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诊断

2015-07-07 12:44舒永华王林
医学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CT检查

舒永华++王林

摘要:目的 浅谈关于小儿外科急腹症的医学诊断及治疗的方法与结果。方法 选用2008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小儿外科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的共有43例,其中3例患儿在手术以后出现切口感染,通过使用药物治疗以及二期术后护理治愈,其他患儿在近期没有出现并发症发生现象。没有通过手术治疗的患儿通过积极保守的方法治疗也都得到了恢复。结论 认真调查患儿有关病史、进行体检、实验室检查(CT 检查、X 线检查)、鉴别诊断并及时手术,是准确诊断及治疗的基础。

关键词:小儿急腹症;CT检查; X线检查

急腹症是在小儿外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小儿本身很难提供病史,在体检时不予以合作,很容易被误诊或者延误病情,从而导致不良医疗后果严重者死亡。因此急腹症是小儿外科医生的一个棘手问题,虽然现代医学检查方法不断提高,但仍无法达到十分满意的确诊率[1]。小儿急腹症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 小儿内科疾病以腹部症状为主,与小儿外科急腹症两者有极相似的临床表现, 有时两者同时存在, 或者两者相互转化, 很难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我院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共治疗急腹症患儿43例,所有患儿都得到了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 例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治疗之前都要进行病史情况调查并做好记录,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最后医生根据患儿的检察记录确诊为小儿外科急腹症。研究对象组成,其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16 例。接受治疗的患儿年龄大致在4个月~12 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15岁。其中7岁以下的患儿有30 例,占所有接受治疗儿童的69.77%。对确诊为小儿外科急腹症患儿在确定其均无其他重大疾病史的前提下,对于所有的治疗结果都具有可比性。

1.2 腹急症诊断标准 我院对小儿外科急腹症疾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小儿恶心呕吐及小儿腹部的疼痛、按压痛、腹泻等明显症状;患儿的腹股沟疝嵌顿、急性阑尾炎发病的异常征状通过实验室CT、X 射线可以检测出; 同时,还要严格排除临床上其他所能导致患儿出现小儿外科急腹症疾病的可能性。

1.3 方法 我院对于43例确诊为小儿外科急腹症的患儿,均采取与患儿病情相符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2,3]。急性阑尾炎患儿37例,急诊进行剖腹探查和阑尾切除手术患儿共28 例,进行保守治疗有9例。肠套叠3例,1例经过空气灌肠法复位成功,进行坏死肠管切除以及肠吻合术2例。3例腹股沟疝嵌顿患儿,有2例使用急诊手术进行疝内容物还纳和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 1例因发现嵌顿肠管坏死,采用坏死肠管切除术、 肠吻合术、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方法治疗; 8例经手法还纳复位以后症状得到缓解。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1例使用保守治疗的方法,1例进行粘连松解术。7例先天性巨结肠进行巨结肠根治术。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行幽门环形肌切开术。肠系膜淋巴结炎5例,胆道蛔虫症3例,都采用了积极保守治疗措施。然后再根据患儿疾病情况进行护理治疗。确保患儿的疾病治疗可以具有更好的疗效。

1.4 实验室检查 CT 检查方法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迅速增加。诊断速度与B 超很相似,都不会受到肠道管内气体的干扰。广泛适用于一些类似于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X 线检查方法可以作为急腹症重要的辅助诊断项目之一。医院常规应用方法是采用立位胸腹联合透视或拍片,观察器质性病变可有相应的改变。

2 结果

对于我院收治的43例患儿中,急诊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28例,对患儿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疗效确切,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积极保守治疗后均顺利回复,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者相结合的疗效更佳,患儿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小儿外科急腹症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病,但是它的临床特点表现不明显、不典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表现为腹痛、阵发性哭闹、呕吐、腹胀, 还有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出汗、精神改变等特点。有病情进展快,主要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机体各方面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造成的,也会使病情转移或临床症状加重。临床非典型性表现,发病后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变化不平衡。在调查患儿病史时叙述不明确,小儿急腹症病史大多由患儿家长进行描述,有的时候会因为家长的疏忽而导致依患儿病史做出准确诊断性降低。因此患儿不仅面临许多痛苦,而且身体上的病痛也会使患儿在心理上承受着非常大的惊吓。

小儿外科急腹症易与胃肠道反应、腹泻及便秘混淆,两者症状极为相似。胃肠道疾病主要是由于围腹膜受到刺激而引起了反射性恶心、呕吐等胃内容物这与急腹症早期雷同。中枢性呕吐就属于晚期症状,它主要是由于吸收的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呕吐物中常夹杂黄绿色的胆汁,严重时,呈棕褐色粪样的内容物。后种情况经常在急腹症严重感染、肠坏死或麻痹等情况出现。急腹症病程中的便秘或腹泻症状,主要是因为腹腔受到炎症刺激而发生的抑制或加强。

现在,各地医疗条件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施都为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也是诊断速度大大增加。例如,先进的彩超、多功能 SCT、MRI 等等都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使医务人员可以快速有效的鉴别外科性腹痛和内科性腹痛,大大减少了误诊率。早期诊断与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是针对小儿外科急腹症的治疗关键。采用手术治疗86 例外科急腹症患儿,其中13 例患儿在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通过术后期间治疗后痊愈。在治疗前要细致检查,根据检查记录对使用相应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率[4]。

参考文献:

[1]徐桂龙.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在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4(20):105.

[2]陈卫东, 叶文艳.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3: 099.

[3]张文秀.浅谈急诊508例小儿急腹症的分诊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22):68-69.

[4]黎志辉.外科急腹症诊治体会[J].四川医学,2010,31(6):831-832.

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CT检查
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部X线、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肠梗阻临床诊断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的CT检查研究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与X线诊断比较分析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
两种阴道填塞方法在女性盆腔CT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