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邵建霞 田蕴青
摘 要:PET/CT检查是一种全身性检查手段,其利用了PET和CT两种不同成像原理的设备,一次检查即可获取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功能融合图像。PET/CT检查已成为诊断早期肿瘤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尽管其存在对小肿瘤特异性差、假阳性和假阴性、图像有伪影、辐射剂量大、价格昂贵等局限性,但在PET、CT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下,PET/CT将克服这些局限性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PET/CT,PET/CT检查
中图分类号:N04;R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S1-0027-03
PET/CT Examinations
LI Yan SHAO Jianxia TIAN Yunqing
Abstract: PET/CT examinations are general inspections, which utilize different imaging principle to obtain crosssectional and functional fusion images of the whole body by only one examination. A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diagnosing early stage tumor, PET/CT examinations have some limitations such as poor specificity of small tumor, falsepositive, falsenegative, image artifacts, large radiation dosage, and expensive price. However, PET/CT would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and be used more widely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of PET and CT.
Keywords: PET/CT, PET/CT examination
收稿日期:2014-07-01
作者简介:李燕(1981—),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光电部。通信方式:liyan_2@sipo.gov.cn。
一 什么是PET/CT检查
PET/CT检查是使用PET/CT扫描系统对患者进行全身性扫描,从而获取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的影像手段。PET/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全称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PET /CT扫描系统包括一台PET扫描仪、一台CT扫描仪和将两种扫描图像进行连接和共同处理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平台[1],顾名思义,该系统将PET和CT两种不同成像原理的设备整合在一个系统之中,如此病人只需一次检查,就能进行两次扫描,通过图像重建融合技术形成一副副叠加的PET/CT断层功能融合图像[2]。
众所周知,PET 属于功能成像,其原理是将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葡萄糖、核酸、蛋白质、脂肪酸等标记上放射性核素制成的显像剂,注入人体后发射的正电子与邻近组织的电子发生作用,进而产生伽马光子,通过PET扫描探头探测光子信号,将信号传递到计算机进行处理,以解剖影像的方式显示出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形态,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人体组织的生理、病理、生化代谢等变化。然而,PET图像容易受到器官或组织的血流、细胞功能及数量、代谢活性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其所采集的图像信息量不够,因此PE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往往不及CT和MRI。CT成像则使用X射线穿透人体,通过扫描得到人体的断层影像,在形态上清晰地显示机体精细的解剖结构变化,但CT成像的缺点是不能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PET/CT利用了这两种成像方法各自的特点,既能根据CT图像对PET图像准确定位,又能根据PET图像提供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及密度等形态学信息,还分别显示出三个方向的三维断层图像。因此,PET/CT实现了功能成像和形态成像技术的同机融合,弥补了CT 定性困难、PET 定位不精确的缺陷。
二 PET/CT检查程序
1.检查前的准备
在进行PET/CT检查前,需要测量病人体重、血糖,如果必要还需要病人禁食4小时以上,以降低血糖值至正常参考范围内,以增加病变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取,这些要求对糖尿病病人尤为重要,因为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水平能够改变显像剂的分布。对于主要检查腹腔和盆腔部位的病人在检查前晚可充分饮水1000~1500ml,必要时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剂,以清洁肠道、减少从肠道分泌的代谢物质的滞留,在注射显像剂前再饮水500~800ml,从而松弛平滑肌,减少胃肠道蠕动,降低胃肠道对显像剂的生理性摄取。
2.显像剂的选择
常用的显像剂包括将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等标记上18F、11C、13N、15O等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制成的显像剂,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显像剂是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对多数肿瘤、脑、心肌显像具有特异性。比较常用的还有11C胆碱,属于磷脂类显像剂,常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3.检查方法
将选择的显像剂按照病人体重注射进入人体,显像剂进入人体后在体内代谢和分布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相应的稳态,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生理摄取,一般需要病人休息40~60分钟后才开始进行检查。为了减少检查时间,病人先进行CT扫描,重建出螺旋CT图像,之后再将病人移送到PET扫描区域内,按照CT扫描的位置、层面和范围采集PET图像,最后对CT图像和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图像融合。
三 PET/CT检查的临床应用
首先,PET/CT检查最重要的应用就是肿瘤,而PET正是利用肿瘤组织生长快、代谢旺盛等生物学特点,采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蛋白质、核酸等,引入人体后在病灶内聚集,经PET显像示出肿瘤的阳性显像,包括肿瘤的具体位置、形态、大小、数量等。目前PET/CT检查在肿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鉴别肿瘤的良性恶性、判断肿瘤的分期、评价疗效、寻找原发灶和转移灶、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制定放疗计划等。
其次,PET/CT显像也可以用来研究脑缺血和脑梗时的一些参数,包括:局部脑血流、脑氧代谢率、脑氧摄取分数、脑血流容积等,以帮助脑梗的诊断。随着新显像剂的不断开发,PET/CT还可以对癫痫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对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鉴别及痴呆程度评价,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和鉴别、病情进展监测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等。
最后,CT在心血管疾病筛查方面已有广泛应用,既然PET/CT是CT与PET 的结合,自然也能够用于诊断和检测冠心病,评估心肌活力等。
四 PET/CT检查的局限性
1.受到目前全身显像PET/CT仪器的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对小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低,对体积较小的肿瘤检测有一定局限性。
2.PET/CT诊断准确率在90%左右,也就是说仍有可能发生假阳性和假阴性。受到人体生理性摄取显像剂的影响,PET/CT在诊断分化良好的肿瘤时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这可能是因为高度未分化腺癌的肿瘤组织内含有一定数量的印戒细胞,印戒细胞内含有大量黏液,导致显影剂浓度减低,超出了PET检测能力。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则是活动性结核、急慢性炎症、活动性结节病和炎性假瘤等。
3.PET/CT中的CT和PET检查在时间上并非同步,有一定间隔,因此由于呼吸运动的存在导致CT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或两者图像融合后,出现定位错误或伪影。
4.PET /CT检查中受检者所受医疗照射的特殊性在于既有放射性核素形成的内照射又有CT 检查中X 射线的外照射,辐射剂量较大。
5.PET/CT检查费用较高,单次检查费用在1万元左右,限制了它的普遍应用。
五 结 语
CT早已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PET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二者的结合,可见PET/CT能够直接应用所有PET和CT技术方面的创新,如一些新晶体材料的研制、晶体设计的改进、深度探测技术、图像重建和图像显示方法等,这些都将促使PET/CT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因此,尽管PET/CT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PET和C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特异性更强的新型PET显像剂的开发,PET/CT检查必将在肿瘤以及其他疾病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海敏,朱建国. PET/CT检查临床应用及辐射防护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3):369-371
[2] 刘焕义,魏东,苏小妹,等PET/CT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