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内蒙古达茂旗百灵庙镇新胜街。天气晴好,街人优闲。路口有老先生老太太坐在屋檐台阶下观望来往的行人。
中午一点多钟,巴音毕力格从30里外的巴音敖包苏木赶到百灵庙镇新胜街的“手工艺品店”。他没有骑着草原骏马而来,而是开着“铁马”而来。“马在草原上跑得快,在公路上只能开车。”
巴音毕力格身材清瘦,动作敏捷,眼神清亮,沉静内敛。他的手工艺品店的招牌很小,与街上各色手工艺品小店一样,没有特别之处,特殊的是这个店名:牧马人的欢乐。“店名是我自己取的,我做马鞍,做马的嚼头,自己觉得很快乐,所以就叫这个店名。”
从2008年,当地政府进行牧区禁牧还草以来,至今已近十年。牧区移民被安置在百灵镇河东区生态移民小区,为了延续草原牧区生活与文化。在小区前面的绿色廊道广场上建有民族祭祀台。
民族祭祀台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牧民群众用来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祭天的,第二层四周矗立着12尊属相的雕塑;第三层是祭火台,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牧民群众用来祭火的。巴音毕力格家也在具有民族文化氛围的移民小区里。虽然在城里已安家,但巴音毕力格还是习惯把牧区的家称作自己的家。
五色雕花马鞍
一打开卷闸门,眼前只觉五彩斑斓。五彩的马鞍、嚼头、脚蹬、马鞭,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蒙古文化崇尚五色文化,寓意对应天、地、山川、河流、血液。摔跤手脖子上挂着的五色彩带,敖包上的五色风马旗都是极其神圣的,同样,在马鞍的制作上也采用了五色系。
呈列在店里的马鞍都是巴音毕力格与他的弟弟纯手工制作。弟弟负责木工部,而马鞍的上漆、拼接、雕刻、嵌银都是由巴音毕力格一手完成。而马鞍上的一些配件,如脚蹬上的铜扣,则由其他一些配件店购进。
一般的马鞍售价是几千元,也有好几万元的,就是嵌银的马鞍。现在马鞍的客户有一部分是牧民,一部分是博物馆,还有一些影视制作单位,最主要的客户是城里人,家里装修房子,请一座五彩斑斓的马鞍放在室中,寓意马上平安,是一件既美丽又吉祥的工艺品。特别是住在城里的蒙古族人,更喜欢马鞍,因为他们对马鞍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以巴音毕力格相对娴熟的手艺,一副马鞍子需要半个月的工时,马鞍越精致,费时越多。
桌子上有一个半成品的马鞍。巴音毕力格给我介绍马鞍的组成部分:前鞍桥、后鞍鞒、前鞍翅、后鞍翅、鞍座、鞍棱。这是他弟弟做的工序,看起来是几面板,但这两块板要平整光滑,要同马脊梁吻合,工艺要求高,做工非常细。
一副马鞍一般用四大块材料,两块凸形的称为鞍板,两块U形的称鞍鞒。在粘合这四块木料的时候,要注意角度、宽度、弧度的把握,用一种特殊的胶(俗称鳔胶,是一种用动物的皮熬制的粘性很强的胶),把木板粘合在一起,就有了马鞍的雏形。接下来要把马鞍放在库房风干,然后在鞍鞒和鞍板、鞍座相接的地方,钻空打眼,安装附属部件,左右鞍板的前后,还要各打4个眼,用来穿缀捎绳。左右鞍板前面各打一个眼,里面穿出绳环。
接下来是用腻子刷马鞍,用砂纸打光,保持马鞍的光滑,这样重复两遍,一直到马鞍光滑为止。之后给马鞍上红色油漆。油漆上二到三次,每次干三天,待到油漆干了,这样做出来以后,还是一副裸马鞍,它上面要包起来,下面要衬上屉子,左右加大韂小韂,前后穿上捎绳,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马鞍。
