高低,这样做有助于将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增强集体意识,从而提高其参与度.其次,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针对基础稍差的学生,要多找其优点,尤其是要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树立其自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理念,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