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2014-04-29 12:47伊葆力
东方收藏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势叶先生竹枝词

伊葆力

所谓“侧书”,其本义是把字写在某字侧旁。顾名思义者也有小弄狡狯,将字侧过来写也即反写。此外还有一种,即侧身书写,如有一首打油诗写道:“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新疆阿斯塔那363号墓出土,唐景龙四年卜天寿写本《论语郑玄注》)。”这是1300年前的唐朝,一个叫卜天寿的十二岁少年抄写诵读《论语郑玄注》时写下的,此处所指的“侧书”今人有不同理解,但笔者认为作“侧身书写”解释最恰当。因为此种写法看起来“易”,似乎仅限于书写姿势的改变,不算太“另类”。但说难也难,由于书写角度的偏离,手与书写对象的距离拉大,需要悬肘方能自由挥笔,所以侧写要比常规写法难很多,且需要一定的书法和功底。此种书写方式鲜有人尝试,更勿论以侧书名者,叶英挺先生是敢于吃螃蟹的极少数勇者。

文艺界有个著名的“陌生化”理,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从而延长感觉过程,达成审美目的。笔者认为,这对于书法也是成立的,侧书即是一种陌生化的实现方式,尤其对于书写者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体验,撇开主观习惯的引导,重新表达对书法线条、结构的演绎。侧书使书写变困难、变陌生了,但它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有利于书法回归到艺术本位,使书法这一抽象艺术更“抽象”。形式上的“陌生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长久以来对于名家书法流派的临摹承袭,从而更有利于艺术个性的彰显及自身风格的形成。

侧书作品在面貌上往往呈现出一种奇异性,从而带给观者全新的审美感受。这种奇异性主要源于侧书的灵活、悬肘的运用,其笔画线条变化幅度大大超过常规书写,结体多欹侧取姿,多跌宕生奇,正所谓 “以奇为正,不主故常”(董其昌语)。然要驾轻就熟,则非易事。纵观叶英挺先生的诸多侧书作品,虽侧锋行笔,然心手相应,笔力劲骏,百体千形,而呈其巧。正如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生动描写:“或粗或细,随态运奇……粗而有筋,似蒲萄之蔓延,女萝之繁萦,澤蛇之相绞……厥体难穷,其类多容(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六·草书状)” 。

侧书不易,然叶先生悬肘挥毫,从容舒展,达到“笔随气,气随笔生”,而“笔生则势成,势成则韵远”,其作品令人观之有韵,品之有味,艺术个性鲜明。如岳飞《满江红》词句,体势连绵若行云流水,豪情奔放似信马由缰,气度凛然,使人联想到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刘禹锡《竹枝词》诗句,体势跌宕起伏,笔意生动一如竹枝词的清新自然、韵律婉转。再如柴窑名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落笔稳健,锤炼而潇洒,恰似流云恣肆,清幽旷远。叶先生本身是收藏家,古瓷造诣高深,对于此句的书写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情感,使作品在风格上得到升华,具有创意。 此外,叶先生不惮侧书之难且迎难而上的努力创新精神尤为称道。

猜你喜欢
体势叶先生竹枝词
怀素书法“势”的视觉意境解析
书法《竹枝词》
浅谈书法中的“势”
透明独木舟
《竹枝词两首》其一
浅析怀素草书的笔势和体势之美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赌一个未来
赌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