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河古纤道(外一章)

2014-04-29 00:44柯平
星星·散文诗 2014年9期
关键词:半山石板历史

柯平

曾经的舳舻千里、帆樯蔽日,幻成如今水下的惊鸿一现;从前画船龙舫、箫鼓歌吹的盛景,转眼已是曲终人尽的烟花寂寞。舞台在变化,从水底到水面,又从水面到水底——历史望远镜里不断移动的时代背景。

杭州这个杭字是用水写出来的,上塘河更是其中最重彩浓墨的一笔。但顶风逆水行驶的船只,必须借助人力拉动才能前进。如今纤夫们的背影已被流水带走,只有留在纤道上的脚印,依然是那样醒目;只有石板上的这些白色印痕,成为后人所能读到的最真实的历史。

这是汗珠与号子的交响,还是歌声和泪水摩擦出的缺口?我该如何形容你呢?你的残存长度是五十米,也是一千四百年;你的宽度约三米左右,却抵得上整个南宋的疆域;你的厚度虽然不到半米,却比整部四库全书叠在一起还要厚。

我來正值雨季,衣锦桥北侧的桥墩边,一个朝代的辉煌,在水里若隐若现,大大小小几十块青石板,如散落的史册,在流水中浮沉。

想象中,这本书应该就是吴自牧的《梦粱录》吧!“新开运河,在余杭门外北新桥北,通苏、湖、常、秀、润等河,凡诸路纲运及贩米客舟,皆由此达于杭都。”平静而真切的记述,而多少历史烟云在里面纠结,翻滚。

像所有游客爱做的那样,我也禁不住脱去鞋子,卷起裤管,脚踩在石板上面,心却与当年那些烈日下和风雪中黝黑的面庞、弯曲的身体、肩头纤绳勒出的血印贴在一起。

后来,我又弯下腰去,耐心地、好奇地,试图剥去石板表层的苔藓,仔细辨别它们的光泽与纹理,仿佛火的循环——从鼎盛到灰烬。

今天河道两旁开服装店和电脑公司的帅哥美眉,你们为自己城市的光荣历史骄傲,这是对的,但最值得你们骄傲的或许不是西湖、灵隐寺与保俶塔,而是门前这条沉默的沧桑的河流。“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罢;“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也罢;这一切,都是它用一根小小的然而坚韧的绳索拉来的,如同连接城市的文化胎盘与经济命脉之间的脐带,剪也剪不断,分也分不开。

什么是看得见的历史?这就是看得见的历史。我想,如果杭州也像一个人,要到医院里去做体检,站在胸透机前拍X光片;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敢担保它的主动脉——片子上最粗最长、也最重要的那一条——肯定就是这条上塘河。

半山娘娘庙

一出剧情复杂的传奇故事,或一段尘土密密封存的历史;一位饮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或一个有亲和力的美丽的邻家女子。

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世,甚至包括你的名字和容貌。唯一知道的是半山,这杭州城北门户兼文化宝地,同时也是它精神的巨大标识物。那里西南山间的一块平坡上,有你小小的家。四周桃花簇拥,香烟缠绕。正殿的供桌,盛放五彩的绸子;而手中的木鱼上,停着一只倦飞的蝴蝶。

当年,社稷蒙羞,江山板荡。山顶是佛土,山下是战迹,你将自己定位于二者中间,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或许,正是鉴于这样的肉体取向,才有了来自民间的那些传闻和附会,那些撒沙退金兵,或采桑救赵构的神奇故事。

后来,天下太平,社会进步,你又从半山迁至山下。并非难忍山中寂寞,只是你对人间感情至深。白天端坐于滚滚红尘中,主理世间蚕事;夜晚挣脱自己的躯体,在水面舞蹈。农家的桑茧收成,是你最眷顾的心事。门前的上塘河用柔情的手臂挽着你,让你难弃难舍。

你是圣洁的,也是世俗的;你是华贵的,也是质朴的。无论用怎样的笔墨,也难肖你特有之丰神。你的脸隐于桃花后面,你的心置放梅花中间,你的火焰与冰块在寺钟里保持一种节奏;你的风帆与车轮以相同速度在内心行走。

而作为一种呼应或象征,当祈雨庙神的白太傅,惊异于虎山水库的科技力量;秦始皇的陵水道与市政府的绕城高速,早在这里神奇交叉。昔日先民蒲团上的祈愿,已是相机取镜器里的现实图景。据此可以深信,你座前的佛灯,将焕发出更大更多的光亮;而坐在时速三百公里的现代化高速列车上,也必能走得更快更远。

猜你喜欢
半山石板历史
月泊半山温泉度假酒店
石板街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王安石
峨眉半山七里坪 邂逅半山梦幻嘉年华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