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婷
摘 要: 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由于受学校内部条件与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各种动态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工作目标要不断调整,管理办法要不断改进,组织结构要不断变革。文章通过管理生态学的理论,阐释如何实现组织与管理环境的相互统一,强调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管理,以寻求在高校发展变革过程中影响其变革的关键性因素,以及与其他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而寻找相应解决问题的管理决策。
关键词: 管理生态学 高校发展 应用
一、管理生态学的理论概述
(一)管理生态学的内涵。
赫伯特·A·西蒙指出:“如果我们要想使一个有机体或机械在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中工作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适应性强的机械,使它能灵活地满足环境对它的要求。同样,我们可以使环境简化、稳定。我们可以使有机体去适应环境,也可以使环境去适应有机体。”[1]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中,组织与管理环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是具有组织和管理自身活动的趋向的社会动物。我们是在一个日益复杂而变幻莫测的环境中生活的”[2]。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相互改造,丰富管理活动的辩证内容。管理生态学是由管理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指运用一般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关系,进而揭示整个管理生态系统的生态有机统一关系的一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生态学是研究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有机统一关系。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关系,构成了管理生态学的核心内容。
管理过程就是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首先,管理生态环境对组织进行作用,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在现实过程中,组织总是直接与管理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管理环境的差异性、动态性与不稳定性,对组织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组织不是被动地适应管理生态环境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着管理生态环境,对管理生态环境进行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选择。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关系,成为管理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二)管理生态学的功能与意义。
管理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构建对于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论体系,深化现代管理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管理生态学强调整个管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它的统一性可以把一些方法和理论放置于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之中,对于现代管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求从组织整体利益着眼,全面考虑组织内外环境的关系,从而为组织管理的总体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次,管理生态学强调组织内外部的有机和谐统一。管理生态论认为,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而独立存在。同时,它注重管理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相互结合,管理实践追求在当前或者可以预期的条件下有机统一性的改进,追求一种动态化的最佳状态。
最后,管理生态学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处理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矛盾上,建立新的平衡点,坚持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平衡协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保证管理实体的成长与发展。
二、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定位不够明晰。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实现了规模的补偿性增长之后,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挥学校的比较优势,打造、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形成办学特色,建设特色大学成为许多大学谋求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实力的途径之一。根据管理系统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其并不能完全预测未来发展的形势。这就需要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并使之转化为现实。高等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专业,使之成为优势学科专业,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任何学科都居于世界一流,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的最前沿,形成特色,进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高等教育在层次结构方面还不尽合理。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支柱产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体现出来。经过近年来不断改革、调整、优化资源配置,高校的科类分布更广泛,涵盖工科、财经、商贸、医学、管理、农科、师范、交通运输等大类,更密切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高等教育结构仍然不合理,主要的问题是普通高校综合类大学过少,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培养人才的高层次院校少;而师范类院校比例偏高。缺乏高水平、高层次的高校,就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三)高校依存的环境复杂多变。
从组织因素来讲,由于高校的整体多功能性和学科门类的综合性,使得高校内部组织呈现出复杂性。高校组织管理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权力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针对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设计的不同的激励机制问题。高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正变得更加动荡和不确定,必须对影响高校的内外环境因素加以具体分析,才能构建一个具有适应性的高校管理机制。高校的外部环境要考虑宏观环境因素,如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及地理环境对高校发展产生的影响。可通过提高时效意识、市场意识甚至危机意识,实现管理目标。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核查高校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对高校的人力、财务和信息等资源及内部管理制度、市场、品牌等方面的评价,识别高校的优势和劣势。
(四)高校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步入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之中,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大众化、多元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趋势,高校之间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高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的竞争力就是为争取自身发展优势地位所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源于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办学方案、合理的学科梯队、科学的战略决策、良好的政策环境及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等因素[3]。
三、管理生态学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一)从办学理念着手,目标明确、凝练实力。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人才资源的地位。
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等,必须由人策划形成,并通过人实践运行。在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人作为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4]。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可以根据自身长期目标和发展战略,把人才培养提高到战略高度去规划,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层次,服从并服务于学校的整体战略。人是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人事管理只把人当做管理对象,忽视人是不断升值的资源。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还需加强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根据人的需求和内在动因,适时有效地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创造条件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2.准确定位,确立高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面临着高等教育多样化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问题,在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上,需要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价值。强化办学特色,体现高校的主体风格与独特文化,反映高校发展的侧重点和特色。它的确立将从整体上对高校的走向起着统筹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要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形成自身特色,面向市场,适应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在高校办学理念确立之后,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务必将其渗透到全校每一个成员的头脑里,表现在全校每一个成员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上。
(二)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
高校管理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的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全体成员及组织结构等因素,反对僵化的学校管理方法,坚持在动态中调整。高校活动须按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进行,保持相对稳定和应有秩序,同时高校管理的对象、内容、方式、手段等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使高校管理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高校特色学科是学校特色的主要表现内容[5],应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渊博的专门知识产生了一种关键性的、有特色的权威。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合理规划,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对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主流学科、新兴学科,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创新,积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管理制度是管理体系得以运行的基本依据。每一个致力于形成和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过程中都应务必注重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创新、发展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可以将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等要素有效地组织、协调、管理和控制起来进行整合,从而发挥各要素的整体优势。
(四)社会通力合作,凝聚力量、共创和谐。
1.加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高等学校的管理注入新鲜血液。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要协调好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是由教育培养出来的,它能否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是关系到未来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地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努力做好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系统的协调工作。高校在交流合作过程当中,应能融合他人的优势,努力吸取他人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能看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更好地反省,重新定位自身。因此,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高校之间可以为了各自的战略目的,通过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组成战略联盟。这样,就可以使不同高校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创造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转移。
2.发挥校园文化的合力作用。
在高校的整个管理体系中,文化力是高校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是指高校通过校园内主体的直接参与,在一定组织基础上运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倡导一定的文化观念,营造特有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风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与时俱进,强化合力,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体现鲜明的校园特色和风格,从而真正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在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知识创新层出不穷、高校竞争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高校若不能顺应时代潮流、独辟蹊径,为自身发展谋求一条前进的道路,就极有可能被淹没在重重矛盾的冲击之中。在高校管理活动中,高校作为一种社会技术系统,与外部环境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之中。管理活动与管理对象、管理环境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根据对高校组织特征的分析,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组织的结构、用来完成任务的技术和参与的人员都处于动态之中。为此,高校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变革组织结构,不断整合相关要素,找到影响其变革的关键性因素,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弗莱蒙特·E·卡斯特.组织与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赵更生.论教育管理创新与高校竞争力的提高[J].职业时空,2008(7).
[4]陈运超.浅论大学的核心竞争[J].江苏高教,2006(6).
[5]徐小波.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当代经济,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