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治疗与儿童心理咨询

2014-04-29 18:03黄欣
中国电子商情 2014年8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小朋友儿童

黄欣

引言:本文介绍游戏治疗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理论、适应症状等。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游戏治疗不仅对于心理障碍儿童有临床适用性,身心健康的儿童也能受惠。

一、儿童心理问题与游戏治疗:

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已经达到了6%~22%,估计约3000万人且呈上升趋势,儿童大部分难以用语言表述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压力与无助,这些压力和不良情绪使儿童表现为各种情绪、行为或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可能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却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游戏治疗为这些儿童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且作为一种适合儿童的治疗及咨询手段逐渐被关注及运用。

二、游戏治疗研究现状

游戏治疗是以儿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变儿童的不良情绪与行为的方法。游戏天然具有治疗的功效,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情绪性困扰的儿童解决内在冲突。围绕这一目标,涌现出有关游戏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也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游戏治疗的历史与发展[1 2 3 4]

儿童心理治疗与游戏的结合最早源于弗洛伊德治疗小汉斯的个案。其概念由莱维提出,后由Freud的女儿安娜和其学生梅兰妮·克莱因将这种方法用于心理障碍儿童的实际治疗。克莱因将游戏发展成为精神分析游戏治疗。她们都认为游戏是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最佳媒介。卡尔·罗杰斯综合并发展成非指导性疗法。Garry将此理论延伸为儿童中心游戏治疗,后来又出现公平游戏治疗。

近些年来,不同派别在看法上已经接近一致:游戏活动本身不是治疗的目的,而仅仅是治疗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游戏治疗中治疗者的态度,以及治疗者与儿童之间建立的特殊性关系起关键作用。

2.游戏治疗的方法 游戏治疗和各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不同治疗方法,下面谈谈常用的几种方法。

(1)非指导性疗法[1 2 3 4]非指导性游戏治疗并非无指导,而是指儿童能够再度正确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其基本原则如与儿童建立友善的关系、接纳儿童真实的一面、让儿童领路等都有深厚影响。其针对社会适应障碍和不良行为的疗效最佳。

(2)认知-行为游戏治疗 CBPT的特点是目标导向的干预方式,通过游戏,认知的改变被间接地传达给儿童,从而教会了儿童积极的行为。该方法使用榜样树立、泛化、预防反应等干预手段,结合布偶、绘画、橡皮泥以及沙土等媒介,更符合儿童的发展需求。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和“假装”实践练习来学会对特定情境的应对技能。多用于治疗儿童恐怖症、儿童经历创伤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后的儿童心理或行为障碍。

(3)亲子游戏治疗[4] 亲子游戏治疗是指通过对家长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能够使用基本游戏技巧的“治疗代理人”,并最终让家长自己解决孩子问题。亲子游戏治疗是弥补独生子女在家庭内及与同龄伙伴之间交往不足的良好途径。近年被成功地应用于对抗性行为、焦虑、抑郁、虐待以及离异(单亲)家庭等,在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减轻父母的心理压力。

三、个人思考

在儿童个案为主的工作室的学习工作中,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并理解儿童世界。虽然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却并非一直对儿童感到天然的亲近。最初,我在智力上从书本、从大学课上知道儿童的发展,而我单单只是“知道”儿童,并非用我的心去“了解”儿童,去触动他们及他们的世界。在个人学习及应用游戏治疗的经历中,我逐步理解游戏治疗所谈及的原则及技巧,对儿童游戏治疗及其对儿童的作用有了更深层的体会,也让我在生活中更有信心扮演母亲的角色。

最初我侧重于认知-行为游戏治疗( CBPT),我用布偶来和小朋友角色扮演,了解其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及儿童倾向的可能的问题解决方式。在选择性缄默的儿童个案中,我更多的运用绘画,起初用于建立关系,而后开始设计结构性的、指向目标的绘画活动,我请小朋友画出不同的颜色的情绪脸,让他认识自己。其中也会有小朋友即兴的发挥。在一例儿童性侵害的个案中,运用玩偶来了解小朋友的受创伤经历,通过绘画来加强自我认知。儿童不敢直接表达的情绪或态度,透过自选的玩具,安全地投射出来。

我逐渐真诚的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面对、解决困境。有时候并不是我主动的设计引发了变化,更多的时候,在游戏室安静与耐心的环境中,他们挖掘及试验了自己的内在资源,得以变化和成长。儿童通常是很信任大人,也因而很无助。每次和小朋友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时,我都会告诉自己要更加小心,不要利用了孩子的信任,要对他们的感受很敏感--“以儿童为中心”,不刻意的引导小朋友玩我所设定的游戏,或谈论其他以为重要的话题,来刻意要小朋友改变。

即使是最正常、最能干的儿童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儿童把这些难题带入游戏中时,便有机会逐步去应付他们。有一个学校适应不良且有暴力倾向的小朋友被转介来接受辅导,这个在学校每天被老师训斥的孩子,一边和我踢打拳击袋,一边告诉我他在学校的喜怒哀乐。在游戏室内,我们既不干扰或教训孩子,也不看轻孩子的感受或所说的任何话,“我接纳你是你”而不是“假如你。。。。。,我便接纳你”。如果没有游戏治疗,这个孩子只能以说的方式讨论自己昨天或上周的暴力行为。我们一起通过游戏把问题带出来,正视它,然后学习控制或抛弃它的束缚。

此外,父母参与并学习游戏治疗技巧开始成为重要的一环。通常刚开始父母会认为他们的子女需要被改变,而在过程中发现他们对孩子的想法有了改变,因而能更有同理心地忍受及接纳自己的子女。在游戏室中挖掘的治疗性的技巧将与父母一起分享。如果我们在游戏室中对儿童所做的有帮助,那么,相同的行为由父母来做也应对儿童有帮助。在选择性缄默的个案中,最初父母认为孩子需要来接受训练,而后发现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情绪控制上需要调整。当孩子进步时,父母更认真地学习与孩子良好互动的治疗性技巧。

游戏治疗不仅仅是帮助有问题儿童的最佳方法,也是帮助每一个儿童健康成长的手段。其最主要的目标并不是解决儿童的问题,而是帮助儿童成长。在中国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需求逐渐增加的今天,游戏治疗理念不仅可为教师、家长、临床医生等借鉴运用,还将会在儿童心理治疗、咨询领域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培勇,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高淑贞(1994):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3]高华,国外游戏治疗的发展和应用,[期刊论文]-教育导刊,2006,10(1).

[4]曹中平,蒋欣.游戏治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方向.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小朋友儿童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找茬儿
留守儿童
海边玩一夏
六一儿童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Let’s DIY Poster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