这些工艺已经流传很久,但是因为是手工,做出的手工都不甚相同,具有手艺人自己的气质。“谁做的马鞍自己一下子能看出来!都有自己的小创新!”巴音毕力格说。
清扫了地面,铺上毡子,巴音毕力格拿出皮子开始制作马嚼头。这些皮子是自家产物,牧民家庭每年冬天都会宰几头牛羊用来食用,冬天天气寒冷,肉食不会变质,风干的牛肉吃到来年夏天也没有关系。
“现在超市卖的牛肉干都是在工厂烘干制作出来的,一点也不好吃,哪有我们牧民自家的牛肉好吃,而且卖的牛肉干还那么贵。所以我们放牧养牛,也是为了省点钱,能有牛肉吃就行。”
离不开的草原
牧区禁牧已近十年,牧民来到城里生活,一些牧民安居乐业,当上了市民,但是一些牧民还是不习惯在城里生活,于是偷偷跑回牧区,重新放牧。当然这样的放牧是不允许的,所以只能偷偷放,养的牛羊、马都是不多的数目。
“以前能养好几百头马,现在养二十几头。政府说保护生态,肯定要支持。”因为禁牧,巴音毕力格随着移民大军来到城里,不能放牧,在城里不知道能干些什么。于是想到自己从小就会的马鞍手艺,在城里开了这家店,可以给家里增加收入。“制作马鞍是我们民族的东西,不能丢弃。我弟弟从小也会做马鞍,所以我们一起开了这家店。”
巴音毕力格的手艺是父亲传授的,父亲的手艺是爷爷传授的,一代传一代,称得上传家宝了。巴音毕力格从小就在牧区放马,他喜欢马,喜欢马鞍,从小跟着父亲做手工。“父亲做的马鞍比我做的更好,他是用心做给他的马儿们,放在马背上,自己坐在马鞍上, 父亲做的马鞍样子特别朴素,更加结实,更加精致,完全纯手工。我们现在做的马鞍在色彩上式样上会更多一些,但实用性不如父亲的强。因为我们现在为了节省时间会用一些机械,机械当然不能跟手工比,所以父亲有时就会批评我。”
当然现在这个店的收入不如原来放牧的时候多,但禁牧以后的收入就不如店里的收入多。虽然已经移民到城里,并在城里开了手工店,但是他在城里呆久了,心就烦。于是把城里的店一关,就回牧区去。跟牧区的朋友们聚一聚,赛一赛马,心里就舒服一些。
有许多像巴音毕力格一样的年轻人,生活在城里,但经常回牧区的。除了年轻人,老牧民们也不喜欢住在城里,巴音毕力格的父母也嫌城里吵,住回牧区。父亲说在牧区清净,在城里没事干,闲得慌,在家里可以迎迎马,早晨迎一迎,晚上迎一迎。年纪大了,更需要多活动活动腿脚,对身体好。
这一次巴音毕力格回牧区,更主要的一件事是给自己的女儿过满月,女儿取名乌斯嘎拉,意思是纯洁明亮的意思。巴音毕力格的名字,有财富与智慧的意思。巴音毕力格只读到初中毕业,因为从小喜欢放马,上了学校,脑子里就“跑马”,想的全是马与羊的事,念不了书。
但令他骄傲的是他的媳妇是个大学生,嫁给只有初中文凭的巴音,听起来好像是巴音高攀,但是巴音毕力格却没有这个感觉,因为他有做马鞍子的手艺!大学生媳妇,喜欢城里生活,所以有时会鼓动巴音去大城市发展,比如说包头、呼和浩特、北京,同时在网上开一个手工艺品店。但是对于城里和网店的发展,巴音觉得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主要是制作手工艺品工艺复杂,比较费时,人手不够。产品也供不上来。所以现在暂不考虑迁往大城市发展。
牧马人的欢乐
5月20日至6月1日,巴音毕力格去呼和浩特市参加了国际马产业博览会。听了会上来自欧洲、美洲、澳洲,还有内蒙古有名的马专家芒来教授的讲座,巴音自认为受益匪浅。“我要学学国际上做的马鞍,他们做的马鞍好在哪里,为什么要几十万?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民族的手工艺品前景远大,不能丢弃我们民族的东西。这个观念对现在的年轻人很重要!很多人都对自己民族的手工艺满不在乎,这是不对的!”
