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的重点和核心

2014-04-29 00:44于洪生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领导干部重点

【内容提要】 领导干部形象塑造要注重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有机结合,处理好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辩证关系,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必须把领导形象塑造的培训重点放在思维的训练与改善上,增强培训的思辨性、探索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形象塑造 重点 核心

【作者简介】 于洪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8-0004-03

谁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美好形象,因而领导干部都愿意接受形象塑造方面的课程,比如,从公务礼仪、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应对媒体,到思维方法、道德修炼、“三观”教育等,都列为干部形象塑造课的内容,讲师们借助于领导学理论阐发观点,为了使课程生动有趣,常常会借助于寓言、传说、笑话来展开,通俗易懂,速见成效,注重讲工具方法、领导“艺术”、管理技巧,这样才特别受欢迎。问题是,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的教育培训,重点在哪?核心在哪?

一、悖论:领导形象塑造日益重视,官员形象危机却呈高发态势

2014年5月26日,中国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发布,书中称目前我国官员形象危机呈“多元高发”态势。在“群众对官员负面形象的厌恶排名”中,主要集中在五大风险领域:“贪”(贪腐问题)、“渎”(失职渎职)、“色”(性丑闻、强奸)处于前三位,此外还有“假”(包括火箭提拔、“被影响”“造假造谣”等要素)和“枉”(暴力执法、遭遇暴力抗法、作风粗暴等)。层出不穷的“表叔”“房叔”事件,让官员形象频频受损,少数机关对官员考核不严,存在着“边腐边升、边升边腐”问题,有的地方为了“面子”,消极作为,罔顾民意,使官员形象和官场形象都受损失。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年代,官员形象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关乎官员个人命运,更关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现实中出现了悖论现象,希望在理论领域寻求答案。简单说,形象就是一个人的外表、行为、言论、精神面貌等外在、内在素养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我们常常把形象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类,一个人的外表、穿戴和言论等可视为外在形象,它给人一种视觉、听觉或美或丑的印象。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平时行为举止等则可视为内在形象,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感觉,或典雅大方,或俗不可耐。一般而言,外在形象给人的印象模糊不稳,内在形象给人的美感则长久且较稳定,因为内在形象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让人回忆起来弥足珍贵。

为了帮助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的形象,领导学研究做了许多的工作,为领导干部提供咨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良的倾向也存在着。比如,近年来,领导力培训项目遍地开花,领导者形象设计及其相关研究持续升温,尽管不少人对领导力开发项目提出质疑,但各类领导力培训的热度并未减退,大有形成“产业”之势。领导形象塑造和领导力提升并非是完全对应的关系,领导力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展开深度的研究,而某些领导力培训项目是在较少研究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理论积淀并不充分。在培训过程中,过度强调了领导形象的某些方面,这不仅会有损于领导者形象塑造,而且不利于领导力的提升。

目前,领导力的研究著作非常多,特别是西方领导理论,存在着多种流派、多种理论范式,有人称为“领导丛林”。这些领导理论大多以行为学、心理学为基础,不是依靠逻辑推论,而是从经验、事实中演绎出来,因而只能从一个视角解释领导力,难以避免片面性。比如,许多人推崇的领导魅力理论(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y),它特别强调以领导个人的号召力来影响下属的行为,作为领导归因理论的扩展,魅力型领导者被认为是对下属情感产生深刻影响的领导者,能够将追随者的需求从较低层次提升到较高层次。被领导者将领导者的特定行为归因为英雄行为或超凡行为,包括极端高度的自信、支配力和坚定的信念。魅力型领导者的关键特质:有明确的目标、对目标有强烈的使命感、对愿景有强烈的信念、对环境有较强的敏感度,而且是反传统的、自信的、果断的、激进变革的推动者。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F.Drucker),非常反对魅力型领导的观点,他对魅力和魅力型领导毫无兴趣,甚至认为领导者身上太多的魅力会导致领导力衰败。魅力越多领导者越固执,不愿也不敢调整和改变一个组织的使命。未来的领导者绝不可能因为魅力而领导,反而从根本上进行思考,以便于追随者更有效的工作。这可能是他基于对希特勒等人的反思,青年时期的德鲁克目睹了希特勒的崛起,终生对领导力心存芥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甘愿臣服于希特勒的领导?他得出的结论是,希特勒是个“误导者”,误导者也是“有魅力的”。

二、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过度强调工具理性使价值理性尤显重要

在工具理性日益盛行的当下,人们更加多地在讲实际、讲实用、讲实惠,却较少讲精神、讲信仰、讲信念,有的人甚至以不谈信仰、没有信仰为荣。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出现比较多地关注于领导干部形象设计、讲魅力塑造、讲交往礼仪等,而较少讲道德修养、讲理想信念、讲精神追求的不良倾向。一方面,前者讲起来非常生动活泼、易学易用,能够称得上培训效果“务实管用”;后者讲起来深奥晦涩,“空洞无物”,让人感到培训效果“高、空、虚”,不能速见成效。

