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妈妈
遇到问题,能和老师开诚布公地沟通当然最好。如果沟通不畅,也许这位海外妈妈通过家长会受到的启发,也能帮你调整心态。
在Jing入园的第4周,我去开了第一次家长会,还是一个人的家长会。缘由要从一个周五下午发生的事开始。那天我去幼儿园接女儿,进门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推开教室的门,我看见Jing一个人趴在教室门口哭得那个伤心无助,我的心一下子疼得快崩溃了。最可气的是,教室里只有Jing一个人。其他人呢?原来都在教室的另外一个房间吃加餐。我的第一本能反应当然是:老师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小家伙哭得这么伤心,怎么也没人安慰一下?!当时心里火冒三丈,恨不得马上去找老师追问缘由,但是当着女儿的面又不愿意这么做,于是我抱起女儿想去和老师打个招呼再走。没想到年轻的老师Linda友好地问Jing要不要一起吃点心。也许是Jing真的饿了,也许是见到妈妈来开心了,于是走过去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这时,我身边年长一些的老师Mand温和地对我说,希望别让Jing在妈妈的陪伴下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吃,否则下次Jing还会一直哭闹到妈妈来才会吃。我听了觉得能理解,也没强求,打过招呼后就带女儿离园了。
回来的路上,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切反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每一次都让我更加心疼和愤怒。周末两天,情绪稍微平复,也开始考虑要好好和老师沟通一下,了解事情的始末,也许我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而忽略了其中的过程?周一一早送Jing进幼儿园后,还没等我开口说要和老师沟通,Mand老师就先我一步开口为周五的事道歉。但是她不是为做事的方式方法道歉,而是为让那样的事情发生而道歉。还和我约定了一次家长会,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在会议室开的,园长也在,看上去更加正式,也似乎体现出幼儿园的重视程度。沟通的过程很顺畅,老师们先听取了我的意见,也说明了周五Jing为什么一个人孤单单地在隔壁教室哭:当时准备加餐的时候,Jing还和大家在一起,但情绪有点低落。正要吃的时候,她不知道为什么非要自己一个人走到另外一个教室去(老师说也许Jing认为那个门能出去),老师请她回去一起吃,她断然拒绝,非哭着要打开那扇门,于是老师就给她打开门。Jing走到那个教室,发现还是出不去,就趴在那里哭起来。两个老师试图安慰她,但都被Jing拒绝了。我也知道Jing是个很倔强的小孩,发脾气时会那样,不要别人管她。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就让Jing一个人待在那儿了。另外,虽然幼儿园从来不强迫孩子,但有原则,比如想吃点心,必须坐回到椅子上去。因此老师也没有把点心单独拿来给Jing吃。事情说开,我的心病也消除了。其实我当时没有发飙,马上和老师吵,一是不希望在女儿面前失态,另外也是因为平时确实能看到很多老师爱孩子的细节。
1信任很重要
在家长眼里,老师不可能像自己一样去爱孩子。但是,园长还是告诉我,瑞典幼儿园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爱这个职业才会选择它,这所幼儿园的老师工作年限基本都有七八年了,她们从心底爱这份职业,爱着孩子。园长希望我知道,Jing在幼儿园也有妈妈,而且不止一个,希望我能完全信任她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她们。老师会给孩子需要的爱。只要给孩子时间,孩子也会爱上老师。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问题,入园也是一样,总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对谁都没有好处。当老师感受到父母的信任时,也会激起她们更多的责任感。
2谁离不开谁?
第一次把孩子完全地交给外人,没有父母不担心。有千千万万个父母,就有千千万万个被担心的孩子。总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没有自己就生存不下去。没有自己照顾孩子会活得很辛苦。其实这份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尽早独立。园长告诉我,刚入园的孩子哭闹、情绪反复很正常,给孩子空间,让孩子有机会把这样的情绪释放出来,才是在尊重孩子的情绪。老师会特别关注的是那些不哭不闹、悄悄躲在角落里的孩子。想让孩子的情绪尽快稳定,也许需要妈妈先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3爱有很多种
父母永远只认为自己是最爱孩子的,认为老人是溺爱,老师是在工作,所以希望谁都应该像自己那样去爱孩子才对。但实际上,世间有很多种情和爱,母爱只是其中一种。孩子需要感受到多方位的爱,多种滋味的爱,才能更健康地成长,将来也能生存得更好。幼儿园的爱,是另一种,那种尊重,意味深长;老师的严格,是给孩子爱的规则,爱的提醒,更是一种成长的空间,这都是母爱替代不了的。
4相信孩子100%
父母的担心,多半也是建立在不相信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在心底就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她太胆小,他很暴躁……不相信孩子能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管理好自己、挑战自己,开心生活。所以,家长会上园长告诉我,应该100%相信Jing能接受陌生环境的挑战,这对孩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要知道,父母百分之几的不信任,可能就会牵制着孩子,在孩子那里放大成几倍或几十倍的对自己的不信任。
5规则没有弹性
园长说,只要是规则,就永远没有弹性。在幼儿园,规则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并不会长篇大论地解释为什么不能。这好像和我们中国父母“讲道理”的教育理念有冲突。但实际上,这么做才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也在为孩子的长远着想。两三岁的孩子,理解不了过多的口头解释,他只对自己经历过、体验过的事情才能真正理解,所以没必要解释,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理解规则的含义。孩子应该从小就知道,有很多不能如自己愿做事的规定,就像长大后要面对的法律,只讲规定,不解释为什么。这能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思考,自我衡量,而不是永远活在被别人“讲道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