巴音毕力格曾经招收过两位徒弟。都是二十岁不到一点。跟着他在后面学做马鞍、嚼头与马有关的手工艺品。但是学了不到半年,两位喜欢热闹的徒弟就先后退出了巴音毕力格的工艺品店。一个回到牧区重新放牧,一个去了大城市打工。虽然巴音毕力格也不到三十岁,但是对于自己曾招收过来又放弃学艺的徒弟,巴音不知不觉地用上了老辈人的口气评价他们:“现在的年轻人,都坐不住,没有耐心来专心地做一件事,他们太浮躁了!”
还好巴音毕力格的弟弟没有像那两个徒弟一样,半途开溜,而是跟随哥哥一起打点“牧马人的欢乐”。“当然希望能把这种欢乐传递出去,这是我们蒙古族的文化,是我们蒙古族的骄傲!”巴音毕力格说。
巴音毕力格的朋友们大都是牧区的。“说话、爱好、关注点、兴趣都一样,所以聊起来就欢乐!”他的朋友们,有的在马场里上班,养马,驯马。虽然没有当马倌时快乐自在,但是和马在一起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结婚成家,巴音毕力格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家里是自己的媳妇和年幼的女儿。父母身体都还康健,不用他过于操心。但是节日的时候,一定会看望自己的父母,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巴音毕力格从小喜欢马,他养的一头小马驹叫做香可儿,是根据村庄周围的敖包取的。后来香可儿长大了,被别人买走了,巴音毕力格心里非常难受,后来,养的小马儿就不给取名字了,“怕以后想得慌!”
巴音毕力格和父亲关系很亲近,一起做马鞍,一起骑马。这两样充分体现了蒙古汉子的气概。再过两天,又迎来蒙古族人民的节日:祭敖包。在节日期间会看到赛马、马术。巴音毕力格到时会去参加。还有接下来的那达慕大会,巴音毕力格也是赛马成员之一。不管名次如何,在草原上和自己的伙伴、父亲一起骑马奔马,在他看来就是最快乐的日子。“当然会用上我自己的马鞍、嚼头,还有我们的蒙古袍。”
照片上的巴音毕力格穿着节日服装,英姿飒爽在站立在栆骝马前面,与眼前的穿着茄克衫、牛仔裤的他判若两人。除了祭敖包和那达慕,过年的时候,巴音也会和弟弟一起骑马看望长辈亲戚。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到达长辈家里,寓意把最圣洁庄严的礼节敬献给老人。一般情况下,太阳落下,就不适宜看望长辈了。金色和黄色是蒙古族尊崇的,是吉祥光明的,所以在没有太阳的黑夜看望长辈是不吉祥的。
在看望长辈亲戚朋友后,巴音毕力格会和父亲、弟弟,还有其他亲戚,一起骑马在草原上奔跑,马嘶,人叫,草飞,尘土翻滚,每个人都在马上飞舞,在草原上飞舞。这种比赛没有名次,每个参加者都是冠军,得到的奖品是满心的欢乐,是牧马人的欢乐。
现在老牧民把马鞍当成传家宝,在自己的孩子结婚成家时,会拿出心爱的,经过多年打磨的,亲手制作的马鞍子送给新婚夫妇。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安,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忘了草原,不要忘了骏马。
“我做马鞍的时候很快乐。很多人快乐就唱歌。我不会唱歌,我们牧民家庭的爱好也不一样。比如有人喜欢唱歌,就把好听的歌儿传下来。我们家喜欢做马鞍,我们就把做马鞍的手艺传下来。做马鞍就像唱歌一样快乐!”巴音毕力格开心地说。
大约三个小时,巴音完成了嚼头的制作。他把嚼头拢起来,展示给我看。我把相机对准他和手中的嚼头,巴音毕力格不好意思地笑起来,一脸地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