问题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与其文化素养联在一起的,没有文化底蕴的人,即便用浑身解数装饰外在形象,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谓“只有内化于心,才外化于形”。而内在素养的提高要经历长期的修炼,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今,快餐文化下,物质的诱惑很容易占居上风,人的精神世界在物质诱惑的挤压下,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进行内心修炼。在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中,干部培训容易适应这种社会环境的需要,力求速见成效,不愿意听“脱离实际的说教”。问题是,在特别注重物质利益、注重实际的背景下,生活富裕后的人们为何反而缺乏幸福感了?人毕竟是具有两重性的动物,精神追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信仰、道德、追求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一切行为的最终指向和根本动力。因而领导干部的形象塑造,重要的不是外在形象塑造,而是内在形象塑造。

基于此,我们不难明白,领导干部的形象塑造课不仅要注重开设外在形象提升的课,而且更要注意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塑造领导者的内在形象。外在形象的塑造是必要的,也是现代社会必备的要求。比如,在网络化及大众传播媒介普及的形势下,领导干部的媒体形象很重要。领导者在媒体面前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设计和塑造,领导者的媒体形象虽然不仅限于着装打扮,但其感性形象是首要的。因此,领导者在面对媒体时的着装,应与工作场合、现实生活有所区别。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应着正装,遵从“严谨大方典雅”的原则。在生产现场接受采访时,领导干部的着装应“入乡随俗”、接近环境,与工业、农业、科技等现场工作人员的着装色泽和款式越接近越好,要与劳动场景相适应、相协调。在抢险救灾现场面对媒体,着装越随便、越便于直接参与抢险救灾工作越好。

与外在形象塑造相比,领导干部内在形象塑造的课相对更为重要。比如,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就非常迫切,领导者处于社会的管理层,肩负着统摄领导系统的全局、以造福人类社会的重任,为了保障人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注重领导者的道德修养。我国这样一个有德治传统的国家来说,道德教育对领导者来说极为重要。

再比如,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也非常重要。我们常常把信仰与道德放在一起谈,当然,两者相辅相成,但却并非没有差异。一个人道德水平,并不能反映出他信仰的状态,同样一个人缺乏信仰,也并不说明他不讲道德。信仰意味着在自己之外,在最高层面和终极意义上,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敬畏、崇拜、向往的目标。有一个敬畏、崇拜、向往的对象,无论对于个人或群体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就可能会失去自我约束,自以为是,乃至狂妄傲慢,忘乎所以,无法无天。信仰还意味着在真、善、美面前,要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和意义。没有信仰,人能够生活吗?这是弗罗姆在《生存还是占有》一书中提出的问题。他说到,婴儿难道不相信母亲的乳房吗?我们所有的人不是都相信周围的人、最亲近的人和我们自己吗?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会一事无成,就会变得绝望和内心深处充满恐惧。他分析道,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人类以及人使自己真正成为人的能力的信念都含有一种可靠感,但是这种可靠感是以我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以对规定我应该相信什么的那个权威的屈服为基础。这便是一种真理的可靠性,虽然我不能提出不容怀疑的证据来证明它,但是却能以我主观的经验为根据而相信它。信仰会给人一种可靠感,它犹如一张入场券,有了它也就为自己购置了从属某一群体的身份,从而他也就摆脱了一项困难的任务:独立地思考和做出决定。在信任、信仰存在危机的今天,信仰教育课非常迫切。

三、领导干部形象塑造,需要系统思考、逐步调理、缓步推进

为了把外在形象的塑造与内在形象的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在干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改进领导形象塑造的课程布局,注重新型培训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促使领导力提升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目前,实施培训活动的方法与风格已发生很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什么是现代社会最佳的培训行为以及怎样形成独具特色的培训新模式,是培训机构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必须把领导形象塑造的培训重点放在思维的训练与改善上,增强培训的思辨性、探索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一是注重思辨性。必须改变以往以知识、信息传递为主的培训理念,把培训的重点集中在思维转换和理念培养上,培训是受训者因培训者施加影响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持久性的积极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否则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大打折扣。

二是富有探索性。干部培训不是一般的教与学的关系,学员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应主动参与到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探索和交流是主要形式,学员与教员之间以及学员之间的交流对理念提升有重要贡献,要把指导与互动相结合,让学员明白不能简单地从教员那里得到问题的答案,而要鼓励学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使他们所拥有能力得以开发和利用。

三是提高参与性。学员对培训过程的参与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培训中必须注意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培训者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员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教学双方应共同成为培训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进行教员对学员的单向交流,要调动学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是突出体验感悟。要使受训者明白,领导形象的塑造和领导能力的提高都要通过领导实践。在课堂上,要让学员挖掘和运用以往的领导实践经验,把自身已有的知识和潜能用足用活。在培训后,要提醒受训者把在培训过程中所明白的道理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加以“回炉”。要多给学员提供体验的机会,如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现场教学等,都是较好的形式。

总之,领导形象的塑造需要领导者长期的积淀。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静下心来想一想,不能期望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能提升领导力,怎样才能把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塑造统一起来,需要持久的努力。在西方高等教育史上,有这样一种理念产生了影响:大学的作用与其说在于老师教会学生多少知识,不如说在于使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得以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让领导者有机会集中一段时间聚在一起,交流思想、经验,共同探讨关心的问题,这也是领导者参与培训的重要目的和实际作用之一。在领导形象塑造培训项目上,很多人总希望能“立竿见影”、“学以致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是有害的。教育培训的效果常常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受训者的收获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也许受训者没有注意,但却已经有所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夏 苗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领导干部重点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从剧作角度分析《阿伽门农》中对克吕泰莫斯泰拉形象的塑造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